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财新智库 | 全球化不散场,数字赋能再启程
2020.10.28

疫情暴发打乱了本该渐入佳境的全球化节奏,成为逆全球化、孤立主义思潮的加速器。但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是由比较优势等客观发展规律决定,不会因为地缘政治博弈亦或个别政客意见而发生改变。因此,全球化进程可能会中断,但绝不会被颠覆。

全球化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认为,“目前全球化遭遇逆流,问题出在分配和治理机制。科技进步驱动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与再平衡,将是下一阶段的全球化的着力点。全球化本身不是零和游戏,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解决。”

后疫情时代,企业将通过数字赋能,三链驱动加速“再全球化”进程。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破局”,出口产品结构需再升级

新冠疫情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同时也蕴藏了“再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机遇。疫情不会终止全球化,相反它凸显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未来全球价值链亟待重塑,发达国家去产业空心化现象,倒逼中国企业转变出口结构和形态,科技创新是“破局”关键,数字赋能将带领企业走出疫情“阴霾”。

疫情暴发全球价值链格局改变,科技创新提高全球化企业韧性。疫情暴发以来,原有全球价值链被迫出现大幅调整。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使得一些低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产能过剩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而那些在全球价值链中高环节的企业,也由于国际环境紧张,原有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碎片化。全球化进程似乎已止步不前,未来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邻为壑;还是旧链被打破、重塑新格局?答案必然是后者。

当前局势下,全球价值链结构风险增大、发达国家去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暴露无遗,一旦外需断裂,中国多余产能就无法输出。

对于未来全球价值链格局,科技创新是企业破局关键:

一方面,中国企业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摆脱传统低效率高成本的作业方式,向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即我国企业出口结构在经历了“三来一补”、EMS专业代工、ODM贴牌整机制造三个阶段转变后,要向OBM品牌产品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模式再次转变。

另一方面,改变产品出口形态,企业要从传统单一产品型出口的固有思维中跳脱出来,未来应以平台型多元化产品系列为主要出口结构,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以往只出口单一产品向出口多种产品组合,继而向平台型多形态价值输出产品转型,即从为消费者提供某一单一产品,到向消费者实现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方式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企业韧性,以增强动态调整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

技术端迭代动力增强,产业应用端场景待升级。正如前文所述,如果说客观发展规律是全球化的主要方程式,那么技术创新就是推动全球化的第一催化剂。然而,有技术没应用,也无法拉动经济。未来丰富的应用场景端将成为企业主要盈利点。

前段时间领英新推出了一期节目《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聚焦全球化话题,其中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Alain Crozier)指出疫情催化了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趋势,通过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企业技能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技术创新会为企业带来新机遇,加速企业后疫情时代的“再全球化”进程。但只有技术没有场景,相当于一个拥有算力且有算据的计算中心,而算出来的东西只是空置在那里。毫无疑问,这样的技术是失败的。当云办公、云教育、云消费成为未来常态,那么针对产业场景、产品端进行应用创新和丰富,增加客户粘性,培养客户忠诚度是每一家企业在全球化战略上的必经之路。

消费新常态影响企业供给端,全球化亟待实施三链战略2.0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需求发生显著变化,线上消费习惯出现跨越式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也明显升高。需求端新变化影响供给端进行战略调整,企业急需建立更加灵活稳固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发达国家虽尝试去产业空心化,东道国市场前景仍然向好,但企业内部价值链战略需要更加灵活化。以中国为例,4月以来,一些政府呼吁企业将制造业务从中国回迁至国内,该论调虽甚嚣尘上但不具现实操作性。一方面制造业回迁将加剧企业生产成本,使其更难承受疫情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生产要素以及巨大的市场容量优势,迁移备选国难以比拟。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市场前景依然向好,但此次疫情充分暴露了全球价值链-区域价值链-企业价值链的问题——现在全球生产决策日益碎片化、分散化,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体生产风险立刻上升。

针对此情况,未来应建立起灵活可持续的价值链。使生产更加智能化、布局更加需求化、要素更加灵活化;即做到能够在各种地点开展生产,随时将生产资料移动到需要的地方,以需求市场为核心,建立稳定的企业价值链。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畅

消费新常态下,本土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优势陡增。近几个月来,新闻媒体频频报道在一些进口冷链食品上发现新冠病毒,消费者对食品或者说对进口产品安全性的敏感度明显提高。几家欢喜几家忧,一些主营进口产品的企业营业额断崖式下跌,但一些拥有本土全产业链的企业却不降反增。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表示在疫情期间,其公司业绩并未受到影响,原因就在于新六和实施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战略。

值得讨论的是,未来是否说只有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才能成为全球化的赢家?产业链的定位首先应明确企业最优生产边界和区域,其次战略协同重于纵向整合。像新希望这样的农牧产品公司,上游产品单一弹性低,且必须靠近市场和客户,延长本土产业链可以使其获得下游更多利润。而对于其他一些产业,上游进入门槛高、风险大,且国内不具有合适的领袖合作伙伴时,就需要考虑企业生产边界和区域合作问题。

因此,未来企业应根据行业性质、规模程度来选择有差别的产业链措施,但逻辑上应鼓励核心企业联合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协同的纵向同盟产业链,这样才能形成不断纵向延长的安全产业链。

互联网思维赋能传统行业,供应链需要更加数字化。如果利用商业模型框架来分析全球化,那么价值链和产业链就分别讲述了价值主张和价值传递的故事,而供应链对应的就是价值创造。获得优质供应链将大幅降低全球化企业面临的成本问题,是整个商业模式为了实现价值获取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因此,一方面,以5G、大数据、区块链、AI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未来应增强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兴数字技术颠覆原有传统生产方式,削减生产系统中的管理和交易成本,建立更加高效、智能、便捷的供应链。

另一方面,加强供应链与价值链、产业链的网络效应。即通过数字化供应链联动价值链和产业链,使其管理更轻资产化,高效化,最终形成具有敏捷感知、动态配合、韧性调整的智能网络。更进一步的设想是利用数字孪生的逻辑构建三链感知预测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会通过数据算力提前预警,并给出相应方案,使得未来的生产决策算无遗策,总能达到最优博弈。

中国企业在疫情中成长,或引领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恢复?

受疫情黑天鹅的冲击,今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引发了各界关注。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有舆论煽动“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美国的衰落,而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对此,《财富》(中文版)执行主编章劢闻认为体量不等于质量,无论从收入总和占比还是从盈利能力来说,中国上榜企业与美国都还有所差距。那么未来全球化的引擎会在哪里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最新发布的报告《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里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增长率达到1.9%,2021年达到8.2%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度(8.8%),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都达到了8.0%。答案至此似乎明晰了。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全球化进程遭遇阻断,区域合作协定就会涌现,比如FTA、CEP、P3、TPP等。事实上,多边合作还是双边合作的问题就是全球一体化还是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两者本质上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体两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逐步增大,作为推动全球化扩容升级的主要引领者,中国将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中国有望通过三个方面推动全球化:

一、对内,加大数字新基建力度,早日全面实现“数字化生产”模式,改变传统价值链所在位置,重塑全球价值链体系;对外,通过新基建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企业“三链”网络韧性。

二、通过内外双循环加快国内供需两侧升级,加大开放力度,建立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全方位打造国际合作区,实现内外融通。

三、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逐步推动全球化,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体系。

事实证明,矛盾并不会阻止历史车轮的进步,相反,会在调整之后加速前进。正如全球化的进程一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后疫情时代,等待重启的不仅仅是全球化经济,而是企业对全球化发展的预期,更是全人类面对未来共同发展的信心。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