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新金融,建设银行何以能?
2022.03.30

回首2021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年,我国经济在迈上114万亿台阶的基础上,实现“十四五”平稳开局;这一年,我们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其中,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需要考虑自身的坐标和价值所在。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担当起“国之大者”,是亿万家庭福祉所系。金融作为百业之首,背后站立的千家万户,为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实体经济而生,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永远是其初心和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金融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命题,也是基于新时代金融逻辑转变的必然要求。

具体来说,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金融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要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需要金融机构配套与之相应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创新和深化提供了技术支撑,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能力把金融服务覆盖到过去没能覆盖到的一些领域。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新金融”应用而生,并迸发出盎然生机。其具体表现为:以“新金融”思维引导金融资源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及“新金融”实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回到起点,何为新金融?“新金融没有固定的范式,无远弗届但并不神秘,在百姓身边,于细微之处。”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21年建行年报致辞中用精炼的语句点出了“新金融”的初心——新金融是新发展理念下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其如同变甜的甘露,无处不在而又流向最需要滋润的地方,让人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

对比传统金融,新金融服务的目标人群是最广泛的大众,包括传统金融可能忽略的普惠和弱势群体;新金融经营的宗旨从“资本”转向“人本”,其要求金融机构不只是考虑利润和资本回报,而是要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义利兼顾,义字当先”;新金融的方法论还要求“跳出金融做金融”,用“金融+社会”双双视野去审视所有的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

回到新金融实践的典型代表——建设银行,聚焦田国立董事长的致辞以及年报数据,我们尝试去回溯和复盘这家银行何以实现这一步?

 

新金融“三重奏”,以能力支撑起情怀

致广大而尽精微。

这句出自《礼记·中庸》的哲思凝练了建设银行新金融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既从广大处着眼,时刻胸怀家国,又从精微处入手,于平实中达到高明的中庸智慧。

要制定并执行好一个优秀的战略,其最艰难的部分或许就是务实的竞争能力分析:作为一家金融机构,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作为服务机构需要回应人民什么样的期盼和诉求,需要懂得自己的那些先发优势和能力可以发挥所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以能力支撑新金融的情怀,以专业夯实新金融的土壤。

回望建设银行当下的新金融实践路径,可以凝练为变奏曲、进行曲和交响曲的“三重奏”,他们交相辉映、相互补充和促进,共同打造了建行新金融行动纵深推进的美好乐章。

变奏曲:聚焦民生痛点,紧跟时代潮流

历史上的建设银行“因建而生,因建而兴”,房贷业务是建设银行利润和资产质量的压舱石。但如此一直持续下去,建设银行会怎样?

有几重因素决定了未来中国房地产的拐点到来:一是在中国经济周期、人口周期、城镇化周期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在总体上会告别增量周期,而进入存量周期;二是随着人口进入下降周期,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房子的需求扩张不在;三是政策定位到大众呼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普罗大众的心声,也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方向。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成熟化,依靠租赁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如果还是继续停留在原有的“温水池”,不肯迈出导向住房租赁战略的那一步,越晚注定越被动。另外,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国有大行,如何因势利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民生民生的痛点所在。

前不久,田国立参加了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田国立介绍起建行的租房业务,他说——我们现在的租售比基本是1:700,显然这个比例在全世界来讲,(租房)都是合算的。中国老百姓依靠租房的时代,肯定很快就会到来,实现租购平衡。以前,大家都记得“要买房,到建行”,现在他希望更多人记住“要租房,到建行”。

“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系统性、持久性的问题,尝试跳出金融的视角去寻找答案”,正如田国立董事长在致辞中对新金融的前瞻思考:如果要做好新金融,建设银行必须“跳出金融看金融”,从更高远的视野,主动温柔化解社会痛点这关键的第一步。

对此,建行在四年多前创新性开启了租房租赁战略。迈出这一步不容易。从一开始,就有人发问:一向主打购房按揭贷款的银行,何以突然转向租房市场?银行放弃自己擅长的金融领域,去做住房租赁,是“不务正业”?对于这些,建设银行通过事实做了回答。

从2017年起,建设银行开始进军住房租赁市场,并且搭建了专门的住房租赁平台“CCB建融家园”,通过提供挂牌房源、租房、签约、申请租房贷款等服务,进而逐步形成了一套“平台+金融+机构+租赁产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另外,建设银行创新推出“存房业务”、激活存量房源,共建产业联盟,努力用新金融的智慧和初心,让真正的住房需求者不在“居者不易”的感叹中焦虑。

对建设银行来说,这些业务能做到可持续吗?其实是可以的。建设银行通过打造住房租赁业务,可以积累大量的存量客户,进而可以向其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例如理财、结算产品等。此外,通过公私联动争夺海量的个人客户资源,锁定长期租金沉淀和客户,也是潜力市场。另外,随着国家今年以来倡导银行保险机构为三亿“新市民”提供更多、更易得的金融服务,“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的建行租房业务将无疑更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建行租赁战略的深入推进,让建造了城市盛景的新市民和怀揣着炽热梦想的青年人,拥有住起来舒适、用起来智能的新家。

