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肖像意味着什么?

2018年05月21日 17:23 来源于 财新网

文| 张钊维

CNEX纪录片基金会制作总监

 

  关于艺术的纪录片,总是给人一种或高冷深奥的自视自持,或五颜六色线条飞舞的狂放。特别是,如果由一位先锋电影的大前辈来担纲并操刀,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出乎意料的,2017年出品的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Visage, Village)非常直白,非常朴实,非常平易,但又饶富深意。

  《脸庞,村庄》的导演是阿涅斯·瓦尔达(Agnes Varda)与让·热内。瓦尔达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成员之一。新浪潮电影影响了全世界艺术电影的走向,包括华人导演侯孝贤、杨德昌以及贾樟柯等等。瓦尔达出生于1928年,到今年恰好满八十岁,以一个老奶奶的样貌依然活跃在电影创作领域。

  让·热内则是年轻的摄影艺术家,比瓦尔达年轻整整五十年。在影片中,这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共同策划了一项艺术行动:开着一辆带有简单摄影棚与大型相片输出装置的小货车,随性地行驶于法国乡间,寻找适合的村庄与人物对象。在交谈调研后,他们为这个人,或者这一群人拍摄照片,放大输出,再选一片墙壁把硕大无比照片贴上去。

  因此,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他们做的不仅是摄影,同时也是行动艺术、装置艺术。甚至,如果愿意的话,你也可以说这是另类的涂鸦艺术。

  两个艺术家把搞艺术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一部艺术纪录片,或者,另一种艺术真人秀。但我从来就不喜欢抽空了历史与社会文化脉络来讨论或感受艺术,那只会剩下一堆喃喃自语而没有灵魂的拗口术语而已。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两个艺术家的这项行动艺术呢?

  首先,从肖像的角度来说,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不管是雕塑还是油画,其主要内容,首先是神话与宗教人物,然后是国王贵族将军。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又有了布尔乔亚阶级入画,如荷兰画家伦勃朗笔下的诸多商人肖像。对于平民老百姓的造像,似乎到了19世纪才逐渐获得重视。如雕塑家罗丹雕刻刀下被英国入侵者点名吸收的“加莱市民”,以及画家米勒画笔下在田野上拾穗与播种的农民。

  这些名作都完成于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运动之后,彼时,先锋艺术家的注意力,从过去教会王室与巨贾所遵从喜爱的题材,转向人民的生活处境。加莱市民与拾穗、播种者率皆生猛有力,至今仍然传诵不衰。

  肖像画与造像关注点的改变,也影响了在不久之后出现的摄影术以及动态影像。比如,迄今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动态影像《火车进站》,所记录的不就像是今天地铁上下班人潮的日常场景?而这最早的动态影像,无独有偶地,也诞生在法兰西。

  法兰西,这个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掀起近代宪政革命与平权运动浪潮的国家,虽然历经诸多战乱与政体更迭,但是其文艺创造的着力点,始终未曾偏离其革命的初心。即便到“二战”之后,旧有帝国与殖民体制瓦解,世界秩序重整,在工业化与商业化底下,彼时先锋艺术所关注的,也是在资本主义铺天盖地的洪峰当中,体制的缺口何在?继而,人性的庇护所何在?平民老百姓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何在?这也正是新浪潮电影这一群人所关注的焦点。

  时至今日,科技与网络的发达,使得人人都可以轻易使用造像的工具。当年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的,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早已实现,并且因为自拍、直播与社交媒体而无远弗届。然而,当人人都成名时,恰恰是人人都被埋葬在以亿万计、五英寸大小的影像坟冢当中,显得千篇一律,面目模糊。那么,在这时候,重拾影像对平民老百姓的意义,并以放大数倍的手法将之重新镶嵌入他们的生活环境当中,而不是迷失在手机相册里,就显得格外有意思了。

  于是,这一老一少,调研并拍摄了矿工后代,以及农村咖啡馆、码头工会、废弃的村庄……让我们仔细审视这些村民与劳工的面容,不是一闪而过,而是将其张贴在既有环境之中——村庄古墙、工厂水塔、集装箱,犹如过去在广场这样的公共空间里头塑立雕像一般。于是,经由这些我们无法轻易左滑的生活与劳动空间,他们的肖像被摄进心怀。

  至于片尾处,两人兴冲冲地跑到瑞士去找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却败兴而归。这段落对于我们这些所谓艺术电影的吃瓜群众来说,或许就视之为本片的彩蛋吧?同时,也是垂垂老矣的瓦尔达自己对年轻时代的缅怀。前辈们的任务已经达成,接下来,要问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是,在21世纪,影像与肖像,还能意味什么?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