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四大前提拥抱物联网 以IT+OT赋能数字经济

2018年09月11日 22:18 来源于 财新网

对物联网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物联网市场有多大?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11.1万亿美元。作为继互联网后的下一个风口,物联网显然是谁都不想错失的机会与商机。

不过物联网虽好,但赛道并不好入。8月初,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GE正计划出售其数字化公司(GE Digital),映射出了物联网发展中的阵痛。

GettyImages-532029221

 物联网远期利好,眼前道路尚未清晰

美国思科公司(Cisco)的互联网可视指数在2017年曾提到,有95%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计划在三年内启动一项物联网项目。但是,有将近75%的物联网项目没有取得成功。物联网何去何从成为萦绕在行业发展中的核心命题。

即便如此,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的巨大潜力,以及工业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逐步释放红利的趋势下,物联网的赛道仍不乏挑战者。除了GE、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老牌工业巨头的入局外,以微软、IBM为代表的IT信息科技公司和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都在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物联网生态圈进行布局,并形成复杂的竞合网络。

以阿里为例,IoT是阿里巴巴集团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第五赛道。前不久,阿里云与西门子牵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工业云 MindSphere,可以看做是阿里在行业、工业的理解深度以及用户基础上的突围。在此之前,西门子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也有过类似联姻。

此外,最近频频亮相的施耐德电气基于自身的经验探索,提出了拥抱物联网的四个条件:第一,是否具备完整、安全、即插即用且互联互通具有集成性的灵活架构;第二,对OT技术是否具备专业的理解;第三,所拥有平台是否足够开放;最后,是否具备提供给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具。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认为,做到这四点,才能使IT技术真正赋能OT技术,甚至赋能整个数字化经济。

连接、开放生态是必由之路

拥抱物联网,并非轻易可以踏上风口,主流选手表现各异。如果我们还看不清道路,不妨先找一双能够适应前路艰险的鞋子。

两年前,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为楼宇、工业、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四大终端市场赋能。施耐德电气基于丰富行业经验,提出的Ecostructure架构不止是一个应对现阶段市场需求产品,更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与前述的其他同业者不同,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思维的起点并非“给巨型机器做营销”,而是想办法与用户一起将其已有设备连接起来,让数据“活跃”起来产生价值,并且给未来的成长以及可能出现的需求留下空间。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将施耐德电气的基因定位于连接、开放。“我们没有巨型设备,有的是一些简单、易掌握的控制系统。我们的基因在于连接,更注重怎么做到互联互通。当然,物联网的基础是‘物’,我们也拥有最好的。”

据悉, EcoStruxure平台目前已经部署在全球超过48万个安装现场,得到了超过20,000名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正在云端管理着超过160万份资产。在2017年,施耐德电气营收达247亿欧元,其中约50%的营业收入来自赋能物联网。日均增产15%是个大胆构想。上海宝钢1580热轧车间借助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工厂解决方案,利用无人行车完成数字化升级,日均产量达10500吨,板坯库倒垛率由原来的30%提升至现在的70%~80%左右。而在Ecostructure众多的工业实践中,这只是施耐德电气赋能数字化经济的一个小缩影。

或许,物联网时代的竞争绝非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层面的开拓。尹正认为,每个企业考虑问题角度不同,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更愿意开放,愿意做生态圈,愿意有一个更大的朋友圈。

GettyImages-666044148

立足本土,助力中国建设

中国正处在一个复杂转型期,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改造如何落地也是难题。近两年,工业互联网更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最新,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产业步入快车道。

对于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提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晓晖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三是平台应用领域相对单一;四是产业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五是平台管理还不完善。

是机遇也是挑战,用经验着眼当下, 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cture推出或许是恰逢其时。无论是反向收购Aveva以及近年来一系列针对软件企业的收购,强化工业软件优势,还是在中国与阿里云进行合作,在物联网的下半场,施耐德电气正在意图利用自身的数字化思维,加成30年的本土行业积累与先进国际技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进程中,参与到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中。作为一家以钢铁起家的企业,能够在百年历史上紧随趋势,数度成功转身,秉持对未来有着足够“留白”的战略思维和Ecostructure架构与平台,施耐德电气或许真的可以在赋能数字化经济之路上走的更远。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