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研报集纳|无锡物联网,进入收获季
2022.11.25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首无锡人民家喻户晓的市歌《太湖美》,道出了太湖绝美的自然风光,也道出了在太湖滋养下江南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

但是在2007年太湖水危机之后,靠湖吃湖的水产养殖业,大量排污的印染化工业,成为无锡必须割舍的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民需要上岸,一大批企业需要关停转移。然而在15年之后,无锡“壮士断腕”之后发展起来的物联网产业,也进入了收获期。

不仅太湖风光愈发宜人,无锡更是成为世界物联网之都,整个业态日渐成熟,商业化进程扎实落地,带动无锡焕发了勃勃生机。

“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众多的物联网企业在无锡这块试验田上发展壮大,已经走出无锡,走出中国,拥抱世界。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创新、双向赋能是物联网实现快速发展和代际跃迁的关键路径,而感知层的传感器,应用层的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则是无锡推进AIoT深入融合、广泛应用的核心赛道。


先行先试,养成三千亿产业

改革开放在最初二三十年中,以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苏南模式”,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企业,不仅贡献了无锡大部分的GDP,更成长了一批行业领军者。

但是2007年太湖水危机的爆发,让无锡产业发展面临生态瓶颈的制约,到了一个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不得不忍痛对沿湖周边的工业企业“痛下杀手”。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将抢抓物联网发展机遇的“钥匙”交到无锡手中,开启了无锡为全国物联网发展先行先试、试点探索的征程。

传感网创新园

十三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企业集聚等方面,实现了物联网概念从“非常”到“平常”、从抽象到具象、从实验室到现实应用的重大转变,一大批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正在这里成长,形成了包括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全市已集聚物联网企业超3000家,其中上市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以雪浪工业大数据、南山车联网、慧海湾先进感知为特色的差异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雪浪小镇

近三年物联网产业营收平均增速超20%,2021年产业规模3563亿元,增幅26.8%,无锡物联网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无锡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陈立明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连物联网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怎么用,而物联网的很多具体的应用需要跟行业结合。

对于无锡来说,在给予物联网企业政策扶持的同时,更关注帮企业找到给市场,借助“智慧城市”的建设,无锡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智慧餐厅等大量的市场份额交到了物联网上下游企业手中,为物联网技术在当地的产业化增加强劲的助推力。

无锡从2010年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利用财政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研发投入,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鼓励企业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申请发明专利,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也鼓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运营机构建立服务于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为产业搭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众多物联网企业在无锡本地找到了应用场景,一方面打通了技术路径,并且形成了核心产品、探索了商业模式。

物联网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作为国家示范区,众多的企业得以在无锡先行先试,使物联网的一些需求被激发出来,一些产品为大家所接受,从而让这些企业能够走向产业化。

既然允许先行先试,就需要有容错机制和宽容的胸怀,才能让企业的创新研发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已经是千亿规模的卓胜微,其创始人许志翰2002年就回国创业,2006年开始在无锡做手机电视(CMMB)芯片的研发,一度公司困难到发不出工资,家人劝他回家做服装生意。但是无锡市给了他十年磨一剑的环境。通过专注于智能手机射频芯片的研发,卓胜微成功打入了三星供应链,进而抓住5G时代的机遇成为国内智能手机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头部企业。

对于如何陪伴企业成长,2017年,时任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曾经说,“无锡既然承担了国家试验田的这样的重任,就应该有这样的情怀:企业在无锡走些弯路,有暂时的失败,都没有关系,我们愿意等企业将翅膀长硬,开疆拓土,继而展翅高飞。”

在无锡,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全市300多个细分行业,无锡在环保、交通、医疗等行业先行先试承担23个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无锡企业承接的物联网工程已遍及全球78个国家830多座城市。

目前,由无锡企业主导或深度参与制订了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代表着中国企业正逐步掌握更大的国际话语权。

筑巢引凤,成就一片沃土

2020年,斯润天朗科技有限公司考虑从北京搬到一个产业集聚更为集中的地方,副总经理刘志杰当时在上海、苏州、无锡考察,每个地方都考察了三个月以上。由于当时他们决定的发展路径是以自动驾驶为目标,以车路协同为代表,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已任,长三角的服务支持和产业氛围无疑都是很好的。

而上海和北京作为一线城市产业环境相差不大,苏州更偏向于自动驾驶,以单车智能为主,但无锡作为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v2x上的氛围是国内较好的,因此决定在无锡落户。

南山车联网小镇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无锡的半导体、物联网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齐全,不管是通信模组、芯片,传感网络,各种零部件企业集聚,所有需要配套车厂服务的供应商都可以找到。

