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数字经济论坛: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2017.12.08

12月5日,由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支持,财新传媒、桐乡市世界互联网大会承办工作委员会和BBD(数联铭品)共同主办、乌镇文创承办的“乌镇互联网+峰会•中国数字经济论坛——数字经济构建智慧未来”在乌镇举行。微众银行为本次论坛的首席合作伙伴,陆金所为特邀合作伙伴,百融金服、真融宝为合作伙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为特邀合作院校。本次论坛邀请经济学家、产业学者、资本方及商业领袖汇聚一堂,搭建高端对话平台,深入聚焦数字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从多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指数的研究成果,把握数字经济的现状与趋势。

论坛上,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创始院长贲圣林,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BBD(数联铭品)董事长曾途,益博睿大中华区总裁黄坚,蚂蚁金服战略部资深总监孙涛,出席了圆桌论坛,围绕“数字经济引领金融创新”展开话题,以下内容根据的嘉宾发言整理而成:

嘉宾围绕“数字经济引领金融创新”展开话题

主持人:我是蒋飞,担任财新传媒华东新闻中心的主任,也是财新传媒的编委。我们这一节,主办方给我安排的讨论是:数字经济引领金融创新,我觉得在这个时点讲金融创新可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合时宜,大家都知道在经过15年16年狂奔的两年的金融创新以后,到进入17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严监管的周期,互联网金融首当其冲,这也是一个风口。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稍微改改,更多的是说防风险的创新或者说怎么去配合监管,监管周期下怎么进一步的做好我们的金融创新工作。

主持人:各位嘉宾落坐了,我这里拿到我们嘉宾的简历,稍微介绍一下。第一位贲教授,大家因为今天比较早的做演讲,大家已经有点了解了,他的简历就是说同时有业界,也有现在是学界的经历,特别是贲教授早年还在从事商业银行的工作,他是横跨了学界和业界,另外对咱们传统金融和现代互联网金融都有所了解。我想这样的,我毕竟不是一个专业人士,更多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和编辑,后半段您作为点评嘉宾,我稍微跳一下。我想让其它四位咱们的嘉宾,可能今天先谈一下,围绕我刚才这个点,金融创新与防风险,金融创新与新一轮的监管周期,这样是不是好一些。每位嘉宾要么就我提的题目,我稍微把咱们的话题聚焦了一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自己的理解,就我刚才提的题目谈一下初步的看法,回头再进行交流。下面我想让第一个发言的是咱们真融宝的董事长吴总,他的简历是有在公募基金做数量投资的经历,管理过超过两百亿人民币的资产,公共基金做这个工作有非常大的挑战性的,真切的在给老百姓管钱袋子,吴总对于现在,我刚才说到两年的金融创新以后,现在进入一个风险,可能开始出现另外一个的监管也是逐渐收紧,能不能结合您的工作看看您的观察。

真融宝董事长 吴雅楠

吴雅楠:谢谢主持人,也再次感谢财新的平台。我觉得围绕您刚才问的问题我稍微拉长一看,就是咱们现在讲的金融的创新,过去三年的这种快速发展,大背景是什么?它的大背景有几个宏观因素:

第一个中国利率市场化,刚好在这段时间加速推动,中国利率市场化是这一轮金融创新的大背景;

第二中国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折点,也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

谈到风险,像前一个圆桌讨论嘉宾最后提的问题,创新当中会引来一些所谓的风险,但是如果把风险放在宏观环境来看,我们前一段时间粉丝金融创新在互和联,做的很好的在普和惠,联这一块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场景化,但是在透明化和金融本质的风险定价上面缺乏。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在快速发展当中,我们带来的一些问题。但是互和联其实本质要解决金融服务效率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理解,把它放在宏观环境来说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

主持人:一个是放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看待前几年的金融创新,另外一方面提到目前互联网金融在普惠两个角度来讲是确实做的不错的,但是在一个透明化,另外在应对金融本质,或者说金融固有的风险上看来可能创新不够。

下面一位是刚才介绍是财新的兄弟公司BBD数联铭品的曾总,在大数据金融领域是创新的引领和实践者,另外刚才其实我们会议因为对BBD公司的相关产品介绍特别多了,我就不再赘述,请曾总结合,因为我了解咱们BBD现在在大数据风控,反欺诈这方面都有一些尝试,您结合您的从业经历谈一谈。

