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财新营享家沙龙:“出海”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舆情
2017.06.30

 1 

财新营享家俱乐部活动现场

6月16日及6月23日,财新营享家俱乐部以“‘出海’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舆情”为主题,分别在北京拜耳中心、上海 Distrii办伴-静安嘉地空间两地举办了沙龙,分别邀请到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 董事总经理卢劲、高级副总裁夏国雄;财新国际高级编辑、前路透社驻中国首席商业新闻记者Doug Young (阳歌);万博宣伟(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副总裁杨滨源,以及首席策略管、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负责人李蕾前来分享出海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新品发布及公关危机阶段的沟通及应对之道。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在两地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中国企业“走出去”保持一个声音很重要

1

  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 董事总经理卢劲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第一个遇到的问题是“你是谁”,企业在海外的声誉、品牌如何形成。在海外上市的第一批中国企业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的中国国企,但真正大规模到美国上市是从2004年、2005年开始的。直到2010年经历了一次低潮,原因是中国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在中国资本市场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海外有明确的规定跟机制,一旦发现问题以后,惩罚机制也是很强的,最近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品牌、声誉才开始慢慢回升。举个例子,在美国上市的机制我们称之为“报备制”,有别于国内上市的审批制。美国会通过各个中介机构,审计、投行、律师各个方面做很严格的监控。

  第二就是使用当地的方式方法沟通,这样他才会接受你们公司,理解你们公司。在海外上市公司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下进行披露。首先第一披露的原则,要理解当地的要求,哪些东西是可以说,哪些东西必须说,他们最强调的一个一定是破谜。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上市企业文化关连交易是不被允许的。但是美国有关连交易没关系,但是事先要说清楚,跟哪家公司是有交易,交易的价格是怎么样,过程是怎么样,清清楚楚大家觉得认可就认可,不认可当然就可以不买你的股票。并且对外的信息要非常透明,而且没有渲染,尽量以事实为基础。

  有别于中国市场,在海外市场上市的第二天直至一个月、两个月期间被称之为寂寞期,必须保持沉默。上市成功以后,作为一个公众公司,需要各方面非常有系统性的跟资本市场保持良好的沟通。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 董事总经理卢劲表示,中国企业出海,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文化和不同习俗时,何时何地都保持一个声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保持一个声音才是关键。在国内是用中文和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讲,在国外用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理解和喜欢的方式讲,才能保持一个声音。

1

  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高级副总裁夏国雄

  “另外公司也会需要有一个风险危机控制的机制,” 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高级副总裁夏国雄说,举一个简单例子,一家新能源公司的一个工厂发生大火,这个新闻很快就传出去了,这新能源公司马上要跟资本市场沟通,跟投资人沟通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的,处理结果是怎么样,预计损失是怎么样,这些东西都是要非常及时,非常透明的把事实沟通好。这样投资人会觉得你公司内部管理机制非常有效。这样做的同时,也向投资人有力的说明企业各方面都是在控制之内不会出现惊慌。

  媒体方面,财经媒体对上市企业来讲也是需要保持一个好的沟通。美国、香港的国际媒体比较多,他们相对来讲独立性非常强,希望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但跟他们保持联络,慢慢对公司了解的越多,自然对公司就会写出比较中肯的一个报告。

  讲好一个新产品的故事 ,并主动“放料”给记者

  在发布新品之前,从一个宏观角度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考虑一下为什么人要关注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需要针对不同消费者赋予产品一个故事;第二是产品独特的特点;以及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接下来在发布新产品时,要覆盖主流媒体、行业媒体,以及专业媒体。因为倾向于通过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读者基本上是该领域的爱好者,并且多是这个领域或行业的管理者、参与者,他们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在发布的新闻稿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说清楚产品之外,还要在文章最后附上一个联系人信息,以便有记者再次更深入的了解产品。

1

  财新国际高级编辑、前路透社驻中国首席商业新闻记者Doug Young (阳歌)

  财新国际高级编辑、前路透社驻中国首席商业新闻记者Doug Young (阳歌)在现场分享了从记者的角度在企业新产品推出后会关注的信息。第一个会关注的是你的产品特色在哪,也就是前面提到过你的故事在哪?你的特色在哪里? 在很多时候,企业要事先想好新产品的引爆点,主动把这些信息公布,让记者 “有料”可写。

  “走出去”之后,务必及时发声

1

  万博宣伟(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副总裁杨滨源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般首要考虑的是法律相关、财务相关,但实际上通常有一个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公关相关。公关不仅负责企业的影响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危机公关”上面。“危机公关”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而不是等到事情已经发生才想到处理。公关公司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做到把事情变小,并不能磨平这件事。万博宣伟(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副总裁杨滨源建议企业,“走出去”以后要开展非常有效的媒体公关、政府公关,透明的运营、合作,这样的能够减少危机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应对能力。找一个本地的公关公司很有必要,因为他们更了解当地,就像海外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都会找一个中国的顶尖公关公司。

1

  万博宣伟(中国)首席策略管、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负责人李蕾

  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对低调,但还是要做到遇事及时发声,把握话语权的主动性。企业需要制定一个定期向投资者、消费者、政府,包括企业员工同步公司近况的机制,没有及时发声有一个很大的后果就是话语权被拿走,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危机情况。

  万博宣伟(中国)首席策略管、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负责人李蕾介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ABC”方法论,A是adapt入乡随俗,用外国的思维逻辑去落地,简单的例子就是不要将中文的新闻稿直接翻译成英文;B是balance和谐之道,除了政府机构外,更要注意人民的意见。也要找到合适的媒体、分析师背书、扩大影响力。此外要注重同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切实从他的利益角度去观察思考事情;C是China to the world,中国企业近年颇受外国记者等关注,很容易影响到全球。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在国内外制定统一标准的策略和方案。

  本文摘取财新传媒“营享家俱乐部”《“出海”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舆情》专场,汇思讯中国有限公司(Christensen) 董事总经理卢劲、高级副总裁夏国雄;财新国际高级编辑、前路透社驻中国首席商业新闻记者Doug Young (阳歌);以及万博宣伟(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副总裁杨滨源、首席策略管、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负责人李蕾的主题演讲编辑整理而成,转载此文请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财新-营享家)。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财新-营享家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