近年多年持续深耕,作为建设银行三大战略之一,住房租赁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搭建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服务个人房东和租客达到3800万人,支持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超过300个,专项资金支持增加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给,对公租房租赁贷款余额达到1,334.61亿元,为房地产相关业务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自身的“第二发展曲线”发展增加新的强劲动能。

进行曲:强化科技赋能,共享数字金融

如何让践行新金融的步伐融入走得稳健、踏实?建设银行的回答是“无科技,不金融,以科技和数据向业务、客户和社会赋能。”这也是建设银行“三大战略”之一——金融科技布局的重点。

科技属性是新金融的鲜明特征。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主线。新金融必然是以建立在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功能为鲜明特征。从监管政策到行业实践,已经形成共识。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其中,金融数字化转型成为新年度的重中之重。此前2022年伊始,人民银行亦发布《2022—2025年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跨越式提升。

纵观互联网时代下银行的转型历程,技术始终是主导银行转型的关键要素,也是让银行这个远古时代来的金融大象还能随新时代翩翩起舞的重要依托。比如本世纪初,传统线下网点的商业银行加大了网上银行的建设,除了少数必须线下现场办理的业务都基本实现了网上银行的实时办理;随后,商业银行加大了自动取款机(ATM)与存取款一体机(CRS)等硬件和软性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替代传统的人工服务;再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银行、移动银行、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以及银行客户端APP带来的生活圈层和新业态,促使银行的服务不断升级。每一次技术的进阶,都带来新业态促进银行改善其渠道和服务,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和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少有一家银行像建设银行这般重视科技的力量,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尤其自2018年开始,建设银行率先将金融科技上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体制机制,大力强化金融科技资源和人才投入。仅2021年,建设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就达235.76亿元,同比增长6.64%,占经营收入的3.08%,处于行业前列。

在C端,科技的投入带来客户生态的转变。集中体现在建行一款依托庞大线下商户基础,并有线上生态服务及运营渠道平台——“建行生活”APP,它与与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并为两大核心“双子星”APP之一,打通了金融场景和非金融场景的流量通道,促进客户关系由资金账户关系向生态流量关系转变。

在B端,建设银行更是用六年时间打造出“新一代核心系统”一举刷新下大众和行业对传统银行“科技力”不够的刻板印象。通过这些核心技术和系统,赋能同业业务和机构业务员,实现对产业端、政府及社会治理的全面赋能提质,也给自身带来新的盈利模式:通过公有云、智慧政务等开放平台向社会赋能,助力政府优化社会治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推出“民工惠”产品,希望让农民工、建筑工人、矿工等广大劳动者更有个人尊严……

在很多其他行业,在科技的加持下,企业通过创新和科技尝试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乃至金融功能。但可以看到,作为以稳健者闻名的银行业者没有像闯入瓷器店的大象那样四处冲击,而是发挥其传统资源整合者的作用,借助于手上“温柔的手术刀”去赋能社会和大众,去解决社会的难点和痛点,主动肩负社会赋能新金融的责任。

甚至在社会治理领域,也大有可为。比如,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新金融实践下,建设银行累计与29个省级政府建立智慧政务合作关系,平台注册用户超2亿户,累计业务办理量超25亿笔,上线便民缴费项目超12,000余个,累计缴费金额突破1,000亿元,取得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银行也可以有“科技赋能”。

交响曲:大象与蚂蚁共舞,践行大行使命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曾说,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如果金融只在“空转”或者服务“少数的有钱的大机构和人”,将注定不能走得长远。

在传统金融的逻辑语境下,金融基本指的就是信贷融资、投资理财等传统功能,其服务的对象往往是“不缺钱的”,而很多时候真正亟需资金的中小机构和弱势群体,因为风险信用等机制限制,其金融获得感大打折扣。对此,新金融的实践者们在“向下走、向更广阔的小微和弱势群体走”,让新金融向下扎根的更深、更广阔,这样才能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大象要起舞,让企业生态上更广阔的“蚂蚁雄兵”一起共舞,才是更长远的金融使命。

具有代表性的领域体现在建设银行三大战略其二的“普惠金融”上。田国立董事长在一次公开活动上曾形象地举例一个传统金融的惯性:过去30年,中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却一直不完善。对银行而言,贷十个亿跟贷十万所付出的劳动力和成本是没有区别的,因此银行更喜欢去做“大生意”。

