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西门子赋能千行百业转型:数字化升级没有终点站
2022.09.27

数字化转型无止境,工业企业都要有“西游”的心态和韧劲,持续“打怪”和迭代。

数字化的潮汐正在飞速涌向千行百业。对于所有的工业企业来说,深入肌理的数字化转型虽然可能带来阵痛,但终将是面向未来的涅槃。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中国连入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设备达7600万台;截至2022年8月底,连入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设备飙升至8000万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长顾维玺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将达到4.45万亿元,约占GDP比重的3.6%。

有目共睹的是,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企业的必选题。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刚需”

8月26日,广东省印发《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佛山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要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钟端章表示,将在三年内拿出100亿元,支持制造企业对生产管理、营销、销售设计、物流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

事实上,紧锣密鼓地力推当地制造业朝着“数字化转型”的不仅仅是佛山市。简单梳理便不难发现,截至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等工业制造业大省都在刷新和发布自己的“工业4.0”规划和布局,而且“数字化转型”成为这些新指引中的高频词。

目睹这些积极信号的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认为,在疫情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倒逼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刚需。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正在向工业4.0迈进,他们迫切希望利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来提升自身的韧性和竞争力。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所有工业领域的企业都在要求产品以更快、更灵活且更小批量地生产出来。”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认为,企业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运用高度集成了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工业5G、自主处理系统、区块链和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

“这么多年来,西门子一直都把脚踩在泥土里,在实践中不断找寻和优化自己的技术和方案,伴随企业客户共同成长。”王海滨说,西门子目前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完全有能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优化,推动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的融合,实现数据的智能化使用,帮助客户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和效率。

据介绍,2016年,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西门子为河钢唐钢新区“无人”料场、河钢衡板冷轧轧钢生产数字化、河钢石钢工厂搬迁打造数字化工厂等项目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软硬件支持。2020年10月底,河钢石钢新区正式投产。在该工厂建设中,西门子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了河钢石钢新区的数字孪生,提前完成了工艺流程验证及工厂布局优化,把数字化融入工厂从设计阶段到建设阶段再到运维阶段的全流程,从而帮助河钢石钢做到了生产透明、降本增效、优化运维及节能降耗。

河钢唐钢新区数字化“无人”料场 

助力企业跨越“不敢转、不会转”的双重路障

广东省新近印发的《意见》披露,截至目前,佛山市已有超过3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事实上,类似于佛山这样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谋定之后、行且坚毅”的城市不乏其数。

“从我们跟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沟通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对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决策的战略意义深表认同。”但王海滨同时发现,这些企业又普遍存在着“不敢转、不会转”的心理和路径的双重障碍。

双重障碍的背后,是“数字化”自身全新的特征与运行逻辑。工业3.0讲究流程驱动,对生产流程的精益化水平要求高,很多企业在这个阶位上做了大量工作;而工业4.0讲求基于数据对企业的研发、生产制造、经营进行决策和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如何科学解码并高效利用这些数据?

在王海滨看来,“数字化”看似一场与数字、数据的角逐,实则是软硬结合的工业4.0的全新布局。“数字化对每个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聪明地使用,数字技术将永久地提高企业的效率、速度和透明度。它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日益增长的时间限制和成本压力,并使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更易于管理。”他认为,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智慧驱动型的生态系统工程,门槛高、难度大,任何企业都无法单枪匹马地去实现目标,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又该如何降低门槛,让更多企业——尤其是身处腰部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变得容易些、快捷些呢?基于这个时代之问,西门子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回答。作为行业头部的大企业可以作为“灯塔”示范,让其他更多企业透过样板获得真实的启发,从而加速进场的节奏。而对于无力承担动辄千万元投资经费的中小企业,西门子则通过“软硬结合”的轻量化解决方案,让他们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共享先进的工业软件、工艺仿真软件和自动化技术。

此外,西门子通过授权服务合作伙伴体系,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赋能包”或“培训包”,携手成千上万名优秀工程师更好地覆盖、服务更多中小企业。2022年,西门子还上线了首个多触点、跨渠道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客户之旅”。王海滨寄望这个平台能支持用户一站式触达积淀深厚的西门子工业技术支持中心,能让客户从中高效获取数万种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从而切实满足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学习、交易和服务等多重需求。

华安远见智库的工业专家程陆明对西门子数字化工业的软实力有着长期的跟踪观察。在他看来,经过多年的积累,无论是西门子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低代码开发平台Mendix,还是新近推出的Siemens Xcelerator平台,都深度融合了企业从业务数字化到数字化业务的立体需求,布局缜密,能更好地助力企业打通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实施到服务交付在内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流,实现设备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业务运营的优化,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通过更灵活的生产手段实现更快速的市场响应,进而以更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赢得客户信任,以更高的成本效率赢得竞争。

Siemens Xcelerator

企业都得自己去迈出“蝶变”的关键一步

地处广东佛山的华兴玻璃,是西门子数字化转型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典型。这家创立于1987年的企业数十年如一日地在玻璃容器这门生意上精雕细琢,并已发展成“亚洲日用玻璃大王”。在眼下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谷的复杂背景下,华兴玻璃何以实现年产能400万吨、年产值超70亿元的骄人业绩?公司董事长李深华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他说:“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实现小批量、柔性化生产,达到全要素生产效率最大化,近年来华兴玻璃不断升级公司发展战略,一直将数字化作为推动企业迈向新阶段的重要路径。”

华兴玻璃生产车间

像华兴玻璃这样饱享数字化转型升级红利的企业,在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的案例库中不胜枚举。然而,如同李深华一样,对数字化战略情有独钟、对数字化转型策略谙熟于心的企业一把手却并不多见。

在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看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地将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拼接,从根本上说是,它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企业自身意识不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持久性,就很难作出相对应的战略安排。

华安远见智库的工业专家程陆明也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不应该只是CIO(首席信息官)、CDO(首席数据官)的事情,而应该是企业全员的行动;不应该是单独设立个相关的职位,而应该是倡导企业从战略到组织到流程、到技术、到底层数据,都重新以数字化企业的理念去审视。

王海滨与他们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西门子固然能在技术、方案、经验上为各类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外脑’,但归根到底,能否转型升级成功取决于企业的‘内脑’,即其自身的三大综合能力:一是正确的数字化战略,二是优异的运营策略和节奏,三是企业文化的再造。”

“在这三个因素中,我觉得人的因素格外重要。”王海滨认为,技术只是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性,技术和方案能否发挥价值,要靠企业自己去迈出“蝶变”的那一步。“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我们不仅关注连接事物,还关注成功连接战略、流程、人员和技术。经验表明,这是持久提高效率的理想基础。”

正因为面临挑战和严冬,制造业才更需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既要求企业战略想得非常清楚,又是企业运营要上一个台阶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再造的一个过程。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活下来,什么样的企业将会被淘汰,这种战略思考要非常清楚。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中国制造业企业都必须把自主创新化为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但另一方面,任何企业也都要讲究合作,并非所有专业领域、知识领域都自己需要去掌握。数字化转型亦是如此。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必将朝着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厂家,不同行业的人,不同角色的人在这个生态里进行价值共创,从而持续把人类工业水平、制造业水平推上新台阶。

为了这一愿景,在这个工业人交流洞见、收获灵感、火花碰撞的九月,虽然工博会暂时延期,但西门子工博会云上峰会依然能够将人们汇聚在一起。9月27-28日,西门子工博会云上峰会将以“加速进发——数字化赋能可持续发展未来”为主题,邀请工业人一起携手探讨数字化转型的精髓。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