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脱贫梦”

通讯员 唐浩

“有了蔬菜深加工产业,村民大面积种植蔬菜不愁销路,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养殖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村里今年摘掉贫困帽不成问题。”6月28日,新疆莎车县乌达力克乡巴格买里村第一书记胡晓军说。

tuopinmeng20200921145035

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这是驻村工作队为巴格买里村开出的扶贫“药方”中最有分量的一剂。

自2018年初来到巴格买里村后,胡晓军瞄准该村优势项目——巴旦木种植开始发力。经过评估,该村巴旦木种植规模大,是最有希望增收的特色产品。但也存在树龄老化严重、挂果率低等不利因素。为提高巴旦木产量和质量,胡晓军邀请专家讲课,统一组织村民加强农业种植知识学习。

经过冬季的修枝、施肥、打药,开春之后的追肥、灌溉、授粉,眼看巴旦木长势喜人。但胡晓军心中还是充满了忧虑:去年冬季降雪少,今年至今又几乎无降雨,今年的灌溉用水是个大问题。

tuopinmeng20200921145034

为解决用水问题,胡晓军多次敲开当地水管部门办公室的房门,积极沟通协商用水事宜。如今,春季的灌溉用水保证了,胡晓军又在积极协调夏季的灌溉用水问题。

在叶城县柯克亚乡果萨斯村,畜牧养殖合作社的成立,让村民们喜不自禁。

2017年7月,该村324户村民整体从山地搬迁至叶城县城区。以前村民靠牲畜养殖持家,迁移后怎么办?

2018年2月,热合曼·阿吉赴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开始犯难。经过深思熟虑,热合曼·阿吉决定继续发展畜牧养殖这一优势产业。

经过一番准备,村里于当年8月成立了村民畜牧养殖合作社。7000只羊和350头牦牛,全部纳入合作社的管理范畴。如今,原有的7000只羊经过繁殖,数量已增长至13500只,几乎翻了一番。

至今,合作社经过短短半年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8年,该村人均收入6843元,是一年前的1.4倍。同时,合作社雇佣村民88人,其中的65人为贫困户家庭成员。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贫困户家庭‘一户一就业’的目标。”热合曼·阿吉说。

2020年,驻村工作队又帮助村里兴建了豇豆等蔬菜深加工项目,带动周边2000户村民发展蔬菜种植,户均增收2600元,吸纳30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和胡晓军身份一样,但刘建江和他又不一样,一样的是都是塔里木油田派驻8个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但是刘建江去年年底就实现了“脱贫梦”。

刘建江所在的莎车县乌达力克乡英买里村,今年被乡镇府视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模范村,并在该村召开现场交流会。

刘建江说:“这个村子人多地少,要想村民富起来,只能在土地的提质增效方面做文章。”

为提高果树的挂果率,刘建江打起了蜜蜂的主意。由于当地果树主要靠虫媒授粉挂果,每逢春季,当地人就在果树上喷洒糖水吸引蜜蜂。经过研究,刘建江将糖水中糖的比例增加20%,引来了更多蜜蜂,增加了授粉的概率。

以前,英买里村的村民嫌麻烦不种蔬菜,家家户户种植小麦、玉米,收入微薄。刘建江到来后,鼓励村民种植土豆、胡罗卜等价值较高的蔬菜和万寿菊。经过考察后,他利用30个温室小拱棚搞起了土豆和万寿菊幼苗培育。这种室内育苗相较大田种植有很大优势,不但能避免买苗的高成本,还能实现提前种植、提前成熟、提前上市,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刘建江说,驻村工作队为这个村定制的“特”字号项目和长效扶贫机制,建起30个温室小拱棚,搞起了土豆和万寿菊幼苗培育,村有51户贫困户,去年年底全部脱贫。如今,村民发展有方向,致富有信心。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