那如何从理念和商业可持续性扭转这一局面?建行以及几乎所有的新金融实践者选择的道路都是:普惠金融。《2021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在各类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市场格局,主要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四大参与者。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贡献比例最高,贡献比例从2019年的27.90%增长到2021年的34.37%,提高6.47%。原因有监管政策的要求,也有利率低等因素,但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等实力能支撑起普惠金融建设的重任,突出表现在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赋能商业银行的重要手段,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此,建设银行深有体会,并把普惠金融作为其“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在普惠金融领域,建设银行一直有先发和规模优势。尤其是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推出的‘小微快贷’线上业务模式,成功建立为客户精准画像的风控模型;同时建行还率先打造出“不看砖头看专利”的“技术流”评价体系帮助科创小微企业更好获得金融活水。普惠金融也成效斐然:2021年末,设立“建行惠懂你”平台运营中心,小微企业首贷客户超16万户;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1.87万亿元,居行业前列;贷款客户193.67万户,较上年末新增24.12万户,增幅近15%,解答无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数字普惠模式入选G20普惠金融会议案例,无数梦想之舟从“创业者港湾”启航。

近年来,普惠金融贷款的一大趋势不仅是量增、面扩,更是价降。据统计,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逐期下降——2018年全年为7.34%;2019年全年为6.7%;2020全年为5.88%;2021年为4.98%。去年,建行也保持下降的趋势: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6%,较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相关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相对较低。如何在高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普惠金融的优质、可持续发展?这考验着银行人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银行把这块做到更好——在2021年,源于其普惠金融线上审批、大数据风控模式的应用,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24%,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20个基点。“在此之前,像建设银行这样的大行,每年的普惠贷款新增也就在200亿左右,不良率则高达7%-8%。”对比过往,新金融理念下的建设银行以其“数字化、全流程、标准化”的普惠金融智能化风控管理体系效力凸显,能走得更为久远。

不仅如此,建设银行还在“跳出金融做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等领域质效双升。包括他们走进重点县域制定综合化金融帮扶方案;他们下沉服务重心,51万个“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全国80%的乡镇及行政村;他们创办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绘就金融教育的共享图景;他们开设“劳动者港湾”点亮城市温暖的一角;他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扩展绿色金融生态版图,协同推进气候变化应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晟ESG评级连续两年获评A级……这一幕幕的场景无一不是建设银行实现“义利兼顾”的有力证明。

启示与建议:从一份稳健、有温度的年度答卷说起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动荡年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当人口、需求、产业和市场环境剧变,传统模式亟需改变之际,企业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变革的决心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长期增值逻辑以及社会认可。

金融业更是如此——他们面对的是普罗大众,背后承载的是万家忧乐。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建设银行在发挥传统金融优势的基础上率先布局并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的新金融实践。在过去一年,其溢出效应已逐步显现。

首先,年报显示,2021年,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242.46亿元,同比增长9.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025.13亿元,同比增长11.61%;ROA、ROE分别为1.04%和12.55%,位居同业前列;整体盈利能力表现良好,实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

其次,去年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42%,较2020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保持下降趋势,凸显了严格的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标准。结合近年来较快的利润增速,一正一负两组数据,显示了稳健且持续的运营能力和潜力。

数据的背后还有更多有温度的故事和人物。田国立董事长在致辞中特别回望了建设银行创新推出的“存房业务”让新市民住上体面舒适的新家以及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安居之忧等闪光瞬间;以及通过科技手段让2,500余个“裕农学堂”扎根乡村;支持3万多名青年学子下乡实践,在田间地头播种希望……

银行属于服务业,是实实在在为大众服务的机构,只有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在新金融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才会有银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价值。回望以建设银行为代表的新金融实践,建行的履责实践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第一,企业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站在行业之外的视角看自己。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社会责任需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更需要展示社会、历史以及行业之外审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在时代的坐标轴中不断调整自己。

第二,坚持长期主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长期主义都是逆人性的挑战,不光考验专业水平、运营能力,更考验一个领导者、一个组织的战略耐性和心力。如建设银行以“三大战略”持续带动新金融实践,非一日之功,长期主义可让企业战略目标清晰和保持专注,持续坚持做对的事。

第三,新时代需要新的银行家精神。过去银行时代,靠简单吃牌照红利的卖方时代早已完结。现代商业银行是在一个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如履薄冰,艰难求解的过程。这考验着银行掌舵者和管理层的新时代银行家精神——既保持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又保持战略定力的决心,又不忘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耐心,还有心怀家国为国为民的情怀。

基于此中胸怀和银行家精神,金融对银行人来说,不再只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份服务社会的美好事业。不仅如此,考虑到银行等金融在社会中的枢纽性角色以及长期性,这份美好的事业还在接续成长,从银行到赋能千行百业,从金融润泽大众民心,未来可期。

“美好事业接续成长,未来可期。新金融没有固定的范式,无远弗届但并不神秘,在百姓身边,于细微之处。我们着力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系统性、持久性的问题,尝试跳出金融的视角去寻找答案,让金融资源配置的更加公平与公正。”恰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21年报中深情展望。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何为大国之重,就是要关心民生福祉,落实让人民生活幸福。银行要回归到服务社会的本源上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新时代给予建设银行新金融的课题。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