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农业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
2021.09.26

6月30日,包括“一行两会”在内的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形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为了进一步弥合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所涉及领域广、内涵多、目标高、难度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过渡期内,接续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如何在三产融合、乡村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如何在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普惠金融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正在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难点。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业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农业银行成立70年来,始终与国家三农事业血脉相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银行勇于担当,以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源投入,大力开展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更高站位和更高标准书写好金融服务三农新篇章。

新农业:以创新金融供给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我国县域农村发展差异大,金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性特点。解决农村金融难题、提振乡村发展,要从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根本问题入手。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是农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平衡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性与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之间的矛盾,对金融机构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对其风险把控、产品服务创新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的巨大考验。

面对挑战,农业银行建立并持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一制度安排,倾斜配置三农业务资源,加快三农政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服务三农队伍。“依托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一框架,在总分支行均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范围的县域支行有2102家,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表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提振乡村需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其中,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发挥其在整个农业现代产业体系中带动作用,是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一个“由点及面”的抓手。

农业产业化知名企业甘肃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常津果业”)与农行的合作就是一个成熟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案例。苹果产业是甘肃静宁县的特色和优势产业,静宁也被农业农村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当地政府和农户依托静宁县苹果产区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苹果特色产业链经济。农行通过支持常津果业,以“公司+农户”等模式支持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在农行的支持下,常津果业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成立了静宁云翠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了2.2万亩优质苹果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经营、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公司担保,农行还为静宁县南部10个乡镇优质苹果认证基地2000户果农,发放农户贷款2.1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户种植果园资金不足的问题。农行支持常津果业打造的企农融合利益共同体,仅在2019—2020年就实现新植红富士苹果2000亩,每年为流转土地农民兑付土地流转费60多万元,户均实现流转土地收益5000元以上,大大助推了当地果农脱贫致富。

农行支持的甘肃静宁常津果业公司加工车间

在农行服务新农业、以产业为抓手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还有“广东荔枝之乡”惠州惠阳镇隆镇、“宁红茶”发源地江西修水县漫江乡等一大批县域农村和特色乡村。着眼于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实际,农行精准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休闲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等领域,创新研发各类信贷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更深、更实、更精准。据统计,截至6月末,农行三农产品总数达245个,其中总行产品28个,区域特色产品217个。

2021年农行半年报显示,农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5491亿元,增速12.2%,线上农户贷款“惠农e贷”余额突破5000亿元,户数34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69万户。

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背后的金融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生态、乡村基础设施等新农村建设也被提上议程。

被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湖北省蕲春县蕲水灌区新建扩建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该项目通过新建扩建水源和骨干输配水工程,将满足灌区内38.7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以及蕲春县8个乡镇共计35.6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巨大的工程意味着巨量的资金缺口。蕲水灌区新建扩建项目总投资超14亿元,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早建成、早见效,农行湖北分行特事特办,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申报、审批到放贷全流程,向建设方及时提供4.3亿元项目周转贷款。据悉,这是金融机构支持该项目建设的全省首笔贷款,也是农行“乡村建设贷”助力蕲水灌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拓展灌区人民脱贫攻坚成果的一次有益实践。

作为植根三农的国有大行,农行始终把建设美丽新农村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支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满足乡村建设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据农行行长张青松在2021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农行在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增速10.1%。

新农村的建设不只是看得到的青山绿水,还有背后不可或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把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乡村地区,是农业银行的重要使命。即使在祖国的偏远边陲,农业银行也在积极优化县域网点布局,保持脱贫地区、高海拔地区、边境地区网点数量稳中有增。目前,农业银行县域网点达1.26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县域;县域农村自助银行达4613个;在农村地区设立“惠农通”服务点26万多个,努力满足农村居民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这背后是农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

农行还推出了掌银乡村版,掌银县域农村客户达1.71亿人,利用现代金融科技解决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大便利了乡村居民生产生活。

新农人:为更多的年轻人建设家乡提供金融助力

乡村振兴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是人,其最终服务的目标也是人。

此前,农村是年轻人逃离的地方,农村空心化问题不断加剧。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理想、思维开阔、具备现代商业意识的新时代“新农人”正回到家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新鲜活力。

江西铅山县紫溪乡柏畈村的90后李瑶是“新农人”的代表。李瑶的家乡铅山县产的红芽芋获得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市场需求旺盛。年轻的“新农人”希望可以通过电商渠道,将红芽芋产业做大做强,并满怀激情的承包了30余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初次创业的李瑶缺乏经验,很快遇到了难题。“当时从家里凑出50万资金,前期全投进去了,后面还需要投入20万左右,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李瑶一度想要放弃。关键时候,李瑶听从村支书的建议找到当地农行寻求贷款帮助。听完李瑶的创业思路后,当地农行客户经理当即随李瑶赶回村里查看实地种植情况。

“我到现在还跟做梦似的”,李瑶说,“(农行的人)他们来,把我的资料录进PAD里,然后跟我家旁边的邻居和村支书了解了情况,第三天我的20多万贷款就下来了,第一次觉得贷款原来这么简单,真的太感谢农行的雪中送炭了。”现在,李瑶家的红芽芋种植销售逐步稳定,正筹划进行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

农行客户经理帮助李瑶栽培红芽芋

在全国,像铅山县李瑶这样借助农行金融服务完成自身梦想的“新农人”还有更多。据统计,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形成了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4支创业队伍;1900多万返乡留乡人员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乡村正成为“新农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结语

评价一家企业,不应只看它的经营业绩和利润,还要看它为国家和社会做的贡献。对于国有大行来说,要一边扛起企业发展,一边承担起社会和历史责任,不负国家、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截至2021年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5.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069亿元,增速11.47%,高于全行贷款增速2.73个百分点,县域贷款不良率仅为1.51%,走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商业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一年四季有轮回,为农服务无止境。70年来,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农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目标不偏、力度不减、发展可持续。在70年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未来,农业银行将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行力量。因农而生,姓农为农。这是使命,亦是担当。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