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ESG30青年学者计划 > 正文

寻方于先行之域,ESG30青年学者计划知行探索之旅(华东场)成功举办

2025年2月27日至28日,财新智库ESG30青年学者计划:ESG知行探索之旅(华东场)成功举办。此次调研活动以“从碳定价到产业链重塑:解码长三角ESG先行者的转型方法论”为主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武雅斌,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诸大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申能集团旗下东方证券副总裁、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吴泽智,财新ESG频道、中国ESG30人论坛主编汪苏,以及30余位ESG30青年学者及ESG30会员机构、生态伙伴代表,一同走进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标普全球、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股份、苏州工业园区及协鑫集团等机构,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以产学研联动的视角探索长三角ESG先行者的转型方法论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

2025年恰逢“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走访青年学者们通过这场横跨碳市场、绿色金融与产业创新的实践调研,深度了解碳市场机制、ESG数据与评级痛点、产业与金融转型实践、园区ESG标准打造,以及产业ESG发展等发展实际,对促进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与产业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当前阶段中国ESG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碳市场:从履约驱动到价值发现

此次调研活动的首站是上海环交所,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上海环交所承担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工作。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深化,如何有效碳定价机制、形成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活跃度成为关注焦点。

2月27日上午,ESG青年学者计划调研团成员齐聚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高级业务主管张雪莱向调研团介绍了交易所的整体发展历程,指出从试点碳市场到全国碳市场,市场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交易所已经建立了以碳交易、碳金融、碳咨询、碳普惠、碳管理等完善的双碳服务,也正积极探索其他环境权益属性的市场化交易。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会上,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李瑾系统介绍了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整体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以及碳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并结合ESG和可持续发展为青年学者提出研究方向。“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凸显,上海碳市场开发了碳资产质押融资、碳回购、碳保险、碳远期、碳指数等多样化创新产品,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李瑾指出结合碳市场可以为ESG建立更好的研究基础和方法,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李瑾,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诸大建在交流中作点评发言,指出2025年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对中国绿色发展具有承前启后意义,新起点要有新思考。当下美国出现“去ESG”和去新能源现象,欧盟改口提出要“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双碳发展和ESG道路应该保持自己的节奏,要总结过去20年的发展进行新的探索。就碳交易市场而言,未来需研究和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碳定价如何到位,如何与国际发展趋势有接口;二是碳交易对中国3060“双碳”目标实现起到怎样的贡献;三是社会性市场——碳普惠等如何起到补充作用。

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

离开上海环交所后,调研团齐赴标普全球上海办公室。在此进行的“数据洞察午餐会”上,标普全球Sustainable1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总监张睿哲与标普全球Sustainable1中国区ESG产品专家李佳蕾分别围绕ESG评分、碳核算与气候物理风险等主题,全面介绍了标普ESG评级体系的数据填报、指标分布与分析工具等市场关注内容,以及投融资碳排放核算方式、气候物理风险相关财务影响的方法论和模型,通过与青年学者们的互动问答,深入探讨当前各类评级体系的特点与实践中的挑战,探索兼顾国际接轨与本土适应性的ESG评价体系构建。

张睿哲,标普全球Sustainable1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总监

李佳蕾,标普全球Sustainable1中国区ESG产品专家

紧随其后,调研团驱车来到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股份,深入了解能源电力行业的转型路径与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股份副总裁杨波表示,申能作为上海市主要的能源供应企业之一,其能源转型战略聚焦提升新能源装机占比和推动技术创新。截至目前,风光等新能源占装机量比重达到34%,海南CZ2、新疆大基地、市内深远海等新能源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除了环境责任外,公司还围绕安全、经济、社会等责任维度持续加大信披力度。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申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展示了其在能源行业中适应ESG投资趋势的积极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样本和示范。

杨波,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股份副总裁

申能集团旗下东方证券副总裁、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吴泽智系统分享了东方证券的ESG实践,强调了将绿色金融发展融入业务战略的重要性。吴泽智表示,东方证券在ESG投研、ESG相关债券承销、绿色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助力东方证券在绿色金融市场上不断取得重要影响力。比如,东方证券在获得碳排放权交易资格后,已经落地了多笔现货及远期碳配额交易、碳回购业务,为控排企业及其他参与主体提供多元化的碳金融服务方案。

吴泽智,申能集团旗下东方证券副总裁、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


产业链重构:从技术突围到标准输出

2月28日上午,青年学者调研团一行走进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苏州工业园区,在这里深切感受到零碳转型正从概念走向标准输出的机制创新,并成为协鑫集团等园区龙头企业在海外市场比拼中的新竞争力。