BBD(数联铭品)董事长 曾 途

曾途:非常感谢主持人。BBD一直是致力于在一个行业里面的风控,也就是小微企业,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我们做了一定时间的研究。我们谈到风险管理可以结构化做分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风险的要素构成也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谈信用风险的时候,思考两个条件:征信、评级。如何对于小微企业,如何对于小微企业或者微小企业做信用风险的评估,做征信的评估和做评级的评估,这里面核心有几个环节:第一个就是用动态的行为数据去描述中小企业的风险,这是不同于对于中大型企业信用风险描述最大的不同。对于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描述,更多的要依赖于它的行为信息。而在恰好在数字经济这样一个时代,大数据的一个快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数据形成的变量和指标描述企业的行为,有利于用数据描述行为,从而支撑整个对中小企业的行为风险的描述。有了这样的数据的基础过后,第二个问题你有没有相关的关联计算的能力穿透式的监管企业的行为,对企业的行为做分析,这就是如何动态的,刚才陆金所的同事也讲了,如何动态的去做评级,动态的做KYC。我对KYC的描述不仅看股权的关系,以尽职调查,看企业有什么合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用KYC穿透的方法了解生态体系的风险。

穿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中小企业,受几个因素比较大,第一个受宏观经济的因素比较大,第二受周边影响比较大。我们从动态的数据的治理形成解决信息不对称性,解决征信数据的问题,第二个解决通过图挖掘新的一些技术解决KYC的问题,构成了我们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基础和基础技术。这个技术上再解决企业征信的问题,解决融资利率,从准入、评分、评级、利率期限,贷中贷后信贷管理的问题,包括对于行为监管的问题,形成工作的思路。

本质上来讲,数字经济时代对于金融创新的影响,第一个是合规的情况下,现在网络安全法出来,不涉及个人隐私和不合规的行为之下,规范的整体异构数据,分门别类的整理异构数据,成为数据治理,数据集市放到动态的引擎当中这是必然的环节。第二个要有相当的专业人士了解每一个金融场景的特征,把金融场景的特征融入到决策引擎当中,从而才能形成一体化的风险决策方案,从而真正的把风险管理作为整个金融信贷或者服务的核心要素,而不是为了单一的追求市场规模的扩大,这就是我们这么几年来对于大数据或者新的数字经济下的新技术条件,对于金融风控支撑的一个想法。剩下才是有了信用风险才有市场风险对于资产价格的定价,对于交易方式的定价,操作风险,怎么反欺诈,而这一切都是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一个想法。

主持人:感谢曾总,侃侃而谈,基本感觉我大概只听懂一半,没关系,好在有我左边的贲教授,一会可以进行专业点评。我谈一点小小的感受,我们做了很多关于金融机构的报道,包括有些被领导批成野蛮的金融机构,我们没有经历过一个周期,过去都是拼命做大,肯定赚钱,简单粗暴,但是应该说接下来玩不转,特别需要BBD这样的公司提供更多企业征信的服务。刚才介绍有点偏差,你们主要是做企业征信,我搞错了。下一位嘉宾,他们公司,益博睿在行业非常有知名度,黄总有非常多的实践经验,应该说对于美国以及中国地区的市场都有比较大的了解。黄总我也想问,因为美国是比我们早很多年的市场,成熟市场,当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前两年金融抑制,这两年突然一下有了很多供给以后,又产生一个问题,有些需求未必是有效需求,有的需求背后是欺诈,这样对于我们整个金融供给,金融产业造成很大的伤害。请您结合您的实践谈一谈,谢谢。

