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沈沛鸿:持续创新是在线教育长远发展的制胜法宝

2018年05月29日 10:2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iTutorGroup首席数据官沈沛鸿认为,如何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困扰教育行业两千多年的难题,而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让难题慢慢被破解。

5月27日,由人民网(贵州)、财新智库、BBD联合主办的“数字融合·领航中国新经济”论坛在贵阳举行,iTutorGroup首席数据官沈沛鸿出席发言并接受了专访。他认为,如何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困扰教育行业两千多年的难题,而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让难题慢慢被破解。不仅如此,AI和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让规模化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核心技术的更新迭代已经成为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

shenpeihong2

iTutorGroup首席数据官沈沛鸿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主持人:根据2017年在线教育的融资领域的数据显示,在线语言培训是支撑在线教育趋势的核心力量。的确,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在线语言教育的发展愈发成熟。沈总是技术背景出身,从事在线教育行业也比较久,能否请您谈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在线教育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沛鸿:20年前我们就开始在教育领域做耕耘。一开始我们定义的愿景包含了个性化,包含了普众化或者大众化。当然,在线教育是让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现在这两三年,因为人工智能在很多技术方面的突破、趋于成熟,使得我们过去的理想得以实现,这理想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要让人人平等,通过平台化来实现这件事情,而因材施教当然就是对应到个性化。

在过去没有AI和大数据辅助的时候,在线教育的个性化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计算能力的限制、处理能力的限制等等,它只是勉强把客户粗分成几类,然后对那几类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但是大数据提供了一个基础是,我们终于有机会挑战一人一类,千人千面。也就是说,当今天透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让计算的能力超过了需求的复杂度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再为人类做刻意的分类,每个人都是独一的一类,这个东西在教育上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个体。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我们在做个性化的时候,除了能够把颗粒的精细度细腻到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外,还具有足够的能力做动态的调整。因为每个人的学习的状态瞬息万变,每个人学习的盲点跟学习的强短板也都不一样。iTutorGroup这二十年来,就在耕耘这一块。其实在云计算普及之前,我们公司就已经把各种教学资源,比如老师、教材、学生的学习历程等等已经上云。我们打造了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可以实现让这个学生今天或明天,跟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实现交流。老师透过背后共通的云端的点、大数据库以及学习记录的数据库,很快就可以掌握这些学生过去学习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授课内容的动态调整。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在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iTutorGroup集团获得了启明创投、阿里巴巴、淡马锡等大公司的投资,充分说明iTutorGroup不仅具有坚实的技术、数据以及教育资源方面的基础与优势,而且紧跟科技创新潮流大势,能否请您谈谈贵机构在科技创新与在线教育的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哪些独有技术优势?

沈沛鸿:我们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核心算法,二是我们的数据积累。

先说核心算法。我们有一个核心算法叫DCGS,是一种动态的课程生成系统,它其实就是一个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判别的一个机器学习的法则。比如说你来学习英文,一开始我们会鉴定你的听说读写在哪个程度(当然你也会提供个人的材料),再根据你所处行业,想要学习什么领域,甚至包括学习者的年纪,然后算法把这些变数全部考虑进去,为每个学生,每一堂课去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和经验,挑出最适合他的需求、兴趣和程度相结合的特定的教材,然后排出最适合教、最擅长教这个教材的老师。如果他选择的是一对多的情境的话,还有他配合的同学是不是能够共同享受这一堂课的学习经验。针对这些考虑因素,系统会为每个因素打上标签,在这上面去做分析,然后还必须推算下个小时所有讲课的人这些排列里面最好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我们已经研发十几年了,也已经拿到了专利。尽管如此,在我们的内部它是没有版本的概念,因为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更新迭代。因为随时有客户,有新的一种学习需求出来,必须把它纳入你的算法,必须从大数据里面挑出能够支持这些算法的数据,到目前我们已经累计了1.8亿人次的学习记录。

再者,就是数据的积累。大数据算法是引擎,而数据是燃料,有很多公司可能是通过砸钱、挖角快速产生一个特定的算法,可是那些数据的积累是急不得的,这些数据必须在真实的使用环境里发生,不是实验室模拟得出来。我们在数据上面积累了相当大的优势,我觉得数据积累是我们非常大的资产。有些数据我们当初在收集的时候还不是很清楚要怎么运用它,但是随着时间演进,我们会发现过去积累的数据可以在课程和算法上面达到很好的利用。

主持人:的确,核心技术在线教育领域同样也是未来致胜的法宝,您刚才也谈到技术在不断地迭代,那么能否请您谈下itutorGroup近几年发展的对技术的布局是怎样的情况?

