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NEW IT

2019年04月17日 16:25 来源于 财新网


作者信息:文/ 马克•米勒(Mark Miller)、马克斯•富尔曼诺夫(Max Furmanov)

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发生了一件趣事:在过去,大多数企业都将信息技术(IT)视为辅助部门,而今,IT已“一跃成为一颗业务超新星”。

技术曾经只是业务的配角,现如今已自成一项业务。“新信息技术(NEW IT)”指企业 CTO(首席技术官)和 CIO(首席信息官)依照数字化时代特征,重新打造对业务至关重要的IT服务,更好地满足数字时代内外部客户的需求。

过去,技术领导者往往将重点放在ERP(企业资源计划)能力上,以优化企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间支撑着企业前进的技术和实践,其有效性在大大减弱。因为这些技术原本就不是为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而设计的。

在新世界,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与过去相比,数字时代技术领导者的责任已呈现几何级增长。如今,这些领导者既要注重培育和部署新的生态系统,还要思考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比如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自动化和高级分析技术。

然而,NEW IT远不止新技术这么简单。要打造NEW IT所需的敏捷性,除了新技术本身,更需要将创新成果转化成业务成果的新技能和新方法。这意味着要对传统技术战略、开发和交付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探索NEW IT变革

NEW IT从三方面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

变革“交付”

过去,企业往往先预测市场需求,然后一年后制定出相应的业务计划,如今这一模式早已过时,企业要快速发现和响应行业趋势,并在市场需求最旺盛时,将业务投向市场。为实现这一变革,NEW IT充分利用设计思维、敏捷性、精益工程、开发与运维(DevOps)以及分析法,从而在提升速度和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变革“内容”

这意味着强化先进技术和平台,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和更高效地运转。大型团队不再致力于开发复杂解决方案,而是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组合式开发,从而实现解决方案的快速开发和产业化。实现变革还意味着更加注重安全和云解决方案。专注重新定义平台和基础设施的企业倾向于使用具备原生云(cloud-native)和“移动优先”能力的松散耦合、轻量化和微服务型解决方案。这些企业为解决方案配备了强大的监控、分析和“自恢复”(self-healing)能力以及自动缩放(auto-scaling)功能。

变革“人员”

依靠多样化的新工作方式和各式工具,企业如今可以合理组织员工,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传统机制下,企业往往会将一些常规技能集中在卓越中心,以实现规模效应以及更有效的知识部署。现如今,企业能够改变流程和技术,实现更多职能部门的自动化,并使用流动性劳动力。要使NEW IT取得成功,领导者需要统一企业的人才资本战略、组织结构、人才战略和采购计划,创建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文化。

三重地平线战略:把握技术趋势

通过有效掌握NEW IT的三大元素:“交付”、“内容”和“人员”,企业能够占据竞争优势,依靠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优的价值,颠覆所处行业。

NEW IT为试验和应用新兴技术打下了基础,使企业能够快速区分出有效和无效技术,并调整开发速度来满足当下需求。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一些新型技术,如人工智能、自动化、分析法、DevOps 或平台即服务(PaaS)需要不同的技术场景,按不同的速度逐步推行,并且采取不同的试错流程。

1_拥抱NEW IT

第一重地平线聚焦于现在。这一场景包括当下的技术和实践,致力于帮助企业提升现有技术解决方案,降低成本,而这些技术解决方案支撑着企业现有业务模式。云架构、平台战略、敏捷方法等实践,均已证明NEW IT可推动价值提升,且这些实践的普及率将继续攀升。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在组织内部采纳这些技术和实践并进行规范化,从中挖掘最大价值。

第二重地平线将目光投向未来12〜36 个月。涉及支持新产品、新业务模式或新服务的高增长技术和实践。典型的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而每一项技术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且都有着快速扩展的生态系统。这些技术在多数企业级业务中仍处在早期试验阶段,但现有企业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有望大幅提升现有业务或创造大量新业务。不过,到目前,已在整个企业部署这些技术并利用其获利的企业少之又少。但各个企业都应积极探索这些技术,提升技术能力,打造技术联盟,支持其在未来业务中的应用。

第三重地平线关注36 个月以后的技术趋势。聚焦未来引发重大颠覆性变化的前瞻性、高潜力技术和实践。量子计算便是一个例子,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开展并公开了量子计算的首批基础用例,但这一技术目前仍不稳定、不经济,而且不够灵活。这些技术目前都已列入了企业的“观察名单”,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代表了未来。

