财新传媒

中国制造入非应避免南橘北枳

2013年10月24日 15:42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本土化是大势所趋,但能否走得顺利,取决于政府干预、技术转移等条件,以及“中国打法”能否实现本土化

   财新记者 陈沁

    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一段论述近日在网上引发热议。林毅夫7月20日表示,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海外是必然选择,也是历史规律,其中向非洲转移,有助于中非双方的转型和升级。

  林毅夫描述的是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转为现实并非易事。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制造,在未来是大势所趋,但能否走得顺利,取决于政府干预、技术转移等条件,以及“中国打法”能否在非洲实现本土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落户非洲,一方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非洲当地建厂、培训及雇佣当地工人生产的总成本,要低于在中国生产、运输到非洲的总成本。非洲目前因为收入不够,没有足够的中产阶级,所以购买力并不强,但是如果制度和基建等配套因素可以跟上发展速度,市场潜力巨大。

  从2008年初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至今,林毅夫曾多次强调过向非洲转移的观点。在他看来,面对国内能源、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的不可逆转趋势,中国外贸企业向非洲转移,是缓解中国产能过剩、产业升级、发挥比较优势的有效途径。中国可以帮助非洲快速成为工业化的大陆,非洲国家应抓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

  林毅夫判断的关键在于,通过非洲政府有目的地干预,促进基建,培训工人,帮助中国公司落户非洲。他希望能够加速这个过程。

  他在2012年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曾说,完全靠市场自发的力量,产业升级的速度可能很慢或根本不发生,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政府干预,而在于怎样干预更有效。“政府应该是在竞争性市场的框架下,帮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降低其交易成本,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协调问题。”

  问题是,非洲政府为什么会愿意插手干预,帮助中国制造业转移向非洲?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同在转型,非洲为什么要捡起中国丢掉的东西?

  首先,从大趋势上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非洲国家将工业化视作当务之急。许多非洲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难逃“自然资源诅咒”,经济发展对于资源依赖性太强,而除资源拉动之外的产业发展薄弱,经济由于底子薄,增速快,但是后劲不足。中国制造落户非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非洲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南非的工业化程度属于非洲前列,但是其经济发展部长也通过财新记者希望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希望中国制造通过落户非洲拉动非洲工业化进程。

  其次,非洲许多政府都面临着因失业率高企造成的社会不稳定,靠自身提振就业始终难以奏效,于是将希望转托到外来投资建厂。在南非,当地政府会和到此投资建厂的中国投资者算一笔账,投资多少钱,建厂时期创造了多少工作岗位,投产后创造多少工作岗位,精确到个位。他们希望外国投资者带来的不只是钱,而是厂房和工作机会,因为这关乎社会稳定性以及当局执政的合法性。

  需要注意的是,转移应不完全是产业转移,更多是技术转移,授人以渔。

  即便是在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南非,对于中国投资建厂,也要求有技术转移。举例来说,汽车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国一汽在南非伊丽莎白港投资建厂,初期会有部分中国工程师到厂调试机器,当地南非方面的负责人说,同意这些工程师来的条件是“要有技术转移”。事实上,南非和中国在技术上的差距其实并不大。

  而对于非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把中国老旧技术转移过去,可能刚开始会受到欢迎。不过,这些国家随着自身发展也会发现,中国这么做和以往西方国家把非洲固定在国际分工体系比较低级的一端的做法有相似之处,很可能引起较大反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打法”也应在非洲“本土化”:非洲人天性悠闲,如果按照对国内工人的要求来要求他们,会引起很大反感;部分非洲国家有着很强的环保意识,稍不注意可能引起纠纷甚至民愤,影响企业形象;非洲国家有自身法律体系,其中如南非等国其法治完善程度堪比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按林毅夫所说,中国制造转移到非洲是“双赢”,那么双方就更应互相尊重、平等地探讨合作关系。■

编者按:

尽管全球经济仍在复苏中,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在继续推进。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有增无减,步伐越迈越大,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低成本的难得机遇。
中国企业如何总结在初期“走出去”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探讨全球化的现实路径,是中国也是世界未来一段时期面对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