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国企“一带一路”疾行 如何讲海外发展故事?
2017.11.23

2017年11月15日下午,由北大新媒体研究院,人民日报海外网联合主办的“北大央企论坛”举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家、学者以及传播研究者就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如何讲好海外发展的故事纷纷出谋划策。

论坛掠影 北大英杰交流中心

海外网舆情中心的《2017年度中国企业海外传播生态报告》,对现在央企整体海外传播情况,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中,打造的“国家名片”情况结合舆情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提出央企海外形象传播的三个特点。

央企在海外媒体的报道内容以国际合作、技术产品创新、国企改革为主。其次,央企外媒的报道正面率超90%,并对外媒报道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三是海外社交媒体账户开通率低,运营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企业海外如何传播

针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传播策略,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卢俊认为:央企在海外的形象有待提高,中国企业在海外对环境法规的漠视,对国外非政府组织不了解,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以及央企和国际媒体合作不足,海外传播影响力有限。

卢俊提出,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硬实力+软实力,提高本土化运营能力建设,另外员工、原材料可以当地招募、采购。传播方面,卢俊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来树立央企良好世界公民形象。

具体而言,随着国家领导人出访特殊时期,借助各种渠道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外籍职工来讲中国故事,海外传播形象要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注重跨文化沟通。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王秀丽认为,对比之前外媒报道以中性偏差评为主,现在正面报道增加非常令人欣喜。并提出央企需要站在受众的视角来传播,淡化国企色彩,建立跨国企业形象。

谈到应该怎么传播时,王秀丽提出需要注重社交工具的使用,以及加强议程设置。媒体策略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对主流媒体应经常沟通。对于应该怎么报道时,表示海外媒体会更加注重有意义,有趣味性的事件;需要去多考虑人情味的视角,比如同样是捐一栋大楼,怎么去传播。

依托“一带一路”构建良好形象

中国企业正随着“一带一路”远景落地在沿线国家布局,在这些国家的传播和形象也是企业特别关心的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李继东研究员,认为我们的国企传播需要会说故事的人,之前“不敢说,不愿意说”,现在要敢说、会说。

李继东还认为,国企可以向民企学习,比如联想、华为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很多,国企也要去引领舆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刘鹏飞特别强调企业责任。他认为,习大大说过“大要有大的样子” ,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要开始利用资源去承担全球公民的责任。

中国交建代表查长苗,认为之前中国企业闷声发大财,多做少说,之前在舞台边缘,没有话语权;现在走到了舞台中央,需要既会做又会说。

查长苗认为,海外企业形象的根基还是经营,首先要有好的产品,其次要在当地合规经营,第三则是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要加大对舆论传播的投入,公司可以更加开放透明;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