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沟村的扶贫记忆

许新/口述 吴明嫒 涂熹薇/整理 林刚/摄影

怀揣着理想信念出发

2015年11月底,我主动请缨赴九龙县乌拉溪乡石头沟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为期两年的精准脱贫工作。

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我一直在重庆气矿开江作业区工作,十年没有离开过。2015年10月的一天,一个电话,打破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上级组织鼓励党员干部到贫困山区带领村民精准脱贫,放下电话,我心潮起伏。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从单身宿舍搬入新租公寓刚好满一周。饭桌上,我装作漫不经心地对妻子说:“四川还有很多地方的老乡处于贫困线下,日子难过。今天接到上级电话,鼓励党员干部去帮助他们脱贫攻坚。”说完,我不敢看她一眼,闷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妻子默不作声,一顿饭吃得悄无声息。饭后,妻子开始拾掇碗筷,我起身逗弄躺在婴儿车中的女儿妞妞,凝视着她粉嫩的小脸蛋出神。是啊,妞妞才半岁,妻子也是作业区的技术干部,家里家外都需要人手啊!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面是理想信念的召唤,我不禁心下踌躇。妻子仿佛洞悉了我的心思,她说:“去吧,家里面有我。”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乌拉溪乡石头沟村,我试图在百度上了解这个村子。我对地方工作一无所知,只知道石头沟村条件非常艰苦,去石头沟村干什么?怎么干?还是一头雾水。

fupinjiyi 1

2015年11月初,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部派我参加四川省第二期省直单位驻村干部培训班。这一次,我彻底搞懂了,原来从2012年1月起,西南油气田公司就开始对口帮扶九龙县;如今再次响应四川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精准扶贫石头沟村。我将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到石头沟村去,带领贫困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出发前,油气田公司分管定点扶贫工作的办公室领导找我谈话,再三嘱咐,无论此去多远,时间有多久,一定要带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精神,在扶贫第一线充分展示我们石油人真帮实干的风采,让宝石花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九龙县的上空。

石头沟村山高路险,行车途中意外状况时有发生。正值隆冬,一次走访,我从一位贫困的彝族老奶奶家中出来,司机驾车返程,狭窄的土公路沿陡峭的山体蜿蜒盘旋,汽车小心翼翼地朝山下开。经过一个急转弯,汽车突然在湿滑狭窄的路面上失控,眼看就要冲下悬崖。说时迟那时快,司机立即抢挡减速,一把拉回方向盘,汽车从悬崖边驶过。定睛一看,下面是几百米深渊,我和司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fupinjiyi 2

 开弓没有回头箭,扶贫之路没有休止符。

90天中,我两套冲锋衣换着穿,跑遍了村里的边角旮旯,对35户贫困家庭了如指掌。

90天中,我递交了一张规划蓝图,蓝图上统领了全村的整体脱贫工作,步骤图和时间表一目了然。

90天中,交通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教育结对帮扶、产业富民,四大项目了然于心。

信仰之光,照亮前路

尽管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石头沟村的贫困和落后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该村地处攀西平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处,海拔2500米至4200米,高耸在悬崖之巅,因大雨后石头下边流水成沟而得名。石头沟村是九龙县19个贫困村之一,居民以藏、汉、彝等民族为主,全村共184户670人。村里没有一处硬化路,与外界唯一连通的土路,雨季泥泞不堪,只能人走不能车行;如果遇到塌方基本与外界阻断,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全村没有一个厕所、没有一间厨房,农网尚未改造完成,三天两头停电,一旦停电网络和电话就会“停摆”,小小的村子马上与世隔绝成为“孤岛”。

我捧着手机四处找信号,凉从心底生,有种从现代文明社会穿越而来的恍惚。

一座大山、一条土路,隔断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脱贫之路道阻且长。学石油工程的我对农村建设一窍不通,如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迫切地想在黑暗中撕开一道口子,找到破解第一道难题的亮光。

