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什么中信银行能够“价值共生”?
2021.06.21

很少有一个行业,像外贸行业一样,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小微企业参与,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根基。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3月末,中国进出口企业数量达641万余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000万,其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同时,也很少有一个行业,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休戚与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商业停摆、供应链中断,引发物流运输和物资交付难度增大,叠加汇率波动、买方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造成外贸小微企业陷入资金承压、现金流受困、贸易受损等诸多困境。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难题。外贸行业“轻资产、高杠杆、低盈利、短周期、缺担保”的行业特性,无法满足银行传统融资产品的准入条件,导致外贸小微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贵上加贵。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力量,具有庞大的客群、渠道和网络,具有良好的品牌和风控体系,在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中信银行紧抓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新机遇,挖掘小微企业新“蓝海”,深化创新“三进阶”,打造银行普惠金融服务新样本,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近期,中信银行与某食品商会合作的“关税e贷”产品,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剑指新机遇

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曾详细考察金融对工业革命的刺激作用,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在英国发生,主要归因于金融革命。在中国金融行业大发展背景下,银行作为金融业核心机构之一,更应该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外贸行业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业,长期以来是银行资源配置较少的领域之一。其中缘由,也不难理解。以某食品商会为例,商会旗下的会员企业多以经营进口食品的总代贸易商、服务商为主,这些贸易型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财务数据不规范、轻资产,缺少有效担保措施的特点,贸易周期长,现金流周转压力大。尤其在疫情冲击下,企业资金压力显著增加。

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为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常用的手段就是现场考察,即传统的IPC模式,相对于信贷工厂和数据风控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银行客户经理现场调查走访、信息交叉验证及财务、税务报表等还原,来评估客户还款能力。但现实情况却是,该食品商会很多小微企业财务数据不规范、缺乏第三方数据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交叉验证。IPC模式中较为常用的数据,即所谓“三品三表”(三品指的是产品、押品、人品,三表指的是电表、水表、纳税申报表)的真实性难以确保,成本高、效率低,且风险判别容易受主观影响,综合上述因素,让银行很难有持续的信心给予企业足够的信贷支持。

随着数字经济对社会各产业深度渗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场景展示出“资产的价值”。这些对银行来说,是新的巨大机遇。

作为天生“经营数字”的行业,商业银行沉淀了海量客户信息和经营数据,如果能同时连接和拓展巨量的外部公共数据资源,尤其是与政府公共事业部门相关的税务、海关进出口货品等真实数据,将极大弥补银行对企业的信息差,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风控策略。

中信银行是业内少有的对企业痛点有更为深刻理解的银行机构。长期以来,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的“金融+实业”协同资源,组建了“中信联合舰队”深化“大协同”商业模式,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聚焦外贸行业,着力挖掘外贸小微企业众的平常不可见的“数据资产”以帮助更好的信贷决策,全方位解决企业在融资和金融服务上的痛点、难点,从与该食品商会的金融信贷合作中,可见一斑。

创新“三进阶”

如果说把握数字化新机遇,积极转变数字化思维理念,拓展对公客户的数据资产只是中信对公服务企业伙伴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在对公领域持续创新,为企业伙伴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将“成就伙伴”从理念落实到全流程的行动中,考虑着中信银行的创新和服务能力。

中信银行对公金融选择的切入口是“企业数据资产的发现与管理”,并从中精准定位中信银行的价值,让中信银行的企业伙伴,哪怕是小微企业也“敢于贷、易于贷、悦于贷”,进而完成对公业务创新的“三进阶”。

进阶一:敢于贷——深度发掘和盘活企业“数据资产”

银行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信贷机构的基本职能就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并通过管理风险获取相应的收益。不得不说,基于中信银行对公业务多年来的协同优势和行业深耕,中信银行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痛点、难点以及企业优质的“隐藏资产”的洞察更为敏锐。

该食品商会中的大多数会员企业,虽然在企业规模、抵质押品以及财务报表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它们大都有一套真实可信的进口货品海关税费数据,这些数据可直观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现金流以及未来偿还能力等。

