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医+药+险”行业即将迎来拐点,赛道群雄逐鹿
2021.08.13

根据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15.3%,人均医疗费用同比增长12.4%。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人口逐渐进入老年期,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意味着对健康的需求也将增强。数据显示,我国患者个人自费支付比例仍然在45%至55%,10%的患者因支付能力不足而放弃治疗。那么,谁来承担日益加重的医疗健康负担?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健康支出到2025年将超过10万亿的规模,未来随着整个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支付的多层次发展将成为趋势。

去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平台数量激增,从事保险业务的不在少数,但产生的模式也有所不同。前健康险领域的创新有两大方向,首先是渠道创新方向,做健康险产品的营销和销售,这是玩家非常密集的赛道,已上市的水滴、慧择保险等聚焦在此方向,这一方向离钱更近;其次是产品创新方向,针对医疗支付中的一些空缺,设计创新的保险产品形态,镁信健康、思派健康等则是聚焦在此方向上。

通过对比分析包括目前赛道内比较热门的几家企业,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业务模式和行业价值分析中一窥当前行业的现状。比如圆心,定位是数字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比如思派,主要方向是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转型,为大众提供优质与可及的医疗服务;比如水滴,以公益众筹起家,然后转到保险;又比如镁信,则是以智能科技为驱动,以医疗和保险双平台为核心,但在局外人看来彷佛都是在做同一件事的他们,究竟区别在哪里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众所周知,圆心是以院边药房链接连接医患,2014年前后,正值“互联网+一切”的风口来临,圆心也就成立在这一时期。从圆心对外公开的资料不难发现,圆心的初衷就是讲医患链接,“要把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医生的供给对应患者的需求变得更加有效率,我觉得这是医疗服务的本质。”圆心创始人何涛说道。

此后,医改政策逐渐渗透,圆心也顺着医改的大趋势,锁定处方药院外市场——处方药服务成为了圆心连接医患的重要关键环节。这种逻辑和基因,让圆心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医患,链接方式就是院边药房等。在此后的发展中,圆心通过“圆心惠保”TPA服务,连接医生端、患者端、药品端、保险端,打造“医-患-药-险”服务闭环。目前,圆心尚未公布自己的盈利情况,但从业务模式看,医药的销售可能是圆心的重点。

而另一边的思派,作为肿瘤起家的卖药人,相比于圆心用药链接医患的定位,思派的出身则更传统。思派健康是一家从肿瘤起家的项目。用官网的话说就是“临床试验管理组织和特药管理网络”。从思派健康公开招股书显示,思派健康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医生研究解决方案(PRS)、药品福利管理(PBM)以及供应商与支付解决方案(PPS)。其中,PBM业务是指特药药房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增值药师服务。

但按收入构成来看,自2019年开始,PBM业务的收入占比则远超PRS业务,主要源于销售处方药与医药产品所得。在思派的总营收中来自PBM的收入正在逐年上升,由2018年54408千元增至2021年三月的705048千元,其占比从40.9%增加到了92.1%,占比逐渐增大,至2020年超过了90%,为思派的主要收入。也就是说,目前,思派的盈利核心还是卖药。但是卖药尚未为思派赚钱,从2018年至今年第一季度,思派健康税前亏损达34.09亿元。

在这几家中,水滴是唯一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作为业内的明星项目,水滴的成长速度是出人意料的。2016年水滴筹上线,是业内较大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之一。通过公益众筹的角度入局,曾经让水滴备受质疑。较大的问题就是“水滴靠什么赚钱?”从业务线的上线时间看,水滴早就已经想好了,要通过保险将商业模式跑通,这是具有前瞻性的。

保险保障板块包括水滴互助于2016年5月上线,而水滴筹是2016年7月上线的。此外,2017年,水滴保险商城上线,2020年上线了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药付。从时间线看,水滴的本质就是互联网保险企业。目前,水滴公司拥有两大业务板块:保险保障和医疗保障。其中能够盈利的就是前者。水滴公司的保险佣金在过去三年分别为1.22亿、13.08亿和26.95亿,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达51.3%、86.6%、89.1%。2020年保险佣金的收入占据总收入近9成。

有保险基因,却没互联网医疗属性的水滴,上市后没有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2021年5月7日,水滴赴美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上市后的60个交易日,水滴市值缩水65%。“水滴筹+互助平台+保险”构成了水滴公司的商业闭环,客户的触达和转化都很流畅。水滴筹沉淀用户,互助平台按月缴费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水滴保商城的保险产品才是真正用来赚钱的一环。

少点概念多点价值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镁信健康,不同于之前三家,以创新医疗支付为发力点,优化和提升产业价值链,与生态中各利益攸关方建立多赢合作方式。

首先镁信健康旗下药康付,更多表现在患者综合医疗健康服务上,针对全球新药品、新疗法、新器械,惠及超过数百万的肿瘤、慢性病和罕见病患者,提升患者及其家人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降低患者医疗支付压力。

因为懂患者才能服务好患者,依据不同生命历程阶段不同的健康保障需求,从健康人群到已病人群,镁信健康提供以商业健康险及普惠险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同时,镁信健康还为保险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健康险智能解决方案平台。协助保险机构健康险产品创新,精准风控管理,提升全流程服务体验,让买了保险的百姓更有获得感。

通过聚焦以上三大业务,镁信以支付链接了医药和患者,并实现了合作伙伴的共赢,且成效非常显著。镁信的出发是从特大病如肿瘤开始的,随着业务的逐渐成熟,开始向罕见病、慢性病扩展,形成多病种全人群覆盖。而且随着镁信健康参与提供的药品服务的城市普惠型保险项目在全国的铺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高达739万人参保,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新纪录的上海“沪惠保”,镁信健康就深度参与其中,不仅联合保险公司提供了产品设计和技术支持,更和上药控股一起提供了药品服务。

“刚刚创业的时候,其实不存在所谓的赛道。一开始很多投资人可能不太理解镁信健康的创新支付模式,但比较欣慰的是,我们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情。我们始终在探索在中国医保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复杂问题的情形下,能不能在里面扮演一定的角色,帮助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镁信健康CEO张小栋表示。

目前来看,整个健康医疗产业玩家众多,镁信、圆心、思派都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市场足够大,唯一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在赛道中与自己赛跑,更快更强更稳健。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