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联想童夫尧:“新IT”助力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
2021.11.16

“疫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区域化、本土化,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在疫后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智能化转型前路”主题论坛上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要“走深向实”。

毫无疑问,过去十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6%,规模、增速位居全球前列。特别是在疫情的加速下,数字经济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整个社会正在加速向智能时代演进。

走深向实:联想集团“新IT”实践

在峰会主题发言中,李毅中表示,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前者是数字技术物化为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电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半导体制造等产业;后者是各个垂直行业利用信息产业工具去改造,产生了经济的新增量。对于前者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对于后者,工业和制造业是主战场,互联网企业要及时把注意力由消费服务领域转向工业制造业。

在同场主题发言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童夫尧对此认同。童夫尧认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尤其近几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疫情发生的时候,中国的制造在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分工这样的体系当中,依然是处于牢不可破的地位,而且是越来越强大,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童夫尧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智能化转型前路”主题论坛上发言 

“对于智能化产业革命来说,我们无疑已经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童夫尧进一步解释,从需求侧来看,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自动化转型进程,市场需求已经从点点滴滴的涓涓溪流开始汇聚成江洋大海;从供给侧来看,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智能科技的不断迭代与打磨,应用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广泛;从政策层面来看,十四五规划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也大力的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趋势,成为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方向之一。

疫情后如何推动数字经济走深向实并抓住新一轮的机会?童夫尧表示,联想给出的答案是“新IT”,即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的智能化转型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即,依托智能设备端产生或采集的海量数据与互联网、信息化所积累的数据相结合,同时借助于边-云-网相互的融合提供的强大算力以及人工智能的算法,对各行各业的现行的业务决策机制、业务流程加以不断的学习、训练、总结、提炼等,形成了能够落地的基于不同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同时围绕以“一切皆服务”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包括智能化的顾问、实施、运维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童夫尧介绍,联想集团已经凝练从绿色算力到全栈交付的四大核心能力,以新型智能基础架构筑建“新IT”底座,铺设智能化转型这条变革之路。

其一是能力突出的低碳绿色算力基础设施。联想自2012年就投入低碳化算力平台研发,至今已经有四万多台节点服务于全球各大数据中心。联想海神水冷系统采用芯片直接水冷方式,将PUE直降至1.1以内,节约42%的能耗和间接碳排放。联想的这一系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联想内部的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赋能其它制造业的数字化变革。

其二是“全球技术+中国特色”的业务经营模式。依托联想30多年来积累的全球前沿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成功经验,围绕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深度定制和快速响应,加上本地化供应商的优势,为本土客户提供创新的技术和行业“最佳实践”。

其三是基于“内生外化”的智能化转型思路。联想作为一家高科技制造企业,本身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已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将联想自身的实践转化为对外赋能的解决方案。包括联想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生产调度系统、全球云架构等方面的能力沉淀以及国际化经验分享等。

童夫尧举例,联想的IT部门每年处理的数据量达到80 PB,用了6000台全球布局的服务器,云化以后虚出来3万台虚机,每天处理1700个应用,每年支持5000亿的营业额。这样的体系跑下来之后,高科技的制造业完全可以通过新IT对于制造业的存量做优化。

其四是“一切皆服务”的生态能力和交付能力。联想TruScale打造完整的“新IT”解决方案与服务,把传统的硬件、软件、服务,包括设计、建设、运维等整合成可订阅、一站式全新的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在ICT架构各个层面的需求。

“制造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自己,可以迈向高科技企业。制造业和IT行业、高科技企业完全是可以相互融合的。”童夫尧说。

各方携手筑基智能化转型前路

“当前产业面临的‘转型’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条件下的转型,是一个改造、吸纳传统产业要素,并创造新产业的过程。”同场发言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对此做了凝练的总结。

接下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智能化变革和转型:如何应变后疫情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响应“双碳”目标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各方在探讨中凝聚共识,把目标和机遇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智能化转型前路”主题论坛上,来自政策界、学界以及产业一线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就此展开了深度探讨。与会人士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筑基智能化转型前路至关重要:

首先,数字经济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在于如何与传统的实体经济有效融合。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成为土地、劳动力及资本之外的另外一个关键生产要素。但在数据的驱动力和来源上,下一步将更聚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并将进一步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接下来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

其次,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赋能作用凸显。“以生产率这个标准来看,值得发展的是近几年兴起的‘数字化、绿色化’的实体经济,它们具有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点,直接介入了实体经济过程,通常为重资产、就业人数较多、供应链优化布局等,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带动了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以“双碳”目标背景下,作为“产热大户”的数据中心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以及“绿色算力”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据童夫尧介绍,联想自主研发的的联想温水水冷技术,一改传统低效率高耗能的空气散热法,采用50℃的温水水冷技术,可以提升高性能机房算力的5%,将PUE直降至1.1以内,可节约42%的能耗和间接碳排放。另外,联想还不断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数据的价值,对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归结于这些算法优化,使得联想每年可以节约2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

第三,利用好后发优势,产业生态携手并进。中国在产业转型方面虽然是后发的,但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和研发积累,中国在产业转型的试探方面并不落后。“我调研的时候很多企业有很多新的模式,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未来的‘型’是什么,但我们看到大量的人和企业在进行生机勃勃的创新和试探。”朱恒源认为,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尤其是其中平台型和产业链中重要企业的赋能和带动作用。

这方面,依托新IT“端-边-云-网-智”全要素齐备的优势,加上十年来联想集团植根中国的品牌、技术和方法论,以及产业合作伙伴沉淀,从梁家河的田间地头、到徐工集团的车间,到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再到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北京气象局站.......都看到联想人的身影:他们正通过自身的能力积淀赋能从政府、到产业以及大众的各个领域智能化变革。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