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商务新闻正文

在澳洲成长的烦恼

2011年03月14日 14:49 来源于 财新网
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进入”,而是如何在他们所不熟悉的市场环境里生长壮大。

  经历了2009年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二次注资力拓、力拓“间谍案”、铁矿石年度定价体系崩溃等风波,中澳商界和政界开始用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视角去考量两国的能源关系。

  2010年底,财新-《中国改革》记者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赴澳实地采访,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澳大利亚曾经是,也将继续成为中国理想的投资目的地。这不仅源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澳大利亚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而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拥有令世界惊叹的吸纳需求——也源于澳大利亚的确是一个市场自由、法制健全、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国家,是世界最为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根据澳大利亚资源部长马丁•弗格森(Martin Ferguson)与前必和必拓董事长安德(Dong Argus)共同领导的政策过渡小组(Policy Transition Group)2010年12月21日向澳大利亚政府提交的澳大利亚矿业和石油勘探报告,澳大利亚铁矿石可维持开采70年,黑煤可开采90年,铜可开采87年。

  诱惑不言而喻。随着一个个中方投资、入股项目的尘埃落定,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进入”,而是如何在所不熟悉的市场环境里生长壮大,如何协同当地股东和高管共同治理,与当地雇工和社区长期共生共存,并最终增强企业实力,获得更高的国际市场地位。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企业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消除误会

  几乎每位接受财新-《中国改革》采访的澳大利亚政府官员都会强调下面这组数字:

  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主要的目的国之一,仅排在中国香港和开曼群岛之后,列第三位。2009年中国对澳直接投资流量24.36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4.31%。

  2008-2009财年,通过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批准的260亿澳元中国投资中,99%以上集中于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探及开发产业。更重要的是,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9月,FIRB批准通过了190多项中国投资申请,累计资金600亿澳元。这远远超过了之前十年内批准通过的405亿澳元。

  能源部长弗格森在采访中向我们介绍说,所谓的“澳大利亚不欢迎中国投资”完全是公众被诱导、片面关注极个别失败案例而导致的错觉(misperception)。

  “2007年11月至2010年9月,中国投资只有两个项目被驳回。一项是在稀土领域的投资,中国本身就对稀土出口设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澳大利亚也采用同样的保护方法。另一项是中国五矿集团在南澳大利亚的投资。这项投资被认为涉及敏感领域,因此澳大利亚没有批准。但是与我们批准通过的投资相比,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弗格森说。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曾担任过总理职务的陆克文也在专访中强调,中澳两国双边贸易额已超过800亿美元,在如此大、如此复杂、如此重要又有如此多参与者的关系里,难免会出胡士泰事件之类的摩擦,这是非常正常的。陆克文在数次场合提出“诤友”概念,也就是在向中国政治家和民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两国应当以更成熟的心态去接纳不那么完美的个别事件;如果偶尔出了问题,大家无需那么敏感脆弱,完全可以就事论事,和而不同,更不要让商业摩擦轻易地上升到政治外交层面。

  实际上,经过之前几年的警惕和不适,很多澳大利亚民众也开始意识到,正是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让他们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也正是在全球信贷紧缩环境下来自中国的源源不断的投资让他们坐享极低失业率。十几年前,西澳的众多铁矿由于找不到市场而一片荒夷,人烟稀至,而现在,新的道路、新的航线和新的码头在开辟,西澳首府珀斯成为矿业新富的聚集地,地产价格扶摇直上,地方经济欣欣向荣。

  富迪讯公司(FD)这样的并购公关公司,也在帮助中国投资者们增加他们在澳大利亚当地社区的接受度。富迪讯公司曾参与中钢集团收购中西部公司、中铝入股力拓、中石油联合壳牌收购箭牌能源公司等交易。

  “来澳大利亚投资或寻求投资的中国公司面临的问题,是外界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如何运行知之甚少。我们给中国投资者的建议是,他们需要和澳洲人民进行全程的密切沟通,教育澳洲当地公众和社区,讲述中国投资者将如何成为这些资产好的监管者,为所并购的资产的规划如何,以期造福澳大利亚经济和社区。一旦做到了这些,你就会看到,随着澳洲民众对中国企业的逐步了解,人们将会感到更安心,他们会发现拥有一个中国业主与拥有一个西方业主或欧洲业主并无不同。” 富迪讯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金凯(Jim Kelly)说。

磨合之路

  从目前情况看,让大多数中国矿业投资者们真正感到棘手的,不是跨不进澳大利亚的门槛,而是跨进后,如何在陌生的游戏规则下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符合预期的投资回报。

