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平安车生态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2022.01.19

汽车产业有望在2022年克服诸多不利条件,保持稳步增长,专业、综合的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将持续赋能汽车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面临国内外疫情演变、国际政经形势变局和全球供应链承压等困难下,中国逆势而上,宏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亿元,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汽车产业在其中贡献了重要力量,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对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升级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回顾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在面临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等不利因素下,实现强劲复苏。据工信部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扭转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不仅产销两旺,还实现了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产销量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0%,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3.4%;全年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多,超过历史累计出口总和。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保障产销稳定增长,实现“坚持创新驱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领跑者”的目标,仍存在诸多挑战。

产业新挑战

技术变革加速,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和生态重塑。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分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势不可挡。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智能手机玩家、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汽车产业链电动化格局加速形成。新兴供应商崛起,传统供应商转型,产业链价值分配面临重构。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新生态催生出了区别于传统的金融需求。

市场风格转换,汽车产业已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普及期已过,逐渐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高质量增长。盘活存量市场、有效实现恢复性增长成为新的当务之急。面临有效盘活存量改善性需求、把握年轻消费群体购车意愿、深耕二手车市场等涌现出的新挑战,与之相对应的新服务模式、新融资模式亟待建立。

生产风险升高,汽车产业还存在产业链零部件供应风险。2020年以来,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一直困扰全行业,2021年更有多家汽车企业因此减产或短期停产。保障汽车芯片供应,全面提升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能力,是维持汽车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解决汽车全供应链的生产困境,不仅有赖政策保障和科研攻关支持,也需要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支持和综合服务。

在汽车产业面临技术变革加速、市场风格转换、生产风险升高三重因素叠加的复杂局面下,提高汽车金融服务能力,成为解决上述诸多挑战的抓手。在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兼具金融专业能力和汽车专业能力的综合汽车金融服务提供商,将有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金融新助力

汽车金融是指持牌金融机构为汽车产业制造、交易、出行和服务提供的金融服务。随着汽车销售的发展和市场进步,近年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车金融与二手车金融渗透率稳步提升。通过助力解决几大挑战,汽车金融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面对技术变革加速的挑战,汽车金融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态势,以金融创新服务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金融助销和资金加速回笼等需求;面对市场风格转换的挑战,汽车金融积极支持新车消费及二手车交易,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服务持续挖掘潜在消费市场,提升金融渗透率,以金融促消费;面对生产风险升高的挑战,汽车金融积极坚守“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向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生产,做产融结合、以融助产。

与此同时,金融风险防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任何金融细分行业的恒久话题。以银保监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机构对汽车金融业务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防控监管体系,并从拨备监管要求、市场化融资渠道和资本补充方式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汽车金融服务提供商,尤其是其中的大型全国性持牌金融机构,将会获得更加规范且持续的发展。

随着市场发展日益规范,细分场景逐步明确,待拓空间渐趋明朗,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有望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未来。在此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客户精准解决汽车金融服务痛点的金融机构,必将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

解决新痛点

点之一在于汽车金融服务的综合支持能力不足。事实上,无论是对上游的供应商,还是对中下游的经销商和车用户,如何在满足核心融资需求的同时,获得更加综合、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支持,已成为车生态各方客户的共同诉求。

平安银行自2002年进入汽车金融领域,至今已深耕近20年,并于2019年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消费金融牌照的银行 ,对各方客户需求有深刻洞悉。依托平安集团全牌照的业务资源优势,平安银行推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为各类客户提供银行贷款、个人消费金融、对公服务等的全场景综合金融服务。从集团层面看,还涵盖车险、汽车租赁、投资等服务,真正做到了对客户的全方位综合服务支持。

平安汽车生态圈全景

对供应商:创新的产品设计有效解决了供应商的“痛点”。平安银行打破传统银行担保、固定资产抵押等业务模式,创造性地推出“订单融资”产品,为供应商企业提供覆盖从订单到收款全周期的汽车综合金融服务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客户包括长城、一汽大众、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十余家国内汽车大型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

 
对经销商:全面的产品和灵活的业务有效纾解了经销商的“堵点”。平安银行不仅提供三方库融、两方库融服务和小额融资等多种融资产品,还能根据具体经销商的不同,提供零保证金、零监管费,临时增额等多种模式的融资方案。目前平安银行已服务50多个汽车品牌、4300家经销商,经销商库容发放超过3500亿元。

对车用户:细致的数字化体验有效击中了车用户“爽点”。对于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只要通过平安银行的“掌上车贷”APP,在线提交基本贷款、征信授权等信息,简单几步操作即可知晓审批结果,接下来的面签、放款均可通过线上工具完成,全程最快仅需10分钟,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目前平安汽车消费金融年发放额超过2500亿元,处于市场前列。

平安银行一站式B+C金融服务

痛点之二在于汽车金融服务在增信方式上较为传统。融资模式仍然过于依赖抵质押信用或核心企业信用,融资的可得性仍有不足。汽车产业中的小企业,融资需求巨大,却往往难以提供有效的不动产或动产抵押,这些企业数字化程度低、底子薄,企业生产、经营的准确信息难以长期及时获得,产融双方数字金融能力的欠缺加剧了这些企业的融资困境。

平安银行坚持以数据增信为重点,升级传统增信方式。作为国内第一家涉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银行 ,平安银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突破传统抵质押模式,构建了一整套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数据征信金融服务体系,利用数据信用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客户授信、增信。

伴随物联网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数据的可得性进一步提升,2019年平安银行融合物联网、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星云物联网平台”,并于2020年发射金融领域第一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 。平台至今已接入终端设备1100万台,落地20多个新型业务场景,基于卫星数据增信,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融资3000亿元,用数字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痛点之三在于汽车金融对新业态的创新服务欠缺。新能源汽车等业态正日益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趋势,然而由于其与传统汽车融资、渠道、打法等有所差异,相应的汽车金融服务供给仍不够充分。作为早期涉及新能源汽车融资的金融机构,平安银行以创新为基因,提前布局了诸多新业态、新场景。

在新能源领域,国内动力电池及材料供应链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新能源车企及供应链企业新建产能需求旺盛,外延布局和业务分拆的活动更趋常态化,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对主体授信、资本运作的需求日益增强。平安银行从2016年就系统性开展新能源研究,已与市场上的新能源品牌实现合作和大规模覆盖,在新势力品牌消费金融中的市占率近30%。目前,平安持续敢为人先,正在围绕换电模式下的电池资产包进行深度研究,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此外,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金融需求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销售端,部分新能源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采取直销模式和代理模式,由于部分新能源车企刚成立不久征信不强,组织订单生产的供应商账款压力较大。平安银行针对直销模式下的新能源车企推出直销贷服务,基于C端订单向主机厂发放贷款,形成业内少有的新能源车B+C金融闭环服务,目前已在蔚来、理想等品牌实现成功落地。

展望未来,汽车产业有望在2022年克服诸多不利条件,保持稳步增长。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汽车金融服务提供商将以创新为先导、以数据化为基础,在完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持续提供专业、综合的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解决客户痛点,持续赋能汽车全产业链,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