沈沛鸿:其实我们公司在开始投入的时候,清楚地知道作为在线教育的先驱者,这个领域里面没有现成的系统,没有公司可以让我们去仿效。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定调必须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在研究上,我们的研发部门现在有500人左右,这个规模在这个领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研发人员呢?因为我们在技术方面,注重前中后端整体的研发工作。

在前端研发方面,在你做深入的应用的过程当中,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教育服务业者,你会不断地想出或者客户要求你增加一些操作元素在这个软件里,让老师的教学更便利,学生的互动更棒。比如上课中如果有问题要发问,怎么样举手,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做一个随堂测验要怎么发布,老师要给小朋友一颗星星怎么给。学生上课中要随时动态地记录自己有问题的点,或者是日后复习的重点等等,这些所有的工具都是在不断地叠加。所以一定要拥有自己开发的能力,才会让你有办法快速实现这些想法和创意。

我们把现在AI上面开始应用的这些影像,脸部的辨识、声音表情的辨识都已经引入,这个软件叫做TutorMeet。它是作为一个上课行为的探针,因为老师在远距教学,毕竟不见得能够像我们面对面掌握到学生的每一个表情、肢体动作,没法及时捕捉授课反馈。如果有这样的一些AI辅助的工具帮他去抓取每一个表情动作,让反馈可以面面俱到。等这些数据回来之后,我们在老师端的教学平台上会有一个及时的面板,提示老师现这一堂课的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各自讲了多少时间、与老师的互动性如何等等,会提醒老师这个学生怎么样、这堂课够不够专注,这个学生互动率高不高等等,这样老师就可以在上课中做更灵活地调度。这是我们在前端的布局。

中端的部分就是如何自动化地来帮每个人排一堂因材施教的课程,就是刚才讲过的的DCGS。

我们的后端部分就是整个公司的运营,包括后台做服务的部分。我们的客户服务部很早就定义为客户保护部,客保部和客服部的差别在于什么?绝大多数公司的客服做的是补救式的客服。我们觉得对教育来讲不能这样做,因为等到客户已经积累到会觉得不满,其实事情已经太晚了。很多时候他的学习效果在下降,已经反映在他的行为体现当中,包括他定课的频率、缺席的次数、专注力等等,探针抓出来,过去一堂课45分钟他一直专注,现在他一堂课恍神了三四次。我们通过这个大数据的积累,根据顾客学习行为表现跟过去常规对比,我们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这个时候我们的客户保护人员以及助教就会适时地处理,帮助他回到满意的轨道上。

中间还有很多辅助的模块,比如说我们对老师的招聘、培训、管理系统,以及教材的管理系统等等。

主持人:目前在线教育领域,存在教学模式的一对一、一对多,能否请您解答下,这两种模式对于技术应用有什么要求,或者说由一对一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一对多模式,背后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沈沛鸿: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先阐明,现在的一对多不是大家过去传统一堂课教三十个、五十个,而是一堂课有三到六个人左右。分享一个调研数据,在这项分析里面,同样上一对三和上一对一的学生,在某一个范围里面,一对三的学生进步的速度快20%。

最重要的是,这样有效率的一对多并不是基于成本的考量,而是事实上存在学习效果的差异,尤其在语言方面很明显。一对多可以让你和程度相当、背景接近的同学,共同来实验自己学到的东西怎么应用,这里面有同侪之间的激励、竞争和感染的效应存在。所以会发现,一对多的课程只要在一个完善的设计和老师具有主持这样的课程的训练之下,学习效果比一对一好很多,还可以纠正一对一学习的盲点。

但我要讲的是,要做一对多这件事情很不容易,现在市场很多一对一教育,给顾客感觉好似效果好,但事实上只是因为一对多在技术上很难实现。选择学习经历、学习程度相近,风格互补的群体,这样的技术算法在这个领域里面据我所知只有我们具备。如果其他企业要进入的话,势必要舍精细度,因为第一个算法没有办法做到这么短时间考虑这么多因素,数据颗粒度没有那么细腻。第二如果他的客户规模不够多,他没有那么多的数据来支撑人工智能的应用。

主持人:在线教育从2010年起呈现较高速的增长。您认为,随着这个领域跟新的技术越来越紧密的结合,行业是否会越来越两极分化?

沈沛鸿:早期传统教育采用线下教学,我们看到整个市场非常分散,因为线下的特色就是资源无法集中利用,到后来变成是各个机构里面的名师在做个人表演。可是在线教育的反差就比较大,一个拥有庞大体系和资源的系统,大家可以共享这个系统和这个公司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功能,而且当你做分众化的时候,你势必要走向一个长尾市场。今天走向在线化之后,资源可以做全球布局应用,老师可以分成360行来甄选,可以让你的服务变成非常个性化和环球化。在前台、中台、后台各自都有一些机会点,这样就会造成这个领域未来会逐渐有大咖出现,不像线下的时代那么分散。

很重要的一点是,走到后来的关键还是技术,因为教育很讲究结果,它不像娱乐性质或者是消费产品,只需要过程中有一些乐趣就OK了。教育到最后回过来看就是到底我有没有进步,我在这学了一年以后,以前见到老外逃得远远的,而现在可以走上去流畅地交流。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总跟我们的分享,也非常佩服iTutorGroup能够在教育领域二十年不辞辛苦、深耕细作。希望iTutorGroup带领在线教育行业会更好更快发展,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实现享受、愉悦、高效、便捷的在线学习体验。谢谢!

责任编辑:沈艺超 | 版面编辑:沈艺超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