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 | 中国能源转型如何把握气候风险下的天然气市场机遇?
2019.04.30

如何使用更清洁的能源来保障地球气候正成为当前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各国正在纷纷出台新能源战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作为惟一需求量上升的传统能源,天然气得益于相比较煤炭、石油在燃烧时更加清洁的特性,以及相对丰富的储量、实惠的价格和高度的灵活性,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策推动能源转型加速,天然气地位凸显

化石能源的消耗等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物种灭绝、农业减产、缺水和贫困,以低碳化、无碳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四年前的《巴黎协定》提出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最好不超过1.5°C。虽然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超过大多数人的 预期,但距离大范围的实践应用还有距离。这意味着,全球能源的低碳清洁转型,不仅需要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也需要大力着眼化石能源的清洁化。

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出台作为能源转型的主要推手正在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11月底,欧盟委员会公布2050可持续长期规划,提出2050年温室气体零净排放的气候目标;2019年1月1日起,欧盟碳排放机制引入市场稳定储备。从欧盟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看到,煤电在2050长期规划中将没有一席之地,而随着碳市被期待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天然气凭借低排放无疑将在能源转型中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亚洲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也是政策频出,去年年底,韩国政府表示计划在2019年将液化天然气(LNG)税额降低74%,将用于发电的煤炭税额提高27%。政府希望通过税率调整,推进韩国电力能源的转型,减少空气污染,从严重依赖煤炭发电转向使用液化天然气(LNG)发电。在中国,除了加大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还有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尤其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将力争达到10%。

LNG需求增长强劲,亚洲成为LNG进口重要增长极

天然气和LNG在全球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今年3月份壳牌发布的2019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下称报告)佐证了这一趋势。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天然气的需求将比2018年增长41%,其中液化天然气(LNG)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LNG依然是当前增长最快的天然气供应来源。

壳牌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 Steve Hill于发布会现场进行《报告》详解

在行业应用方面,LNG除了在电力、供暖方面的应用,在公路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应用,欧洲LNG卡车数量已经从2016年的1532辆新增至2018年的5500量,据预测,到2030年欧洲将有28万量LNG卡车。同时,海运向LNG的转换正在加速,从运行中以及建造中的LNG动力船舶情况,以及2018年全球LNG海运船舶的订单增长情况中,均可以预见海运船舶LNG消费量在未来的巨大增长。

在市场需求和支持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全球LNG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LNG贸易量为3.19亿吨,比2017年增加2700万吨。在需求端,壳牌预测2020年LNG需求量将达到3.84亿吨。在供给端,2019年全球LNG供应量将增加3500万吨。

然而,供给端供应增量会被亚洲和欧洲快速增长的需求消纳,尤其亚洲会吸纳更多LNG。一方面,当前的气价相对较低,低气价将推动需求的增长;另外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再气化产能及利用率除中国和印度之外,还是相当低,许多国家还有能力进口更多的天然气,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及利用率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及利用率则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报告》显示LNG市场的活跃带动产业投资的热情,2018年作出最终投资决策的新产能达2100万吨。长协复苏有利于天然气项目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与此同时,2018年JKM指数衍生品交易量自2016年增长了10倍,现货价格相比过去两年有稳健提升。不过,在目前的消费需求趋势下,除非近期有更多的项目上马, 2025年全球可能将出现LNG供不应求的局面。

天然气以及LNG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2018年进口LNG激增1600万吨,引领了亚洲新兴天然气市场的增长,以目前LNG接收站的建设情况,中国进口能力将在五年内翻番,互联互通将大幅提升接收站的使用率。

1.天然气以及LNG在中国需求增长的原因

天然气以及LNG消费需求在中国的快速增长与中国能源转型趋势密不可分。首先,中国为了按计划甚至提前实现在《巴黎协定》中设定的2030年减排目标,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由于化石能源依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来发电或者供热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为有效和迅速的方式。美国过去十年页岩气(非传统天然气)蓬勃发展,替代煤炭,是导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为了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过高比例,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一方面加大国内开采天然气和页岩气的力度,另一方面,便是更多进口液化天然气。

在政策方面,除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的中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将力争达到10%,“大力发展天然气”更是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被写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同时,中国“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提到至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据测算,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准煤,天然气必将在城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方面,从天然气供给、需求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角度分析,全球天然气特别是LNG价格将不会发生大的增长,据伍德麦肯兹预测,亚洲LNG平均价格将由2018年的10.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降至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2.天然气以及LNG在中国的主要应用分布

天然气以及LNG对于北京乃至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效益尤为突出。去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煤改气作为主要策略明显改善了北京冬季空气质量,据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和周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减少了1.76亿吨。随着全国城镇气化率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以上,天然气消费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

其次,天然气发电正成为燃煤发电的一种重要替代方式。《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再次,天然气尤其是LNG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其在公路运输行业的应用,2017年年底,全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608万辆,其中LNG汽车保有量约35万辆(LNG重卡为25.5万辆),天然气将成为城市出租车、公交车的主要燃料。

3.我国天然气以及LNG供需目前存在的问题

天然气以及LNG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力不足。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已建成储气库的天然气储备能力仅为1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国内天然气需求总量5%以下。储气库建设的滞后导致中国天然气市场在面临紧急状况时缺乏有效的供给应对;在资源保障方面,天然气高峰期保障不完善,进口多元化有待加强;此外,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工作的深入推进,冬季用气峰值持续走高,保供压力较大;最后,天然气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

能源转型关键期,把握天然气机遇

当前,全球范围的能源转型在加速,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落实到能源领域,加上能源行业发展也转为注重环境治理和提高能源效率,切实把握天然气发展机遇,从政策和市场两端共同发力保障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主体地位尤为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成为热点话题,这将推动油气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壳牌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Steve Hill就管网公司的组建表示:“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天然气市场模式有基本的机构,在基础设施方面,由一家单一的公司来主导,诸多公司围绕同一套基础设施展开竞争,这个模式是有诸多益处的,如降低成本、有利于客户;在这样的结构下可以了解到管网系统中的瓶颈何在,从而提高投资的效率;为公平竞争的市场奠定基础,买卖双方可以展开工作,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方案。”

针对天然气基础建设运营能力不足问题,今年3月修订的《石油天然气规划管理办法》提出:LNG接收站项目应符合天然气稳定供应需要和储气能力建设相关规划及方案......加快完善地下储气库和沿海LNG接收站布局,加强规划对储气指标的约束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指出: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线,扩大油气管道覆盖面,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这些政策无疑将推送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完善与发展。

针对天然气保障的问题,中国也在积极开展国际多方合作,例如将在今年落成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中国石油企业也继续深化“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与哈萨克斯坦、巴西、伊拉克、卡塔尔等国家也开展合作,签署、收购众多油气项目。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资源保障的多元化以及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天然气以及LNG作为中国能源转型中最核心的角色之一,必然将在能源结构调整、气候环境改善以及碳减排等方面发挥更巨大的作用,也将有助于中国如期甚至提前实现《巴黎协定》的碳减排目标,并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扫码阅读《壳牌液化天然气前景报告2019》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