作为服务于主机厂的前装的车联网通信终端生产商,早在2012年他们就与跟瑞典车联网公司WirelessCar合作,在中国推进落地车联网国标标准“NGTP“,通过适应满足中国本地化企业需求逐步迭代升级,通过5大标准化技术体系(接入、协议、数据、应用、服务)和大数据智能网联底座构建200+ For Car组件化服务,助力车企实现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和无锡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他们可以对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并对平台进行SaaS化交付,目前系统已经迭代三代,更加符合中国车企的需求,可以接入车型达到上百款,接入规模已达500+万辆。

实际上,无锡对于广大智能驾驶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无锡的魅力不仅在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更在于无锡是全国率先在全市范围内规模化部署车路协同设备的城市,而且不仅限于某个区,大多数路口、主干道路,都具备了车路协同能力,而其他地方都是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测试道路为主。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

无锡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今年开始,更是在新改扩建道路过程中,都已经考虑到车路协同设备的铺设。包括信息控制,雷达视觉融合一体机,边缘计算单元等。

目前在无锡城区的2700多个路口中,主城区的大多数路口已经实现了基础性的车路协同设施的覆盖,部分路口实施了“加厚”部署。根据今年9月出台的《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细则》,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四个指定区域行驶,有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无锡全域行驶,无锡是全国首个开放全域范围有驾驶人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的城市。

来到无锡之后,斯润天朗的业务得到快速的增长,这两年每年的收入都能够翻一番,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可以达到4-5亿元。他们已经规划三条全自动化产线,年产能360万台,在国内针对新能源车的通信模块的出货量上排名前列。

刘志杰介绍,目前无锡聚焦保税区、空港、大型企业周边等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以及公交微循环接驳等民生需求集中的点位,加快落地商业化的自动驾驶应用,并积极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进程,企业在无锡看到车路协同的曙光。

从无锡出发,无锡的物联网企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无锡累计承担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项目23个,无锡企业承接的物联网工程项目遍及78个国家和地区830多座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物联网规模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无锡样板”。

无锡不仅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还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并被授予物联网和平台软件方向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能吸引众多企业来到无锡落地,不仅在于应用场景,更在于配套能力。曾经担任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魏少军评价,无锡是全国少有的、具有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城市,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和支撑服务等领域。

无锡这座城市既有集成电路的设计,还有掩模、制造,以及后续的封装和测试,产业链条非常完整,人才综合素质会比较全面,可以说其他城市没有这么全的产业链条,而集成电路又是一个分工很具体、互相之间联系很密切的行业,对无锡的物联网产业也是巨大的帮助。

无锡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无锡,做硅片有中环领先、华虹、华润做晶圆、长电、安盛做封测,龙微做器件,江阴还有的化学品配套能力,做二手设备翻新的卓海,都已经快上市了。“很多半导体设备看起来不起眼,一件产品的10个供应商中,有5个来自无锡。绕来绕去都绕不开无锡。”

主动升级,产业头部企业崛起

初创于1957年的红豆集团,是一家标准的传统制造型企业。65年时间,红豆已从当初一个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涵盖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商业地产园区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2018年之后,服装加工行业的毛利已经很低,运营成本逐年攀升,许多企业的生产基地也向东南亚转移,国内的外贸加工行业恶性竞争非常激烈,国内的个性化需求逐步突出。红豆股份西服厂厂长潘家祥说,个性化需求对于生产上挑战很大,信息流、供应链打通很难。

因此他们希望把服装主业和传感技术、智能技术结合起来,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在服装产业上,打造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

红豆西服智能工厂是红豆集团与无锡联通打造的首个服装行业5G智能柔性工厂。通过智能吊挂系统、智能AGV配送、智能分拣系统、智能裁剪、5G AI智能决策系统等智能技术,成功实现了敏捷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完成智能改造升级后,工厂单耗成本下降了10%,生产效率提高了20%,在制品减少了30%。库存减少40%,交期减少50%。

潘厂长说,以前是能不买设备就用人顶上去,现在是能不用人的,就用设备顶上去。过去一天一两个版,现在一天上千个版,实现了衬衫产能年突破200万件,西服突破100万套。个性化定制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0%,就没必要加入到超低价的恶性竞争。

这一模式走通后,红豆的物联网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自负盈亏开展业务。该公司总经理孙建明说,他们现在已经达到100人左右的规模,不仅可以自负盈亏,收入可以达到一两个亿。

红豆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接入设备20万台(套),纳入生态企业600家,作为标杆型产业链协同生态体系解决方案,提升纺织行业综合协同与管控水平。

目前他们不仅帮助红豆集团的五家工厂都完成了智能化改造,还对外赋能,例如帮助南通的东丽纺织建立数据中台,帮助盐城的悦达纺织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到从纺纱织造到印染成衣,整个产业链的规划。

并且配合全省智改数转的三年行动计划,红豆工业互联还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前期诊断的服务。

不仅是红豆,来自无锡的海澜之家、威孚高科、宝通带业,都从自身的数字化升级,进而服务于所属行业,成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崛起了雪浪数智、瀚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扬晟科技E-Smart能源管理系统等专业化服务机构。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推广应用。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

