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促进共同富裕,农行的普惠金融实践
2021.09.22

一到立秋,北方天气凉意渐起。望着棉纱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和工人的忙碌,家住河北鸡泽的刘永江也少了很多春夏的焦心和暴躁。不久前,作为鸡泽县滨盛纺织有限公司法人的他,还在为工厂急需的资金而苦恼,在好几家银行申请贷款都无果而终。而就在此时,农行的一个基于纯信用贷款的普惠金融产品——“账户e贷”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不需要提供抵押物,这么低的贷款利率以及这么好的产品以前想都不敢想!”作为河北省第一户成功申请农行“账户e贷”的企业主,刘永江很兴奋。

像老刘这样的,还有800公里之外江苏江宁的老关。近期,承包鱼塘的老关需要鱼苗并扩建新鱼塘,短期内有筹资困扰。他找到了当地农行,通过提报个人基础信息并上报白名单,在手机银行上成功办理了“惠农e贷”,获得了50万元贷款。“有了农行的帮助,年底一定会有好收成!”老关欣喜不已。

老刘和老关,一北一南,一小微企业主一乡村新农户,他们代表了我国成千上万普惠金融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以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他们构成了稳住市场和就业的主体,也是全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普惠金融的出发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8月19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

8月20日,人民银行召开会议,同样提出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金融可在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中扮演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角色。2020年,普惠金融已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其内在逻辑的延伸,在奔向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让普惠金融助力广大三农和中小企业全面发展而实现充分就业,使人民从劳动中获得报酬,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于2005年正式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适当且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以小微和三农领域的人群为典型。但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如何既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又能控制金融风险、保持良性循环。制约这一问题的症结是,银行用传统的方式较难获得关于小微企业、农户等主体的经营和真实的信用状况,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普惠金融。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业银行与普惠金融有着天然的渊源,其服务对象与三农、小微企业、普惠事业紧密关联。实际上,基于在三农领域多年的耕耘与实践,农行始终致力于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头雁作用,摸索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农行模式”。据农行2021半年报显示,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4万亿元,增速30.4%;有贷客户数198.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1.5万户,成效显著。

“就贷款质量来讲,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0.65%,比年初下降了0.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行的平均不良率0.85个百分点。可以概括的讲,农行的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保证了资产质量的稳定。”农行行长张青松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那么,农行的普惠金融服务有哪些特色与成功之处并且如何保持又快又好的增长?

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是农行普惠金融的发力点。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化技术已在重塑金融业所倚赖的信用基础。在传统信贷的基础上,新兴数字普惠金融技术的融合,通过各类产品、流程、管理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有效降低了金融业务的风险成本,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为普惠金融领域提供了新动能。伴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农行较早地实施了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广大小微企业共同践行普惠金融建设,共同分享数字化转型成果。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高效、快捷且低成本的特点,为小微企业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触及到传统银行金融服务无法触达的领域。对此,福建漳州广祺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新春深有体会。

农行漳州分行营业部党员先锋队深入位于市区北星工业园的小微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作为一家成立不满一年的贸易型小企业的负责人,毛新春近一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开拓市场。因其主营的医疗器材产品质量好、品质优,很快在漳州当地打开了市场。原计划今年向银行申请贷款,进一步丰富产品渠道扩大规模,结果问了几家银行,均由于缺少抵押物、公司实际经营流水较少而筹钱无望。

机缘之下,他对接上了当地农行,结果很快获批了7.9万元“首户e贷”。“农行这款贷款产品真是太方便了,既不需要提供经营流水,也不需要提供抵押,这对我们这种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小企业来说,真是太贴心了!”毛新春的喜悦溢于言表。

没有抵质押物,不提供经营流水,不代表银行信贷审核和风控的放松。实际上,“首户e贷”新产品背后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赋能:为解决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流通、财税等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首户e贷”对工商注册两年以内小微企业引入行为、工商等外部数据,运用农行数字化转型成果,提升对小微企业信用及风险综合评判能力,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准入门槛。

不止于“首户e贷”,近年来,农行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轻报表、少抵押等特点,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普惠技术,对小微企业进行多维度客户画像和全方位评价,创新研发了“纳税e贷”、“账户e贷”、“工资e贷”等多个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授信额度不足、抵质押物匮乏等问题。

“数字普惠”改变着信息化时代银行的金融服务和风控模式,网上办理也让更多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弱势群体随时随地享受银行部门的普惠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信用先行

金融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一种培养人持续诚信的机制。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小微企业,其以往的经营和信用状况决定了其是否可以获得第一笔信贷。而获得之后按时按量的还款等信用行为,决定了其是否可以持续的获得金融支持。从这个角度看,金融是鼓励人和社会保持良好信用关系的一套机制。

但关键是这“第一笔信贷”如何扩展到传统金融服务不能触达的人群,将其纳入这一信用生态并产生良性循环?这也是农行在普惠金融服务中一直在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让信用先行,以村为单位的信用生态建设成为农行普惠的一大突破。面对农村金融缺乏个人信用信息且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等问题,农行选择以村委为突破口,并携手共建“信用村”。四川省小金县长坪村村民张惠平是其受益者之一。

农行小金支行党员先锋队到长坪村现场收集农户贷款资料

农行对长坪村走访评级后,将整村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长坪村也成为了第一个通过“信用村信用户”模式办理贷款的村。评为信用村之后,对长坪村村民来说,讲信用的农户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能获得信用贷款。而且利率优惠、到账快捷、还贷灵活,这对养殖户们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村民张惠平养殖了四五十头牦牛,因年初受疫情影响,手里头资金周转困难。农行小金县支行为其办理了优惠利率贷款,很快帮他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浙江瑞安儒阳村也是农行信用生态建设的代表之一。据悉,自2015年儒阳村被农行评定为“金融自治村”,整村授信5000万元,用于扶持村内旅游民宿、农家乐等建设。守信的村民都能通过村两委向农行申请贷款,从而拓展了普惠金融的深度,打通金融助力普惠事业的“最后一公里”。

以初心扎根乡土

数字普惠增加了普惠的便利性,以“信用村”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信用生态建设扩展了普惠的广度,但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人。没有人员投入到农村普惠金融的事业中,一切如空中楼阁。

以农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一直在秉承服务三农的使命,扎根在乡村并服务小微,让普惠无限延伸。

加强普惠金融事业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是一切的前提。农行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以及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多年、模式成熟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三农金融事业部现有架构的基础上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主要负责三农以外的普惠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具有农行特色、覆盖城乡、“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并将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成熟经验向普惠领域复制,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

农行拥有广泛的服务网点和服务区域,通过建立“人工网点+自助银行+远程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服务+流动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渠道体系,有效延伸金融服务网络,农行以网点为支撑,探索通过移动金融服务车和智能服务为偏远乡镇和行政村提供上门、优质的服务体验,打通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农行县域网点共有1.26万个,覆盖全部县域;县域农村自助银行达4613个;掌银县域农村客户达1.71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为满足老年客户和低教育水平客户的需求,农行在部分地区网点上线了指纹签名功能,客户“手指轻按”即可办理业务。为满足少数民族客户需求,农行还在网点设备上增加了5种少数民族语言显示和语音导航功能,提高了少数民族客户业务办理的便利度。

使命呼唤担当。面向“十四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主力军的农行,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坚持不懈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助力全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