益博睿大中华区总裁 黄 坚

黄坚:谢谢财新给我们这个机会一起讨论,我们每年都会发布亚太区的反欺诈的报告,亚太区的,针对亚太区的大多数国家,这里分享一下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我们引出一个数字信任指数,中国其实拥抱数字化的程度是最高的,但是有一个特别的发现就是我们中国的大众对于反欺诈的容忍度要比其它国家相对都要高,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说我们的反欺诈意识对于隐私的保护不是特别在乎,个人对反欺诈的意识,个人隐私的保护有待提高。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改革推进反欺诈。我讲2C的风险控制,大多数的战略合作伙伴,或者我们的客户都是集中在小到消费贷、信用卡的申请,大到车贷、房贷。这几年中国的发展,什么东西成为热点,大家一拥而上,做平台大家都做平台,后来听说大数据有利可图,大家都做大数据,做大数据更多的是说我要拥有数据,并不是这样,更多需要数据作决策,给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反欺诈从稍微专业的角度,分为身份验证,申请反欺诈,交易反欺诈,到最后的催收,一层一层有各种不同的模型软件配合。国内的情况来看,不管消费贷也好,很多的互金,到银行,包括保险公司,最主要的从三个层面大家一起努力可能会让反欺诈,魔高一尺道必须高一丈:

第一是政府的监管,非常重要。

第二是作为企业你的初心是什么,企业必须要有社会责任心,一直说数字化,数字化还有个数字化道德的标准;

第三是个人,个人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对于欺诈的反欺诈的意识,和我们对于自己隐私的保护。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创始院长 贲圣林

主持人:我本来想做一点评价,但是想想还是我省略。由咱们贲教授来对刚才几位嘉宾的就我提出的题目您做点评。

贲圣林:几位讲的都特别好,这个肯定是,我倒反而觉得无论是讲均衡,不要过渡监管都非常好,但是我自己觉得刚才主持人,把我们带到一个沟里面去。因为我们真的说今天不讲金融创新,我觉得是有一点歧异的,只不过是什么样的创新问题,刚才讲到我们监管,过渡监管,实际上是我们的创新手段,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技能都比较急需提高,这需要创新。因为我个人认为做金融,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掌握好度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这点我觉得,我跟主持人上去把论调上去,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几点一定要肯定,我们要发现一些,我给大家简单汇报几点:

第一个我们确实整个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呈现世界领先的态势,这样一个判断大家都是可以同意的。但是领先的同时我们确实有问题,大家现在讲我们有很多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互联网金融科技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里面牵涉到的一些问题,我们自己做了简单的研究,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金融刚开始的时候对前一百家的网贷公司的高管包括创始人,发现了1/4没有大学本科,至少说明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金融科技发展的初期我们是勇者不拒的,我们现在正希望走向是叫以智者不惑,真正对金融有敬畏的人,同时仁者不忧,。未来的创新,应该是更多的是以社会财富总的财富创造的一个创新,这个属于创新,是什么样创新的问题,这一点从转移价值的创新到逐渐的走向所谓的创造价值的创新。

另外我们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很多传统的生态把优势变成劣势,这就是我觉得数字经济跟传统经济的差距,这也是个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成熟的,成长中的烦恼、瓶颈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规则标准不清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像我们前一段时间炒的纷纷扬扬的现金贷,有些不是最好的事情,其实我想想我们祖宗有非常多的智慧,我们要做一个君子,君子是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们有些现金贷的借款人,他是比较非理性的,非有效健康的需求,那么我们如果说我们这个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是没有成人之美,没有阻挡别人不理性的,不健康的需求,这是我们金融责任的问题,金融伦理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高度。

我自己有一个期望,就是说我希望我们真的是打造,我们监管确实需要,如何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绿水清山的互联网生态非常重要。还是要把好方向,守好底线,抓好机遇,我们在全球确实领先的机遇,千万别被我们现在过多的所强调风险完全忽视创新,丧失了全球领先的这样一个重要的机遇,最后要做好一个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最终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我希望我们金融做一个有温度的金融,有责任的金融,希望有更好的金融科技跟互联网金融的生态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贲教授非常的激情洋溢,其实我一开始想谈,风险和监管的用意也在此,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我觉得我们的行业,监管有智慧通过监管的创新走出创新。非常感谢贲教授的点评。接着话题可以把讨论更加引向深入,刚才谈到数据的问题,您的理解数据一是中性的东西,大家不要看那么重,第二就是说您觉得好像数据垄断,按照您的讲法也是一个伪命题,我可以这么理解。我想接下来请问几位,各自从各自的领域看看谈一下这个问题,现在不论是风控也好,还是监管也好,其实对数据的重要性还是非常依赖的,那么有这么几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在咱们吴总原来投资的量化领域,有这样的具体问题,目前来讲,我们用作量化投资,很多时候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市场周期或者经济周期,很多模型使用上来讲,过去的一年,量化的公募基金,业绩特别差,有很大的原因是今年的市场的格局,明显不同于以往,比如今年对中小盘的股票监管特别严厉,各种炒作的方法看的特别死,过去的数据好像不太玩得转了,您有这方面的经验,您谈谈这个问题是不是也是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使用数据。