以此为背景,中信银行聚焦外贸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和需求,发布了“关税e贷”产品——这是中信银行打通海关缴税数据和工商、司法、征信等基础数据做数据风控,为普惠型外贸小微企业提供基于支付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场景的全线上、自助申请、自动审批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服务。

这些沉淀于外贸企业日常运营的“沉睡数据”在中信银行“唤醒”下,展示出了应有的光辉——让数据变成小微企业的“资产”,践行真普惠、服务真小微。

进阶二:易于贷——做“平台”,创造自助、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拥有和拓展数据很重要,但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数据充分“用起来”“管起来”,形成商业上的可持续经营。

不同于IPC模式下更多依靠银行人工审核和主观经验,中信银行“关税e贷”全流程审核中,均没有银行人力介入——客户自主进入中信银行官网关联海关税收网站提出申请,银行开展全线上自动审批,3分钟即可完成贷款提款和关税缴纳。

该产品采用平台化理念,聚焦外贸企业支付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场景,提供全流程自动申请、自动审批、自主支付的融资服务,用机控代替人控,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业务效率,也减少了其中的道德风险和主观偏差。

“我像申请到了一张’大额通关信用卡’!我在开户前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获得授信,并且在拿到贷款后,1年都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过关缴税也十分快捷,整个融资缴税的流程下来只要2分钟!真的挺省心方便!”对比之前海关缴税的经历,获得“关税e贷”贷款的食品商会企业代表禁不住内心的喜悦。

对这些外贸小微企业来说,有了这张“大额通关信用卡”,企业基于自身关税缴纳数据、报关等数据,就可以免抵押免担保申请贷款,随借随还,额度高达200万元。“大额通关信用卡”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资金占用(现金流,对很多外贸企业来说是生命线),实现快速通关,也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外贸企业流通过程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中信银行看来,客户每月滚动提款,随借随还,粘度高,真正实现“大额通关信用卡”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对比其他普惠金融产品,该产品全线上、自助申请、自动审批的操作模式,极大节省了中信银行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上高粘度的客户需求和场景融入,性价比高,具备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关税e贷”真正做到在成就伙伴的过程中,实现银行自身价值,两者达成协同、互相成就。

进阶三:悦于贷——“成就伙伴”的价值观成为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

最后,也是更为关键的一步:从机制和理念上达成乐于面向外贸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企业文化,为中信银行有温度的普惠金融助力。

中信银行以“关税e贷”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产品,一经面世,便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据悉,自2020年四季度该产品试点开始至2021年初,经办支行已营销储备该食品商会会员20多户,预授信13户,审批通过10户,已提款4户,累计投放89笔、976万元。

一款普惠金融产品,短时间内能够让一家支行达成如此丰富的成果,其背后离不开机制和理念的“鼓励”:前者依托进口海关等特定场景和政府数据,盘活了外贸小微企业的“数据资产”,开发了普惠金融新蓝海,让人“有利可循又放心大胆的做”;后者与中信银行“成就伙伴”的价值观紧密关联:金融与实业并举协同,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让小微企业轻松贷,是中信银行普惠金融品牌“中信易贷”的品牌主张,也是中信银行底层的文化和价值观。正是因为中信银行将“成就伙伴”的初心和价值观作为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正是因为有着机制和理念的双重保障,让中信银行与小微企业在互相成就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发挥特色优势,打造行业高地

复盘以中信银行“关税e贷”服务外贸小微企业的创新“三进阶”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大中型商业银行也能很好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当前,中国普惠金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突出,其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增加大中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非存款类金融组织等多层次、正规的金融供给。中信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律的基础上,大中型银行只要做好创新路径,用好线下线上各类信用信息新技术,挖掘数据资产,也能很好对接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中信银行依托企业场景化大数据,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线上化普惠金融产品,将中信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活动之中。

事实上,从一些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以银行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几乎覆盖了外贸小微企业等所有融资群体。中信银行的实践亦证明,这条路也同样适合中国本土情况。

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广大金融机构积聚智慧、开拓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是中信银行作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在普惠金融高质量增长大道上,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像中信银行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机构。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