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当地就业,实现本土化人才培养

2019年05月22日 12:10 来源于 财新网

  打造本土员工队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导示范性工程,项目坚持奉献优质能源、助力和谐发展、增进合作友谊的原则,大量招聘培养当地员工。项目建设期,公司对项目建设总承包方明确了“人力资源本土化、社会依托本土化、工程分包本土化”的要求,努力为当地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沿线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结合当地人力资源供应情况,项目制定了员工本土化目标分步实施计划,逐步提高本地员工所占比例,本土化用工占比已达78%。在施工高峰期,项目雇佣缅甸当地员工达6000多人,超过在缅参建人员总量的60%。

  岗位培训计划为缅籍员工点亮未来

  缅甸的石油天然气行业较为落后,油气行业的技术人才非常缺乏。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为缅籍员工量身定制岗位培训计划,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能源及相关专业人才。据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总经理助理、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副总经理李文斌介绍,工程建设期,项目选派58名缅籍大学生到仰光和中国石油院校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回来后充实到一线生产操作岗位。2015年,项目选派2名优秀缅籍员工前往国内院校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6名缅籍员工经职业培训取得焊工资格认证。2017年,项目与当地技术学校联合举办培训班,16名缅籍员工获得电气操作许可证。2018年6月,项目选派前往国内院校攻读硕士学位的2位缅籍员工学成归来,回到管理岗位。同年,4名缅籍员工取得焊工资格认证,16名缅籍员工取得电气操作许可证。在经验丰富的技能专家“师傅带徒弟”模式下,一大批缅籍员工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毕业于缅甸一所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缅籍员工纳峰(音)2014年3月开始在项目工作,至今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他正式上岗前,在仰光培训了5个月,又在中国国内培训了3个月。他的主要工作是接受中心的调控指令,对油气工艺站场进行安全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置。他表示,现在的工作非常好,工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70%,还提供住宿和工作餐。“我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发给大学同学,他们都很羡慕,也想来这里工作。”纳峰(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