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星展集团中国区总裁葛甘牛看中国与东盟的卅载峥嵘

2021年08月26日 15:35 来源于 财新网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30年究竟可以改变些什么?

1991年,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第24届东盟外长会开幕式,中国—东盟对话进程正式启动。

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超越欧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推动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最大自贸区即将诞生。

3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然取得巨大飞跃。在30年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只有80亿美元;30年后,双方贸易额增长超过80倍,去年已突破6846亿美元。双方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结成了200多对友好城市,2019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6000万人次,平均每周约有4500个往返航班。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双方未来的经贸发展仍有非常大的空间。” 星展集团中国区总裁葛甘牛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而新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中国将与东盟走得更近,且有望创造一个更强大的区域供应链闭环。

卅载光阴似箭,30年前孰人能言今日改变与成就,唯有历史会告诉我们。经过30年风雨同行,中国与东盟立起了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共同理念,立起了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共同命运,立起了振兴亚洲、开创未来的共同愿景。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未来可期。

三十而立、三十而继

30年里,中国和东盟间的合作从无到有,树立起多个里程碑。中国—东盟对话进程正式启动后第四年,中国成为首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对话伙伴,并创造性地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8年,中国和东盟共同发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乃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30年间,中国-东盟始终共同应对,互施援手。

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货物进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中唯一一个累计贸易额保持同比正增长的“盟友”。

2020年底,中国与东盟间的进出口额达到4.74万亿元人民币,按美元统计,双方贸易达6846.0亿美元,增长6.7%。

2021年,这一势头仍在延续。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2021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分地区看,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7862亿、7790.4亿、7163.7亿和3492.3亿元,分别增长32.9%、39.8%、69.6%和27.4%。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葛甘牛表示,2020年东盟超过了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从事实上彰显了中国和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东盟人口数量大约为6.5亿,自然资源和国际航运资源非常丰富,且与中国在文化上相近。不仅如此,东盟各国目前与中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互补性。”在他看来,东盟和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仍有非常大的空间。

他认为,随着中国和东盟在投资和贸易领域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金融机构需要更进一步服务于提升这一协作关系。星展银行是东盟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近年来始终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在东盟国家沿线的融资项目,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发展。

比如,星展银行为中国和老挝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首都万象至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高速公路项目提供融资。

据悉,老挝高速公路首段通车的万象至万荣段全长111公里,于2018年12月30日开工,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80至100公里/小时。通车后,万象至万荣的车程从3.5小时缩短至1小时。

此外,星展银行还与中国、印尼两国政策性银行、中国信保及多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合作,为中国宏桥集团成功完成印尼氧化铝项目的二期5.4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顺利实现融资关闭。“作为一家深耕中国的金融机构,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葛甘牛称。

公开资料显示,星展银行前身为新加坡发展银行,于1993在北京设立驻华办事处,并于2007年5月成为在中国本土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是新加坡银行中的第一家,也是外资银行中首批之一。

2020年见证了中新建交30周年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步入2021年,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金融合作以及互联互通的建设面临新的机遇。2020年9月,由星展集团控股的在华合资证券公司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核准设立,目前正在筹备的冲刺阶段。作为星展集团在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星展证券拟从事的证券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承销和保荐,在正式开业后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中国在岸资本市场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星展证券有望成为在中国成立的首家并唯一来自新加坡、乃至东盟地区的合资券商。“所谓三十而继,中新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葛甘牛称。

30年间,中新之间已成立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开展包括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州知识城,设立了包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在内的8个省级合作理事会。

根据重庆中新项目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该项目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累计落地跨境融资项目达到114个,总金额约112亿美元;其中星展银行参与项目69个,涉及资金达到67亿美元。

对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使命,葛甘牛始终很坚定地认为其中要务就是促进跨境的流通,比如促进跨境贸易融资、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帮助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等等。“在所有相关方面,星展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一起,都在积极发挥着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性凸显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送达WTO的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累计达713个,正在生效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05个。

近期,密集达成的多个多双边经贸关系协定成为疫情阴霾下世界的重要亮点,而而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是多边贸易体系失序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在3月7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同东盟深化互利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对接,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推动澜湄合作更充分释放潜力,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3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也表示,中国积极推动RCEP生效,已经完成了RCEP协定的核准工作,目标是2022年1月1日RCEP能够正式生效实施。

4月9日,新加坡贸工部宣布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核准,并于当天将核准书提交东盟秘书长。新加坡成为首个完成官方核准程序的东盟国家。

葛甘牛直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疫情后显得更为重要。经过疫情,各个国家、区域都在反思,并朝着维持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考虑。他直观感受到,很多亚太地区的国家已经看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而签署RCEP就是一个开始。

星展银行此前分析,RCEP签署前,由于中美在太平洋地区的冲突加剧,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后疫情“死灰复燃”,全球需求复苏阴云密布之际,中国开始将出口目的地从传统贸易伙伴转向新的目的地。

数据显示,2020年前10个月,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5.1%,超过了出口总量0.5%的增速,也超过了美国(1.7%)、欧盟(-11.4%)和日本(-1.9%)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东盟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增至14.7%,与美国(17.3%)和欧盟(15.3%)的差距有所缩小。

具体来看,RCEP作为一项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对区域经济和全球贸易带来哪些机会,又会创造出什么新效应?

对此葛甘牛表示,要从RCEP的特点着手分析其作为区域性自贸协议的特点。

其一,虽然RCEP中一些成员国之间已存在不少的双边自贸协议,但也有很多国家间并尚未达成相关自贸协议,而加入RCEP相当于将这些国家都纳入了自贸协议的框架。

其二, RCEP提供了创建一套通用原产地规则的平台,将允许产品在认可单一原产地证书的RCEP国家进行贸易,进而降低成本,刺激区域供应链,大大促进贸易的便利性。

其三,RCEP通过协调关税税率和进一步合作的标准,提高市场准入和投资的便利性。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RCEP的效果做了研究,研究报告表明,到2025年,RCEP将会给15个成员出口带来10%以上的增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测算,到2030年,RCEP成员国国民收入合计将增长186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预计额外增长5190亿美元。

葛甘牛分析,RCEP是一场多赢之局。通过从一些东盟国家外包加工的低附加值中获益,中国能够更关注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另外,不断发展的东盟市场和投资的便利性也对中国的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对从东盟而言,RCEP的意义或许更大。“东盟通过RCEP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提升他们的经济竞争力,因此RCEP具体落实后,对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葛甘牛认为,不久的将来,RCEP或将促成区域性的供应链的闭环,这也是疫情过后供应链变革的必然趋势。

来源 | 第一财经

作者 | 张苑柯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