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韶:养老问题正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平安为“健康养老”作出了有益探索

2022年07月08日 15:08 来源于 财新网
在中国平安康养战略开放日上,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吴玉韶教授指出,“中国式养老”面临养老资金来源、养老服务供给和健康支持体系构建三大难点,有赖于市场和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公众也要树立积极老龄观和健康养老观。平安作为保险业头部企业,在养老服务供给、健康管理和助力公众树立健康观念等方面为“健康老龄化”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2022年7月8日,全国保险宣传日之际,中国平安康养战略开放日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吴玉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出席“中国式养老”机遇与发展论坛环节。

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4.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家事”上升为“国事”。吴玉韶介绍,养老钱从哪里来、养老服务谁来提供和健康支持体系如何构建,是中国养老面临的三大难点。

首先是养老资金来源问题,中国在养老保障的顶层设计上,目前的三支柱仍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比重较小,是未来发展重点,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支持作为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养老金加快发展。

对此,吴玉韶表示,公众应树立积极的老龄观,从年轻时就开始做好长周期的养老准备。而作为商业养老保险的供给方,保险公司也理应在养老资金的准备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安推出的年金、长护险、定额寿险等系列产品,确定的养老金给付,将为消费者的养老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其二,养老服务供给问题。中国的基本养老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三者占比约为90%、7%、3%。而根据2020年7月统计数据,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不足1%。根据我国国情、传统和老年人习惯,居家养老仍是第一选择。

吴玉韶认为,在养老服务的供给上,家庭、政府、市场应共同发挥作用,市场和社会要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高品质、高端的养老服务未来是整个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补充。平安近年积极构建一站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高端的康养方面,也打造出高品质康养平台“臻颐年”,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的康养方案。

其三,健康支持体系构建问题,吴玉韶着重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老观。中国老年人存在过度用药、过度养生保健,忽略康复、营养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尤为重要。现代康复技术、保持专注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寄托在医疗、医院和医生”,吴玉韶教授特意强调。

因此,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病治疗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化的专业机构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赋能下,提供来自外力的健康管理将大有可为。平安在“保险+健康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旗下“平安臻享RUN”项目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线上家庭医生,并建立了专属健康账户。

吴玉韶教授表示,平安既有经验,又有实力,在商业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供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老龄化”的积极有益探索对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都非常有意义。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