吴雅楠:主持人给我挖了一个坑,财新的记者就是厉害。我过去公募基金的背景,我们希望把量化用在C端个人用户上。其实你刚才讲的几点,金融和风险就像一个单车,就是有轮子和闸的问题,轮子很快,现在需要有闸,慢下来,必须有闸随时刹。这里面提到数据的问题,背后的我觉得还是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任何一个行业不能独善其身。我们真融宝,其实是希望把个人客户的所有的信贷和资产配置的理念能够小微的碎片化的资产和资金透明化。而这个得益于,我回应刚才嘉宾谈的,也是因为我们是在一个数据化时代当中,端口当中,数据无处不在,摩拜单车提了很多数据,很多场景下都有数据融合。我们建立了一百多个用户画像,就是为了了解它的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收益如何匹配,这个带来了数据化时代当中对用户更准确理解,过去银行不知道终端用户服务什么用户,但现在数据全流程,可以对用户更精确化,从而个性化的服务,这是未来数据化时代当中。另外监管,这也需要监管的提升,在数字经济时代,监管如何数字加,这个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至少我们现在把所有两百多万用户每天的组合的数据上传给国家安全中心,它统计了所有行业的所有数据。回到风险,如果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存在,避免金融的传染性,数据的统一,数据统一的监管,用数字化的技术监管小微碎片化的金融服务变得越来越需要,这给我们无论行业监管提同样的课题。所以我觉得数字化经济是一个趋势,没办法,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机遇,同时也能够把握系统性风险,从行业入手。

主持人:谢谢吴总。

显示时间结束了,但是我想稍微延一点点,机会特别难得,尽量控制时间。曾总没有全部回答我的问题,但因为时间有限,我简单概括一下,数据这一块在于了解,了解客户,给它配置匹配产品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的问题主要在投资端,你根据过去的市场的情况,总结模型,是不是应用市场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这个问题以后可以再详细讨论。

下面两位,曾总跟黄总,都是做跟征信有关的,想提这样的问题,其实也跟数据有关,目前来讲有很多平台做企业的贷款或者个人贷款,政府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防止刚才讲的企业成片的忽保,过渡借贷或者个人欺诈情况,有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博弈,很多公司混淆,把黑名单的放到白名单,白名单放到黑名单,据我了解现在有这种情况,数据污染是不是对于你们有很大的挑战?

曾途:我们曾经做信贷识别的时候对于欺诈识别我们发现有一些产业链,包括打开一个网站,是工商银行完全的流水,但是不是工商银行的网站,是假的网站。对于数据污染和欺诈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大数据提供了一个多维度较验的机会,对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最重要的因素。回到我们的主题,这就是我们在未来的整个的识别当中,多维的较验,动态的KYC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黄坚:首先大家有需要找专业的公司,比如曾总的公司做企业的征信,数据污染出现更多,初衷是很多企业怎么打破数据孤岛的问题,数据孤岛大家用不同的数据,我们来共享,大家藏有一点私心,黑名单、白名旦,这是少数的,这个可以从很多维度解决它。传统金融交易的数据,银行应用的数据,其它地方我们叫它迭代数据,就是譬如说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数据,电信公司的数据,包括快递公司也有数据,传统的水电煤,这些都是迭代数据,这些加起来几乎可以达到360度的对你的信用的一个维度的View,根据不同的权重,根据行为变化,这样可以防止数据污染。

主持人:很多问题咱们不能宏观的看,或者大而化的看,比如创新就是好的,当然创新好的,如果具体看这个问题,包括数据共享的问题,你提到对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阶段,它的影响不一样,所以我再想咱们监管的政策,行业政策,各个方面,我觉得是非常技术的活,企业想表达自己的意见非常正当的,毕竟蚂蚁和阿里都是行业里面靠竞争打拼的,他们的声音也应该去听,不是因为他们是大企业所以他们的声音就是错的,而是大企业很多时候有代表性,声音应该被仔细的聆听。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