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 | 直面变化 把握全球能源基建新机遇
2018.11.15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能源基建市场在日趋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下也面临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累计对外投资700亿美元,与相关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大幅提高了全球能源基建市场的活跃度。但沿线国家的风险度和项目复杂性不可忽视。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在“源中国 汇全球”2018能源基建合作论坛上(以下简称“论坛”)指出,能源基建项目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而后者正渐渐成为EPC企业在全球开拓市场时,必须关注的重点。从全球范围来看,如何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满足沿线国家的能源基建需求,正成为各方参与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上下联动 长期联合

在海外能源基建项目中以一方之力往往难以满足整体需求,正因如此,EPC企业需要依托“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合作模式,在沿线市场打造供应商、承包商、融资方和运营服务供应商等多方共同参与、贯穿产业链的生态圈。与中国EPC企业合作多年的GE,从2016年起就倡导搭建以知识经验共享为基础的“一带一路”生态圈概念,在2017年进一步提出“三个联合”的合作模式,即联合市场开发、联合投融资、联合运营,来改变以往传统的设备供应商与EPC企业买方卖方的关系,推动新型伙伴关系。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GE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也不断地深化,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取得瞩目成果:

GE在老挝的东萨宏水电站项目中,提供了设备及技术支持培训,与中国电建一起,充分利用流经老挝的湄公河的充足水力资源,配合老挝“水电富国”的战略。

东萨宏水电站项目

在巴基斯坦,缺电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通过联合哈电国际以及中国设计施工单位,GE的首个双燃料9HA机组项目——必凯联合循环项目,有效地结合了当地资源禀赋设计供能解决方案。机组可根据燃料情况在天然气和轻油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从而保证始终以最佳状态运行。根据计划,项目在未来30年将持续为当地居民供能,极大解决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问题。

必凯联合循环项目

非洲肯尼亚的基佩托风电项目,则让逐渐成为肯尼亚发电主能源的风能在解决当地严重缺电的问题上发挥作用。GE不但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而且从前期开发、融资支持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支持。

能源基建项目不仅满足当地能源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还广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就业。其中“三个联合”在上下游伙伴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巴基斯坦胡布燃煤发电项目,正是一个上下游联合的典型案例。当地业主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也使EPCF(带融资的EPC)模式的发展愈加强劲。在本次论坛的项目合作分论坛上,中电国际总裁田钧介绍,巴基斯坦胡布燃煤发电项目由中电国际控股74%,巴基斯坦的HUBCO参股26%。HUBCO主要负责协助获得巴方政府的审批、公司注册,以及协助PPA和IA的谈判。除了融资上的合作,项目也充分带动了上下游的参与以及体现了“中国制造”的优势:2台660MW超临界锅炉来自GE武汉锅炉厂;GE北重工厂提供2台660MW超临界汽轮机与发电机;中电国际在项目建设时,还帮助当地社区建设码头、学校等,同时实现用工本地化。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前期准备工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不同,市场特点各异。因此,与拥有全球网络和本土资源的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市场开发是十分必要的。GE先后联合中国能建针对越南、联合电建针对非洲,对当地的用电和电网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帮助合作伙伴在入场之前了解当地资源禀赋和政治、人文情况,规避风险,做好长远规划。

也正因如此,GE与中国EPC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合作项目中,已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超过35GW电力,加上2018上半年签署的订单和在建项目,还有20GW电力蓄势待发。订单量的增长尤其体现在最近五年——GE有近三分之二的EPC订单签订于倡议提出后的五年里。

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项目回报很可能来源于联合运营,这也是GE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的增长点,孕育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中国EPC企业正意识到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性,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2017年,哈电国际获得在巴基斯坦的必凯联合循环发电项目12年的运维权,开创了中国EPC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先河,同时也使哈电国际成为世界范围内少数具有9H型燃机运维业绩的公司之一。

融资新模式 覆盖风险点

能源基建项目需要大量融资。据亚投行预测,未来十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就需要近10万亿美元的投入。这就要求动员国家、银团、民间和社会募资等各方资金来源。

一方面,“一带一路”跨越上万公里、数十个国家,覆盖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圈,这使得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动荡直接提高了项目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研究员王东在论坛上列举了未来的几大风险:全球政治风险上升;热点地区的地缘冲突和国内矛盾加剧;世界经济发展分化加剧;金融市场风险积累;贸易摩擦长期化等。

风险意味着机会,但在商业融资结构中,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结构性融资的出现和日益重要正是基于此。而在结构性融资的各参与方中,ECA(信用保险机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由政府支持的ECA为传统的融资结构增加了“厚度”,用国家信用、保险工具来覆盖新兴市场汇率、国别政治、退出等一般企业难以把控的融资风险点。

对于近年来业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丝路基金来说,如何规避电力项目中的建设期和运营期风险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自2014年底成立以来,丝路基金累计获得超过550亿美元的政府授权资金,迄今已投资90亿承诺金额。在投融资分论坛上,丝路基金投资一部董事总经理邓京桦直言,市场上没有所谓的无风险资产,关键要看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在丝路基金广泛的项目中,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非常多,寻找合作伙伴尤其是行业投资者很重要,这样可以将自身的资金能力和伙伴的专业能力相结合,以发挥更大作用。基于这种思路,2017年丝路基金与GE合作,建立了在“一带一路”联合投资的平台,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强强联合,拓展更多的合作空间。

海外项目的三大关键

在面临发展新机遇的同时,海外能源基建市场也迎来了几大挑战:首先是业主对项目有着越来越强的资金需求,催生了对EPC企业融资能力的要求;而地缘政治风险,则让市场调研和对接当地信息和资源越发重要;此外,企业如何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情况和能源需求,提供能源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摆在各方参与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汪建平建议,第一要做好长期规划,中国能建已经与数个国家编制了国家规划的研制报告,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合作方式;第二,需要找到本土合作伙伴,中国能建在巴基斯坦胡布项目上与当地HUBCO公司的合作就是典型例子;第三是广泛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合作,GE为中国能建的项目提供包括设备在内的支持,并且在未来发掘新能源发展的潜力上,双方也达成了共识。

在全球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从摸索出海、单打独斗,到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积累经验,开始一步步深度参与全球能源基建的竞争。在当今的全球市场中,这种竞争并非零和游戏,面对市场的广度和风险,基于“一带一路”生态圈的共建、共商、共营不但有助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同时也能优化投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实现项目可持续性。通过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助力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这才是能源基建各参与方在当今及未来的变化中所能把握的不变机遇。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