根据无锡市的规划,希望在几年之年内,帮助7000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进行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根据达到的标准,给予固定资产投入的相应比例补贴。

厚积薄发,抢占国际制高点

1999年,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赵阳博士回国创业,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教授,毕业后,赵阳在一家知名的美国半导体行业跨国企业供职7年。

在考察国内整个微电子机械系统行业后,他发现江苏无锡具有这方面的人才优势,于是,他和4位同伴决定在无锡设立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是无锡完整的IC产业链、一流的人才环境和政府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吸引了我,尤其是无锡对企业的支持几乎是有求必应。”赵阳说。

美新成立后,一直致力于MEMS传感器的研发,其率先推出了CMOS单芯片加速度计,也,是率先在美国上市的纯MEMS传感器公司。

2006年美新公司进军手机、数码相机、MP3等消费类电子市场,2007年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8年美新年销售额达1亿元人民币。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饱和,赵阳博士将传统的业务出售给了上市公司华灿光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2017年从公司中分拆出来的新纳传感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车规级和工业级MEMS传感器解决方案开发,产品线包括高性能代码开源惯性测量单元IMU、车规级高精度实时动态INS组合定位系统和电流传感器。

新纳传感高级副总裁卢炜说,自动驾驶车辆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都需要精确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个车道,光靠GNSS信号是实现不了的,还需要IMU的加持,而且IMU要达到非常高的精度,因为需要对加速度进行两次积分得出车辆的位置,每秒需要测量100-200次,微小的误差累积起来也会变得很大。

目前他们的精度,已经从每小时10度的零偏不稳定性,到现在1.5度,下一代提高到0.5度以内。这种设备,在乘用车、商用车,无人车和物流小车,都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新纳已获得国内外头部乘用车企多个车型定点并实现量产 ,支持头部自动驾驶物流重卡项目商业化运营超过1000万公里 。在国外,他们为美国大型自动农机公司约翰迪尔供应用于自动驾驶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核心设备。

卢炜说,“在这一领域美国的亚德诺半导体(ADI)原来是行业领跑者。而我们响应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性能也能达到需求,交付记录非常好,故障率也非常低。”

在他看来,无锡整个半导体的基础非常完善,重要的供应商都在本地,今年,新纳在接到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提出的惯性测量单元提出新的需求后,从接到需求到做出样品,只用了一个半月,只是行业常规周期的一半。

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精准农业领域,惯性导航设备的精度要求比消费电子的要求高很多,而这正好是新纳传感的核心能力。2017年他们正式独立出来运营后,每年都以接近翻倍的速度增长,在汽车的前装量产上已经开始出货。新纳惯性导航定位产品每年出货量达到十几万件,累计超过100万件。

以应用为场景,打通产业链,在无锡,很多企业从这条路径成长起来。

成立于2010年4月的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来是做智能后视镜的企业,作为无锡车联网一期项目的参与方,当时大家自带干粮,自负盈亏,但是仅仅把交通信号灯数据输入后视镜,并不足以让企业找到盈利模式,后来他们开始做车联网平台,致力于成为集终端研发、平台架设及运维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和服务提供商。

随着他们参与无锡车联网建设的程度越来越深,加上工信部开始在全国推广,他们已经参与全国4个车联网先导区中的3个的建设,以及正在申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湖北(襄阳)。公司在手订单就7个多亿,成为车联网2.0时代的先行者。无锡的车联网企业,成功实现了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模式的升级。

无锡市工信局物联网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凡说:“物联网企业‘专精特新’的特征体现的很明显,市场碎片化,应用长尾化,即便是市场份额比较高,但不容易做的很大。无锡的很多企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是领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

例如物流领域的中科微至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实现了征集装备、核心部件、关键器件的中国智造,打破了国外厂商对于高端物流装备的长期垄断。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小型PLC市场份额排名前列。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覆盖“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综合性气象探测仪器装备及服务提供商。无锡北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倾角传感器,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其产品的高精度稳定性保证了测试效率提升了5倍。

无锡累计建成国家级平台载体178个,其中,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是全省首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无锡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是首个落户地级市的国家“芯火”平台。

无锡物联网近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项14项,年均授权发明专利2000多件,高性能MEMS传感器、异构感知融合、物联网终端安全防护等一大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前列水平。

感知中国中心

今年以来,围绕物联网及数字经济发展,无锡作出系统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提出无锡未来物联网发展思路。

下一步,无锡将依托自身优势禀赋,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时代命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新阶段建设赋予新内涵,重点以“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创新为主线,以智能传感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感两网)为主攻方向,加快将无锡物联网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6月27日,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在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调研时表示,当前进入数字时代,要为全市物联网发展注入新的内涵,扎实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做优做强AIoT产业,持续为物联网技术演进和产业升级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