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卫生部出台全科医生培养标准

卫生部出台全科医生培养标准

2012年10月20日 18:36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全科医生需在五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外加“三年规范化培养”,方可取得执业资格

  【财新网】(记者 汪苏)为解决全科医生严重短缺问题,日前,卫生部印发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下称《标准》),明确全科医生必须在五年临床医学教育基础上,再有三年的专业训练,方可正式上岗。

  全科医生是是居民医疗需求的“看门人”,主要负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般的小病,由全科医生诊疗;较大的疑难病症,全科医生无法诊疗的,可出具转诊证明或建议,到大医院诊治。

  根据《标准》,全科医生将采取“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要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医学本科学习后,须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接受为期27个月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标准要求,全科医生需轮转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然后,还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6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

  社区医疗缺乏“看门人”

  无法信任社区医院,有病就往大医院跑,这是中国老百姓看病的常态。这一方面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老百姓到医院看病,基本上是工业化流水作业,无法获得贴身贴心的整体性医疗服务。

  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医疗服务体系内,应该有一种“看门人”制度。患者患病后,应先找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诊疗。如果他们难以诊疗,才将患者转到高级别医院的专科医生处。在英国,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或者全科医生。

  但是,在中国,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机构和大医院之间缺乏制度化的分工。基层医护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低下,无法取得患者信任,大量患者集中到大医院等待就诊,结果大医院人满为患,本应治疗疑难杂症的专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简单的小病。

  同时,由于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匮乏,一些人迫于经济压力,小病经常拖着,结果因延误治疗而拖成大病,这些大病往往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同时也加剧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

  据卫生部统计,2011年,中国境内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7.8万名。而按卫生部计划,到2020年,中国需要的全科医生可能在30-40万人。

  好医生留在基层是难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2009年,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把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当做重要内容。

  在新医改方案中,社区医院既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还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初级诊疗。而全科医生则是社区医院的核心力量。

  为了解决全科医生严重短缺的现状,2011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首诊在基层”,城乡每万名居民将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将有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此次出台的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就是为了确立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不过,在中国,如何把好医生留在基层却是个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此前就认为,在英美等国,基层医疗机构是以民营为主体的,没有“等级制+收支两条线”,容易吸引好医生。但是在中国,由于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管办不分的体制,基层医生缺乏正确的激励,很难“不往高处走”。

评论
深度阅读
“全程关护”:让关爱在医生与患者间全程传递

乳腺癌每年全球发病人数超过120万,宫颈癌49.3万,其中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并且患者明显趋向年轻化

飞利浦“全程关护” 关护生命健康

飞利浦公司积极投身到中国医疗系统的各项改革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