变革企业技术

2_拥抱NEW IT

交付方式

NEW IT不仅为企业带来新技术,还将变革其交付技术解决方案的方式。

过去 30 年,部署大型 IT 项目如同一场“登月计划”,意义重大,牵涉海量事务。这些解决方案成本高昂且十分复杂,因而上市周期长,往往要一年或以上才能投入市场,而且需要配备关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团队。这一方法常常会让企业陷入由某一产品和软件来“决定业务成败”的赌局之中,颇具风险。

NEW IT则改变了旧有方式,将重心转向敏捷性交付,着眼用户体验、经分析证明的结果以及迭代。交付周期也从过去的数月乃至数年缩短至几天或几周。这意味着企业要勇于打破常规,敢于犯错,然后利用清晰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来加快学习周期。

重新考量架构与技术

为了有效实现NEW IT,企业还需要改变现有技术架构。

NEW IT要求企业搭建相应的平台,从而更加便捷高效地整合各类应用。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微服务,“解耦”单片系统能够使企业更灵活地提供服务,这也是创新的要件。

与传统架构相比,NEW IT架构必须适应性更强,以便迅速将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而这通常需要与遗留系统实现无缝连接。某大型娱乐酒店利用远程数字设备接待到访客户,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然而,为实现这一目标,远程设备架构必须无缝整合多种新系统和遗留系统。

一家名为IFTTT(IF This, Then That)的企业为客户提供app,该app利用“若XXX进行YYY行为则执行ZZZ”这一触发条件,能够轻松整合其他app。例如,当某用户电话中的GPS传感器探测到她将要驶入私家车道时,即可通过相应的家居自动化app,自动打开屋内的灯。

让团队适应架构更新

推动先进的团队协作并非易事,这要求企业采用创新的员工组织模式,将交付技术的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但各企业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文化和办事流程,没有固定模板可以套用。因此,架构更新可能会遇到阻力。

这里的主要问题来自目前占主流的企业组织架构。财富500强企业通常采用垂直业务模式,在此模式中,各业务部门分别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过,客户可能会希望“横向”与企业打交道,这意味着从某业务部门购买的产品能够整合来自其他部门的服务。客户是轮流与不同业务部门打交道的,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了阻力,客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反观数字化原生企业。它们的组织架构围绕着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搭建,以确保客户能够获得无缝的端到端用户体验。

脸书(Facebook)就采用了横向组织模式。显然,这一变革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大部分员工的工作均基于垂直架构,通常会抵触这一变革。成功实现组织转型的企业会变得更加敏捷,速度更快,能够更迅速地将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同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会大幅提升,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客户。

这里的关键是,必须完全整合软件交付周期,从而扫除可能的障碍。在理想情况下,软件交付应当交给一个单独的团队负责,整个流程一气呵成,而这需要企业从全新的角度考量这一流程。DevOp和精益思维等工具和方法可以推动实现这一敏捷的迭代式交付周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_拥抱NEW IT

当企业领导在部署NEW IT战略时,实施路径看起来是一个棘手问题。幸运的是,这一挑战可以分为各个可管理的模块,对企业领导来说,下周一早晨需要处理什么工作一目了然,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的工作任务也有大体脉络。为了有效实现NEW IT转型,企业只需遵循以下四大建议。

确认最佳起点。优先探索潜力最大的领域,加速创新和差异化发展。采用数字技术,以及面向客户端的数字化交互系统。

建立核心应用的多速交付能力。解耦核心系统,采用各类新做法(例如敏捷的持续交付和基于API、微服务和虚拟化云解决方案的灵活架构),按需提高交付速度。

为长期进展做好准备。打破业务和IT间的传统障碍,加速转型,实现基于软件的交互式未来。

培养新技能,培育新文化。加速建立创新所需的构建—衡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模式。

在各行各业,在位企业都面临着来自数字化原生企业的挑战,它们需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部署NEW IT战略应该即刻开始,刻不容缓。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整体解决方案,仅仅购买新技术本身是不够的。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上风,企业必须在转型之初就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并持续探索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优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还必须重新评估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

马克•米勒

埃森哲通信、媒体与技术部董事总经理,NEW IT全球主管

常驻夏洛特

mark.d.miller@accenture.com

马克斯•富尔曼诺夫

埃森哲技术部董事总经理,新兴技术全球主管

常驻纽约

max.furmanov@accenture.com


埃森哲官网联系我们 1(877)889-9009 | 1(312)842-5012
埃森哲官方微信

埃森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