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ESG
农行ESG

长安信托:科技赋能风险管理能力升级,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2年05月02日 15:52 来源于 财新网


中国信托业协会3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比上年末20.49万亿元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0.29%,比去年三季度20.44万亿元增加1100亿元,环比增长0.52%。增幅虽然不大,却是信托业自2018年以来首度止跌回升。

这意味着,后资管新规时代,信托行业系统性风险基本释放完毕,迈入全新升级的风险控制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新阶段。普益标准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指出,2021年四季度,资管新规过渡期实现了平稳收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聚焦于信托业法规修改、转型方向政策支持、风险防控多个领域提出建议。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全部采取净值化的设计,从投资者、产品设计、金融机构和监管多方面入手,为金融机构实质性化解风险。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托行业迎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

探索业务创新,主动谋变已经成为当下信托公司创新发展的主基调。2022年开局,一些信托机构布局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开始展现出点石成金的魔力,被科技赋能的信托公司,得以能够通过大数据、AI识别、云储存等等高新科技手段,在融资端破除金融风险,聚焦家族信托为主的财富管理本源,投资端实现脱虚向实,完成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型。

 

坚持去“通道化”,防范金融风险

资管新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经历40年发展,信托行业已成为资产管理规模仅次于商业银行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不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过去服务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的金融通道类信托、融资类信托、事务类信,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无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继续粗放式推进,则面临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管新规防范金融风险,限制信托通道类业务的意图十分明确:提高了通道委托人合格投资者要求;明确了信托通道受托人需履行勤勉管理职责;明确信托通道类业务不能采用两层以上嵌套等。

早在2020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信托公司加强资金信托风险管理,限制杠杆比例和嵌套层级,实现风险匹配、期限匹配,防范风险向信托公司不当转移或向金融市场外溢。

自然而然,在融资端破除金融风险,聚焦家族信托为主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信托业,比以往粗放式的通道式信托、融资类信托,更加注重风险管控和合规体系建设。例如,长安信托设立7个事业部,形成“5+2”事业部格局,为解决事业部制下业务专业化问题,各事业部在其专业领域建立了相对独立同时在公司统筹管理下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人员队伍,匹配了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打造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风控体系,使各事业部业务和经营逐步进入正轨。

长安信托,按照事业部改革要求,建立了基本的事业部制下的内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指引和授权管理规范,指导各事业部在授权体系内完成了基本的制度及流程建设。

《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对信托公司提出宏观政策执行、公司治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融资类信托业务、融资类信托业务、经营管理、创新业务等七类整治要点。

继续“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

为了摆脱影子银行色彩,进入大资管时代后,信托公司在投资端,应重点发展以证券投资、并购投资、项目股权投资、PE投资、投贷联动等为资金运用方式的资产管理业务,更多地对接标准化债权资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总之,继续去通道化,践行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趋势。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的两年多时间以来,实体经济遭遇到的冲击最为直接。地方经济不同程度承受压力,尤其是公共服务性质较为强烈的基础性服务供应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来自金融行业的“解危济困”。

对此,长安信托成立的“长安宁-西安高新控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期机构资金落地2亿元,信托资金用于向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辖的最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单位——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发放信托贷款,及时缓解疫情期间抗疫企业的资金压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奠定资金基础。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承担着资金和服务供给的重任。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不仅需要信托机构能够“救急”,还需要能够“救穷”。不仅需要及施甘露,解决燃眉之急,更需要放眼长远,用耐心和坚持呵护幼苗,培养未来的参天大树。

信托基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遗余力。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长河中,长安信托立足本土,为全国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西藏、云南、陕西、四川等28个省、直辖市开展业务,直接支持的实体经济领域涵盖信息传输、计算机技术、软件、采掘、制造、水利、地质勘探等各行各业。

一些有着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持久、可靠的项目,得到长安信托大力支持。例如,设立“长安宁—西安浐灞生态区应收债权买入返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3亿元,用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发展;设立专项信托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蓝田县灞河城区段、辋灞汇流辋峪河段清淤工程,直接带动灞河、辋峪河水流水文条件的改善。

除了传统的融资贷款等模式外,通过基金化业务逻辑,推动业务模式升级,开发产业基金模式等,落地西安港项目。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也已提出,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金李建议,应继续把握信托业去通道的整体要求,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比如可将信托行业资金投入国家支持的行业方向,如养老地产、双碳、新基建及高端制造业等行业,并在保证底层合规、全封闭运作、资金仅用于底层项目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科技赋能,助力信托战略转型

长安信托蝉联“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2021年度最佳科技赋能信托公司 

在融资端去通道化,聚焦家族信托为主的财富管理本源,投资端脱虚向实,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已经成为信托行业转型的战略方向。这一背景下,信托行业一个核心理念的转变,便是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的转变。客户体验成为衡量信托业务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疫情爆发以来,线下面对面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满足客户的对产品的了解、熟悉,以及风险评估、售后服务等等,需要在搭建便于沟通,同时又易于操作的线上服务平台,随时随地为客户服务。

借助人脸识别、电子合同、智能双录、埋点分析等技术驱动赋能,长安信托推出App、微信平台等等多个信息系统,实现客户、员工和产品的全面线上化,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伴随式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有效打通获客、活客、留客的生态循环,降低营销成本,为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赋能。

操作越简单化,APP越“傻瓜化”,其背后蕴含的科技含量越高。这背后,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服务的充分应用。科技赋能信托战略转型,高精尖技术带给信托行业的转变,不仅仅只是用户体验这一基础层面的提升,更是从财富客群延展、业务风险管控、经营降本增效等多个层级,全方位的思维模式换代升级。

后资管新规时代,立足科技赋能、战略转型,深入、广泛的将前沿金融科技应用到信托行业,形成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必将能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重塑行业形态,推动行业发展。

与之对应,长安信托制定《长安信托信息系统发展三年规划(2019-2021)》,逐步建立了办公自动化、信托业务管理、财富营销服务、创新业务支撑、数据治理等五大平台,共计60余套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推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产品创新和战略落实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长安信托通过不断强化信息科技能力建设,提升金融科技软实力,累计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荣获《金融时报》“2020年度最佳科技赋能信托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度科技信托公司”、《金融时报》“2021年度最佳科技赋能信托公司”等多个科技赋能奖项,此外还成为中国信托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信托业金融科技创新联合实验室副秘书长单位、信托业金融科技创新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

未来,长安信托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构建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打造中台化业务共享能力中心”、“建立数字化合规风控体系”、“探索大资管行业数据标准”、“强化开放信托场景服务”等重点项目的逐个落地,不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业务转型能力提升。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