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特别呈现 | 贸易行业在金融实践中的挑战
2018.11.02

作者:招商银行 孙昶、建设银行 郑玫虹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现代金融”的定位,就要求金融业发展回归本源,服务好实体经济,而不能搞自我循环、自我膨胀。这是对金融业本身、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然而我们在建设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在具体的金融实践中贸易行业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聚焦在“不信任、缺标准、低效率”三大问题上。

一、不信任——信息是假的?

(一)银行和企业的信任问题

1、坏账频发,谈虎色变!

中国有句谚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话听起来比较尖锐,但是频发的坏账让中国各家银行都“谈虎色变”。银行内部通过对坏账的考核,使得总行压分行,分行压支行,支行压个人,对坏账的惶恐变得给中小企业放贷越来越难,同时银行也会将坏账准备放入成本中,从而提高利率水平,对整个社会而言,好企业为坏企业买了单。

2、企业是如何在银行“失信”的?

那么坏账频发、银行对企业放贷难、逐步不再信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是企业运营信息的记录不可信: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篡改报表成本低,从而虚构假报表来满足银行审贷要求,从而达到骗贷的目的。

二是银行的信息收集方式过于依赖个人:客户经理是联通银行和企业的桥梁,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公允的角色,但是从爆发的案例来看,一旦客户经理和企业串通,那么银行分析所用的数据源全部都是假的,风险极大;甚至客户经理只要被企业糊弄过去了,那么也是有极大风险的。

三是合同易篡改和签章的不可追溯性:实际中,部分个人利用萝卜章签订假的贸易合同来银行骗贷,并且由于合同和签章都是纸质材料,很难发现其破绽,更别说去回溯是由谁完成了合同签订。

(二)企业和企业的信任问题——不信任才是生意人的本质

小心驶得万年船,是每一个企业主都信仰的一句话,毕竟社会环境鱼龙混杂,又没有一个普遍性的信用标签体系。对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信用”和银行给予的“授信”很像,既是对你的认可,也是提供赊销、拉长账期的基础。但是在贸易初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往来是充满试探的,买方担心收不到货或货物品质有问题,卖方担心收不到钱。另外由于上文中提到的合同易篡改和签章的不可追溯性,利用萝卜章虚假贸易进行诈骗,更是在蚕食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银行提供的增信产品

信用证这一产品的诞生是伟大的,因为银行是一个社会中公允的角色,由它来背书的企业行为是具备“可信任”这一大条件的。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银行毕竟是一个个分割的个体,只会对自己了解的企业增信,社会还是缺乏一个搭建了完备信用体系的平台。

二、缺标准——他方的信息,我可以用吗?

(一)都叫银行,但我们终究不是一家银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书是艺术,人们的审美和自由意志不同造成了看法的不一,这一点很正常。在实务中,与多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的企业也会发现,同样一家企业在不同银行取得的授信也是不一样的。

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一是社会缺乏标准的数据源:每家银行都有自己收集信息的渠道,除了从互联网这个渠道外,线下渠道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针对同一家企业,不同银行能收集到的信息是不同的。

二是每家银行的数据分析标准不同:各行的风控模型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最后的授信结论肯定也不会相同,授信报告也只有行内有使用的价值。

综上,这也造成了信息跨行几乎失效,并且银行在KYC上的资源重复浪费;这种不标准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还会造成更可怕的博弈结果:当一家银行对一家企业实施断贷的时候,会在同业之间引发像“挤兑”一样的恐慌,从而让一家可能还挺优秀的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二)企业之间的彼此认知也不是标准的

企业之间对待彼此的认知也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整个社会缺乏一个标准化的贸易信息平台和标准要求:这也导致同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合作准入是不同的。二是产业链上信息不标准导致普适性低:产业链本身虽然是一个链,但链上的信息却没有经过整合,将链外的世界给隔离开了。三是企业的资产非标:各家企业的部分资产(如应收账款)在形成时,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资产,所以其转让和变卖会受到影响;并且该些资产在转让之后,其路径的非标化,导致穿透审查也是个大问题。

(三)银行提供的标准化产品

提供供应链金融,将整个产业链上的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协议文本将资产转化为了标准的资产,福费廷和保理业务等业务,也为该类资产提供了融资的便利。另外区块链平台的建立,也让信息变得越来越标准化。

三、低效率——信息处理得太慢了

(一)银行不是效率低,只是数据太难收集和处理

一是银行在数据收集中障碍很多,需要人力干预:真实的企业数据并不会完整地呈现在线下或者线上,需要靠人工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个过程成本颇高,时间也会很长,和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主题不契合。

二是企业数据非实时:银行掌握企业的报表等信息都存在天然的滞后性,并且可能会有一个月至半年之久;如果想要获得企业的实时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多方收集。

三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数据应用不够:1、银行目前能通过大数据给与企业小额贷款,但是大额放贷还是要凭借充分的线下调研;2、大数据的适用限制——长期的互联网使用记录,若一家企业一直采用线下的方式记录商业行为,那么大数据将没法应用;3、数据还不能真正共享:目前掌握大数据的都是各大互联网企业,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将该些数据分享至银行。

所以银行目前会呈现出审批长、放贷慢的问题。

(二)企业也怕效率慢

一是企业在搜索合适的上下游企业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二是采用线下签订合同的过程,过程繁琐,对双方空间上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线上签合同又缺乏安全性;三是资金周转紧张时,难以满足临时现金的需求——这一点正是影子银行泛滥的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银行业从金融产品的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创造信用证和保函等增信产品,解决企业间互不信任的问题,并通过福费廷等产品提供融资;搭建供应链金融体系整合产业链信息,并通过保理等产品将资产标准化,方便企业进行融资;利用提前授信或授信转移(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融资的效率。

但是仅从产品角度解决上述问题,还是处于一个治标不治本的阶段,市场整体仍然缺乏有效的工具进行支撑,期待一个能改变贸易行业金融格局的体系能够出现。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