去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内园区中率先出台了ESG产业发展和鼓励政策,并成立了苏州ESG研究中心、苏州工业园区ESG联盟、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创新中心。在座谈会上,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问徐蓉向来访调研团重点介绍了该院牵头完成的全国首个《经济开发区ESG评级通则》的编制工作与实际成效,并展示了园区打造的全国首个企业ESG自诊断平台。

徐蓉,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问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杰则重点介绍正在建设中的园区零碳工厂与“中新绿色数码港”对园区践行ESG实践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李文杰指出,园区正通过首创的“零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低碳理念量化落地,以保障零碳园区的建设实施。

李文杰,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西卡(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上海外商投资协会ESG分会副会长卢伟强则在会上详细地分享了自1993年以来,西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面对未来的ESG发展目标,以及西卡中国在建筑与工业化工领域的ESG业务实践等。西卡中国制定了包括实现单位效率最大化、脱碳、原材料低碳化和供应链联合减碳共四个纬度的具体ESG发展措施。他还强调了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西卡将原来的CTO(首席技术官)职位拓展为CISO(首席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官),旨在强化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地位与创新能力。

卢伟强,西卡(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上海外商投资协会ESG分会副会长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武雅斌点评指出,一方面,当前的国际环境背景下,践行ESG应放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大背景下去讨论,否则容易陷入“左右手互搏”;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ESG不应该成为一个“花架子”,或成为简单的招商工具,而应该实现为产业服务,甚至成为一个产业;最后,随着中国发展实力的提升,应该在ESG评级与制度方面掌握一些方法论,以符合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需要。

武雅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业界导师

离开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创新中心后,28日下午,青年学者调研团移步园区新能源代表企业——协鑫集团。在协鑫集团未来能源馆,全面了解协鑫集团从多晶硅国产化破局,到颗粒硅、钙钛矿等新技术突破,再到布局数字能源与储能的发展历程,以此窥视中国光伏企业在绿色产业链构建中持续引领行业范式变革的拼搏历程。

在座谈环节中,协鑫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宋赟波、协鑫能科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协鑫集成可持续发展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涂建邦等向来访的青年学者调研团分别系统介绍了协鑫集团的ESG战略布局与投入,虚拟电厂等前沿案例,以及光伏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与来访业界导师专家、青年学者深入讨论了颗粒硅未来发展、碳资产管理与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海外市场ESG要求与标准体系建设等重点议题。他们强调,ESG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必选题,海外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已经发展至“卷ESG”阶段。协鑫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健全碳链管理体系,并探索行业标准。

宋赟波,协鑫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

黄一钊,协鑫能科晟能公司总经理

涂建邦,协鑫集成可持续发展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在总结活动时指出,ESG发展的一大核心问题是,ESG效果如何体现在价值中,而不仅仅表现为成本。本次ESG30青年学者调研团集聚了一众学界、业界的杰出青年学者,在两天的调研行程中收获颇丰。通过两天紧凑的调研,青年学者们深入思考了ESG如何对企业市场经营产生影响,以及ESG因素在资本市场的传导路径。尤其是在当前中企出海趋势背景下,ESG投资价值不断凸显,为青年学者们的ESG研究提供了实际案例与深层价值。

刘锋,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财新ESG频道、中国ESG30人论坛主编汪苏表示,当下面对经济转型、地缘政治等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不仅需要深入探究转型方法论,更需要坚定信心。财新和ESG30青年学者计划将继续搭建价值连接平台,致力于从真实世界中寻找答案,通过跨界深度交流以及产学研互动,持续挖掘、沉淀和传播ESG价值,助力形成生态合力,在探索可持续增长现实路径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关于ESG30青年学者计划

ESG30青年学者计划(2024-2025)由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ESG30)发起,东方证券联合发起,旨在为具备专业素养、创新力和领导力的青年学者提供系统化研究支持,推动ESG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索和塑造新的经济范式。最终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政策建议和可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论,为中国及全球的ESG实践提供前沿视角、智力支持和路径启示。

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担任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卢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担任学术导师;同时有数十位来自国际组织、行业机构、国内外领军企业的高管和专业人士,担任业界导师与行业专家。

项目也获得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行动联盟的大力支持。南方基金担任项目合作伙伴。

在财新传媒成立十五周年及ESG30成立五周年之际,ESG30青年学者计划于2024年9月在第二届亚洲愿景论坛期间于新加坡正式启动,系列课题成果将于2025年“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发布。

项目官网:https://promote.caixin.com/esg30-young-scholars-2024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