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工商银行:乡村振兴中的头雁力量
2021.12.30

岁末伊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旨在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其中一大核心议题是要求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促进共同富裕。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进程中,金融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成为金融业新的战场,也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创新金融供给,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资源,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如何坚持发展和风险统筹平衡,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实现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效益同步提升?这些都是亟待解决或者正在解决中的“三农”金融服务的难点。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国家队,近年来,工商银行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在顶层设计、机制保障、战略传导、资源配置、组织推动等方面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集团合力,强化城乡联动发展战略传导,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商银行勇于担当,基于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和工行所长,立足自身城市金融、金融科技,以及综合服务的三大优势,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源投入,以更高站位和更高标准为实施服务乡村振兴做战略安排。

新农业:创新金融供给,让农业实现高质高效

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但现实是,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其集中体现在当前农村金融供求缺口依然很大,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农村经营者日益差异化的需求。尤其伴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据此,工商银行深切感受到:产业兴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要把推进产业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商银行从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天职,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出发,围绕农村产业发展趋势、格局变化和需求特征,创新特色化融资产品,提供更加精准适配的资金支持。

 

工行董事长陈四清曾撰文表示,工商银行立足自身在城市金融、产业金融领域优势,坚持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城乡联动发展之路,主动搭建渠道和桥梁,加强对乡村振兴产业的融资支持,积极推动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现代服务向乡村延伸。

为服务乡村振兴,工行针对各地发展不平衡、各具产业特色的情况,大力创新特色信贷产品、加强银政企合作,聚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创新模式。在西部宁夏,工行创新性地推出了针对滩羊养殖产业的线上融资产品——“滩羊贷”,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场景,并极大程度解决了农户们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在东南福建,工行为葡萄产业果农资金需求量身定制了“葡萄贷”,实现“手机上就可办理,分分钟到账”的便捷化融资服务;在大湾区,工行启动“工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产业联盟”行动,推送企业和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全面推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政策落地……

面对农业规模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性金融的趋势,工行聚焦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推动金融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链末端。如河南分行创新采取“龙头企业+粮食种植合作社+政府+农户”供应链模式,支持粮投集团收购夏粮20余万吨,带动5000多人就业致富;吉林分行与吉林省农担公司合作,针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放普惠贷款,覆盖全省9个地区,已支持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数百户。

 

据悉,截至2021年9月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近2.6万亿元,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近100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主承销市场首批乡村振兴债券,多措并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而在“十四五”期间,工行每年将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全力满足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需求。

新农村:科技赋能服务下沉,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薄弱,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在于机构不足而非机构过多。作为肩负社会担当的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效应”,倾力资源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依托城市金融和科技优势赋能乡村金融。目前,工商银行全行县域网点6100多家,线下渠道覆盖县域近1800个,县域覆盖率超85%;全行在乡镇地区布放自助设备近1万台。面向县域乡村客户,工商银行专门推出“乡村振兴福农卡”专属卡,为县域客户提供存款、理财、贷款服务以及专属权益,目前服务近4000万当地群众。

另一个现实是,农村和县域地区覆盖面广且金融供给相对薄弱,线下的金融基础设施供给无论如何丰富,但总量有限。如何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推进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强化科技赋能,是工行的破题钥匙,也是工行的金融科技优势所在。

 

据悉,工行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普惠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推出了“农e贷”、“e链快贷”等产品。同时,工行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推出个人手机银行美好家园版,将金融产品服务设计下沉至县域支行,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另外,工行还依托API开放平台,向广大农村、农民提供支付结算、资金监管、产品溯源、信息管理、公益便民、电子商城等服务,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行依托先进的金融生态云技术,在业内率先推出“农村三资管理云平台”,积极满足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及广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资金信息化管理需求。目前已与全国近500家区县级农业农村局达成签约合作,为构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积极贡献工行智慧。

“未来,我们在大数据这块的应用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第二,还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特色的服务。第三,工商银行会在远程音视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要解决掉乡村触达的问题,更多通过先进技术,通过线上的服务来服务乡村的客户。”工商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李纵曾公开表示。可以说,站在“科技强行”新起点的工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综合赋能的“护城河”,已经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的深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亦成为工行特色的“软实力”。

新农人:不止于融资服务,让农民实现富裕心安

乡村振兴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

工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举措中,不止于提供“融资”的定位。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并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推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15条举措。其中包括“金融知识下乡”、“助力人才建设”等综合措施,帮助打造新时代具备农业专业和金融知识的新农人,支持更多企业、人才留在乡村,实现本地创业、本地就业,积极助力共同富裕。

同时,工商银行还正式启动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一品牌——工银“兴农通”,致力于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农业、农民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新时代农民提供贴心、温暖、便捷的一致客户体验,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机制保障以及乡村新农人的思想凝聚力,工商银行积极参与完善乡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政务、智慧村务、智慧农务生态服务平台,推动提升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持续探索改善乡村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结语

当前,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如今共同富裕的进程里,最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优先问题。

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工行表示,秉承国有大行的历史和社会责任,工商银行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农民、农业、农村三大领域,持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为民初心使命,为亿万农民的美好生活、为广阔乡村的美丽明天持续贡献工行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所含数据和素材来源于工商银行官网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