  在澳大利亚当地一些矿业专业人士看来,现金充裕的中国企业往往是以极高的溢价拿下资产,还要耗费巨资在荒漠中修建工程专用的道路、码头、发电厂等配套设施。企业都想大干一场,靠规模出效益,但是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很多中国企业都是深入澳大利亚好几年之后,才感慨当地严苛的环保政策、高昂的人力成本。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领域真正投入实质性运作的惟一项目——中澳磁铁矿(SINO IRON)项目。2006年,中信泰富开始投资开发中澳磁铁矿项目,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在建的最大矿业项目,资源量为20亿吨,原计划2009年上半年投产。这个项目随后经历了中信泰富危机、管理层大换血、矿业市场U型转弯等动荡,中信泰富矿业对外公开的投资预算从最初的42亿美元增至52亿美元,而且实际进度大大落后,投产日期推迟到2011年上半年。

  中澳磁铁矿项目的挫折经历,给其他中国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曾在力拓任职多年、现西澳大学客座教授马尔科姆•理查德(Malcolm Richmond)认为,澳大利亚本土的股东和高管层,同样警惕中方投资者在合资公司中所扮演的角色。

  理查德以吉布森山铁矿(Mount Gibson)公司为案例。这家公司从事赤铁矿藏的开采、建设、勘探、开发和运营,两家中国公司持有它39%的股份。在2010年的年底股东大会上,上述两家中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联合投票罢免了一位澳方独立董事。理查德说,人们都怀疑这两家中国公司相互是有沟通的,而如果怀疑属实,那么这一做法实际上就违反了澳大利亚法律。

  “首先,按照澳大利亚的法律,如果你拥有一家公司19%的股份,那么要是想拥有超过20%的股份的话,你就得提出全面要约收购。其次,你不可以与其他拥有超过20%股份的人交流,这样实际上就拥有了40%股份,换句话说,你要这么做也得提出全面要约收购。” 理查德说,“我一直以为中国会像日本一样,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同时拥有大量的股份,但是控制仍然留在澳大利亚人手中。可是我错了,我没有想到在吉布森山铁矿中的中国投资者会如此的强势。”

  理查德认为,这一案例并非孤立存在,正是这样的案例使得很多澳大利亚人相信,对于中国投资者需要保有适当的警惕。他们担心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其他国家将缺乏必要的工具来制衡这一力量,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铁矿石领域,大部分中型公司都有了中国投资。很多澳大利亚公司中出现中国投资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都需要在中国销售,中国日益会成为澳大利亚未来更重要的伙伴。回到我一开始的问题,中国会明智地使用这种力量吗?还是会比较鲁莽?吉布森山铁矿的例子表明是后者。” 理查德说。

  另一个让不少澳大利亚人难以取得心理平衡的问题是,中国屡屡抱怨澳大利亚在资源矿产领域对外来投资设限,但自己却把大门锁得很死。

  外交部长陆克文在接受采访时说:“一系列数字说明我们在投资环境方面十分开放。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中国对于自己矿业领域的外来投资,有限制吗?有,而且在某些区域和领域有很多限制。”

吃一堑长一智

  中国企业急迫地渴望成功和迅速壮大,西澳大学客座教授理查德时常会察觉到这一点。有一次,他给一家中国矿业公司的管理者们做培训,台下有人问:“中国公司如何才能成长为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那样的世界级能源公司?”

  理查德给出了他直言不讳的回答:潜力是有的,但还有三步要走。一是像中铝这样的国企必须私有化,二是管理者要能讲英语,三是要将公司总部移到香港。“我的要点是,如果是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没有人会相信它。澳大利亚人很难接受自己的公司要听命于远在中国的人。”理查德说。

  在他看来,中国想要有自己的世界级资源公司,就必须像联想、海尔那样,遵守西方的游戏规则。但其他的建议被中国人视为太不现实。

  Caledonia亚洲基金执行董事长、前必和必拓中国总裁戴坚定认为,中国企业通常心太急,还不如走得慢一点、稳一点。

  “他们必须采取一种策略:先与好的产业伙伴一起工作,积极地听取好的建议,慢慢地起步,积累经验和知识,然后他们可以逐渐尝试更大的、更复杂的和更有风险的项目。” 戴坚定说。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上述问题,开始主动磨合。譬如,在中澳磁铁矿项目,最初公司管理比较混乱,中方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一度引起澳大利亚媒体关注。据中信泰富矿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华东一介绍,现在情况已经改善,中方管理层与工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因为公司一直坚持“属地化”特色的管理。

  目前中信泰富矿业将近680名员工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华语地区的60余名,从中信集团派出的仅7人,其余均为当地员工。

  中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锦红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离国际水平还差得很远,交学费是一定的。 俗称“吃一堑长一智”,关键是怎么样能在吃一堑之后还能长这一智。“经验在短期之内是没有办法获得的,但是心态和思路一定要端正,就是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 李锦红说。

责任编辑:robot |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