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 | 京东携手WWF助力可持续发展,引领新时代电商企业责任标杆
2019.12.30

12月27日, 京东公益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Blue Planet、京东物流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蔚蓝地球·消费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作为一个发出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平台,京东将长久发力,将它做深做好。”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胡胜利论坛上表示。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胡胜利)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作为“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只是通过捐钱、捐物打造自己“乐善好施”的慈善形象,而是聚焦扩大就业、助力扶贫、倡导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充分发挥自身互联网平台的“乘数效应”,鼓励和带动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公益组织等利益相关方一起形成合力,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累计节省近20亿个快递纸箱,京东助推可持续发展成果显著

根据京东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344亿。拥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信赖,这是京东践行其企业社会责任之路最大的动力和优势。

“我们热切希望,京东等占有与消费者密切沟通有利地位,并有能力通过供应链来转变生产方式的企业,能够联合各方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主动谱写具有国际社会叹服的中国企业影响力故事。”WWF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总干事卢思骋在论坛现场表示。

(WWF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总干事卢思骋)

事实上,依托于科技发展,京东一直在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倡导更多企业参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以京东为代表的企业,在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共融的过程中已取得不少成果。

众多周知,伴随中国电商和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随之而来的是物流包装使用绝对量持续攀升,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越发不能忽视,生态环保压力日益增大。京东青流计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绿色供应链联合行动——青流计划,希望从减量包装、绿色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

据京东物流清流计划负责人高峰介绍,通过实施“清流计划”两年多来,京东物流减少一次性快递垃圾近30000吨,投放可循环快递箱“青流箱”1200万次以上,通过联动品牌商直发包装及纸箱循环利用,节省约20亿个快递纸箱,超过20万商家、亿万消费者参与其中。同时,京东物流在仓库做了很多减量化工作,例如将胶袋由原来的53毫米宽减到45毫米,截至目前胶袋减量累计5亿米,可以绕地球赤道12.5圈。实实在在践行环保碳减排行动。

据悉,京东还参与了一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以及联合国全球契约项目(UNGC)于2015年发起的全球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而京东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承诺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

撬动“乘数效应”杠杆,京东带动多方主体践行“供给侧责任改革”

京东深知,一家企业的力量,不论再大也是有限的,而通过企业自身的平台“杠杆”撬动多方主体深度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才是长久之计。对此,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电商平台为核心模式的商业机构,京东发挥其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双向衔接优势,发起了一场“供给侧”和“消费侧”的两端的“责任改革”。

首先京东自身的供给端“责任改革”体现在自身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就业激励。据了解,近年来,在众多领域扎根的京东拥有超过2000种工作岗位,仅2019年,京东整个集团全年的新增岗位需求预计将超过1.5万人。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拥有员工已超过21万名。

高质量就业形成一种正向激励,除了直接就业员工之外,京东还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0万,从金融到数字营销、从城市出行到农林牧渔,从全域社交电商平台“京喜”到乡村精准扶贫,京东已经把技术和平台赋能到了各行。京东在壮大企业自身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2019年京东推出的全域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为例。“京喜”目前已布局全国100多个产业带;今年5月,京东的“厂直优品”计划旨在为全国超过10万家制造企业提供与消费者的高效连接。通过新业务布局,京东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带工厂,汇聚众多当地优秀商家,并吸引越来越多创业者加入其中。

同时,京东还借助电商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平台优势积极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等战略的落实。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青川县受到重创,满目疮痍。当地被称为“山珍大王”的青川县川珍公司也在地震中遭受了高达4800多万元的损失。京东与川珍建立合作以来,引入了60余款青川特产山珍上线销售,并通过京东扶贫板块推进特色商品的专项展示,通过京东秒杀、京东拼购、众筹等活动提升销售。通过多种有效手段的推动,川珍公司在京东平台上的销售额增长了四五十倍。

“如果说公路是天全县的第一条路,邮政、京东就是天全县的第二条路,网络就是天全县的第三条路。”四川省天全县经济合作和商务局局长孙炀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京东等平台为当地经济带来的改变。

京东通过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的不断创新,总结经验复盘升级,引领扶贫进入3.0时代——以品牌化为核心,以品牌来提升产品溢价,将贫困地区从扶贫之路引入到致富之路。京东为扶贫提供“六大助力”,即品牌打造助力产业升级、创业就业助力富民增收、科技赋能助力深度参与、物流布局助力渠道畅通、金融支持助力服务保障、公益创新助力社会联动。据统计,京东自2016年初开始启动电商精准扶贫计划。经过四年的努力,京东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750亿元,直接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成效卓著。

发布《2019绿色消费趋势发展报告》,京东多举措推动消费者责任改革升级

与供给侧责任改革对应升级的还有“消费端的改革升级”。消费者是推动社会与环境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和利益相关方。而伴随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整个社会消费方式的改变正在引导生产行业的生产模式进行变革。

此次论坛上,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9绿色消费趋势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绿色消费”商品的种类已经超过1亿种,销售数量的增速更是超出京东全站18%,并在不断向低线市场渗透。消费引导生产,目前供给侧也越来越关注绿色化商品生产。报告显示,京东平台上,食品饮料、汽车用品、美妆个护、家居家装、家用电器、母婴、服饰内衣七大品类中在库销售的绿色相关商品种类超亿种。

不止于电商平台线上,京东还将推进公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延伸到了线下,包括通过创新公益模式、优化运营生产、发出行业倡导等多种形式,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悉,通过京东互联网公益平台,京东公益联手京东物流实施了“闲置物资捐赠计划”,目前已扩展至全国80个城市,回收闲置物资超过300余万件;“物爱相连”平台帮助公益机构募集物资超过250万件。此外,京东公益还发起了“地球一小时公众倡导”、“蔚蓝地球·可持续周”等活动,有效带动数亿人次关注参与。

另据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在论坛上介绍,中华慈善总会和京东公益合作,倡导通过线上捐赠闲置物品和筹集善款,救治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该项目开展十年,目前已救治近40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此外,京东集团还积极发出行业环保倡导。例如,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电子发票就是京东率先在中国内地开始应用的。2013年6月27日,京东集团开出了中国内地第一张电子发票。此后,电子发票在十多个行业被广泛使用。截至2019年8月,京东已累计开出电子发票超过30亿张,由此节约纸张超过1950吨,相当于减少砍伐近15000棵成年树木。

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上,京东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未来,京东集团还将继续依托科技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更多机构、企业、消费者参与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