物质上的贫困只会制约一时,精神上的贫困才会影响长远。我决定思想动员打头阵。驻村第一天,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商讨石头沟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愿景;召开干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破解村集体发展难题,确定目标;与油气田公司挂职干部任伟一起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贫困户召开座谈会,将中央精准脱贫精神和惠民政策解读到位。

看到干部群众的心动了,我赶紧趁热打铁,紧接着走村入户搞调研。刚开始走访时,多数群众对我抱着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认为我是上级派来的一个“镀金干部”,只会当看客和过客,干不成什么事情。

“石头沟村不脱贫,我就不回去。”此言一出,石破天惊,我自己都吓一跳。

彝族同胞洛伍木卡一家,借住在哥哥的老屋里,房子破旧不堪,家徒四壁。他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丧失劳动力,大女儿肢体残疾加智障,老婆几年前就跑了。我们走进洛伍木卡的家时,他正举着一个灯泡,摇晃着身体打算将灯泡安在灯头上,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年幼的小儿子躲在门后,探出脏兮兮的脸,瞪着一双清澈而渴望的大眼睛。眼前这个因残一贫如洗的家庭,令我震惊和痛心。

慢慢地,我掌握了走村入户的小窍门: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一路行来,我用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了一路。石头沟村石多土少,土层瘠薄,村民靠种植玉米和土豆来解决吃饭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严重缺乏营养,上不起学,贫困、失学正侵蚀着他们的下一代。

交通环境恶劣、住房条件差、教育跟不上……村民的衣食住行样样令人心酸。我丝毫不敢懈怠,白天访民情,晚上更新完善贫困户信息、草拟帮扶方案,手指冻僵了就在火炉边上烤烤。

听见雷声,更见雨点

“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我们不光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质疑声中,我感受到了石头沟村的干部群众对我的殷殷期待。

2016年,我协调落实通村公路建设资金440万元,完成了11公里的村路建设,打通了制约村子发展的交通瓶颈。2017年,我着手解决了4.8公里村内环线路及6公里联户路建设难题,得到了九龙县政府和西南油气田公司的资金支持,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利用“地方财政出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政策机遇,我协调落实了“彝家新寨”项目资金333.5万元,争取到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实施完成了包括30户贫困户在内的148户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同步建设厨房、厕所、院坝、垃圾池等配套设施,全村彻底告别了人畜杂居的历史。

为了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经过摸排、筛选、审核,及时将35户贫困户家庭情况上报西南油气田公司,得到了“娘家人”的大力支持,促成了公司员工“一对一”的“小学—大学”全程结对捐资助学计划。

在春节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我争取到了西南油气田公司新春慰问资金6.6万元,对全村、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了新春走访慰问活动,发放了米、油、毛毯等生活必需品。

“村里来了一个务实的‘第一书记’,一下子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实事。”以真情换真心,我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有了底气,我干事的劲头更足了。了解到部分村民靠种核桃、花椒致富,我想,何不将这些经济作物批量种植发展为全村的特色产业?

于是,再出三招“组合拳”,为石头沟村打通了致富之路:建立“种植+养殖”的复合产业发展机制,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确立了短期以生猪、土鸡养殖,长期以花椒、核桃、苹果等绿色生态经济农业的多渠道产业发展方向;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牵头成立了“石强生猪养殖合作社”,采取集中养殖和群众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金70万元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6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200余头、散养土鸡1500余只;打通“农户+支部+市场”销售渠道,利用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购置了两辆专用运输车及冷藏车,指导该村在县农贸市场租赁门市,专售本村出产的有机猪肉、土鸡及特色果蔬等。2016年,合作社累计出栏生猪180余头,实现销售额30余万元,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2017年9月,集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投用,村民们笑逐颜开。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石头沟村基本实现了精准脱贫目标。

同乡亲们吃坨坨肉和带壳胡豆的时光,与村干部围坐在火炉旁谈笑风生的夜晚,掬山涧的冰雪融水痛饮解渴的酣畅淋漓,终将成为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如今,回到石油企业,我依旧是最初出发的那个自己。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