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 > 资讯 > 正文

中国制造业全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 思科要扮演什么角色?
2016.12.30

  全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预言家口中的未来趋势,而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制造企业的探索和实践。正如行业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所预测的,到2018年,中国的1000强企业中,将有50%会把全数字化转型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战略。

  不同的是,中国制造企业不仅在考虑如何利用全数字化转型进行业务升级和拓展,他们也开始越来越期望与服务商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而不只是单点式解决方案的简单实施。然而,很多企业在选择服务商时常常遭遇三大陷阱:1、没有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无法支持企业全方位的转型。2、没有丰富的经验,缺乏实施案例。3、没有其他行业合作伙伴的支持,难以和其他厂商的设备协调工作。

  为此,IDC深入总结了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的6大标准:综合视野、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专注程度和生态系统。对此,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业及跨国公司事业部总裁林文怡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强调:“中国制造业的全数字化转型,不是哪一家技术提供商可以独立完成的;以思科为例,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上,思科要做的不是打造一个封闭的技术体系,而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全数字化转型生态链,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在转型的每一个方面都享受到最好的技术。”

 

  在思科眼中 全数字化转型将给制造业带来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制造业在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数字化制造是必由之路。那么,数字化制造作为全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的具体实现,它又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改变呢?

  对此,咨询公司麦肯锡撰文指出:“数字化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研发、供应链、工厂运营到营销、销售和服务。设计师、管理者、员工、消费者以及工业实物资产之间的数字化链接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并彻底刷新制造业的版图。”

  林文怡也认为,对于那些领先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他们之所以积极开展全数字化转型,其主要驱动因素有三个:1、加速研发,虚拟现实、云计算、协作等技术可以实现协同研发,降低沟通成本,这将大大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2、卓越运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使管理者清晰地了解原材料、部件和成品在整个价值网络中的流动状态,这有助于合理安排工厂运营和产品发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3、业务创新,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使用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客户也愿意为更好的体验支付费用。

思科

  智能制造的IT基础架构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制造企业的全数字化转型根本无从谈起。一个满足企业智能制造要求的IT基础架构,应该包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定义的互联工厂基础架构、数据处理和应用。其中,基础架构是其他应用系统的支撑,数据处理则负责对基础架构所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升业务洞察,应用则帮助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和业务流程优化。

 

  推动企业全数字化转型 思科靠什么?

  林文怡认为,尽管全数字化转型对于制造业来说价值明显,但在企业实现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种种挑战,其中来自信息技术应用的挑战,以及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的挑战尤为明显。

  1、综合视野

  为了帮助制造企业应对全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思科公司基于与全球多家企业共同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归纳出了一张智能制造建设路线图。思科发现,企业一般需要经过离线工厂、互联工厂、互联企业和供应链协同四个阶段,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这四个阶段并非必须逐步按顺序实现,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能力和战略目标,个性化定制发展的路径,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思科

  智能制造建设路线图

  2、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专注程度

  基于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思科的综合视野,除此之外,思科还提出融合业务技术 (OT) 和信息技术 (IT)的全数字化制造战略,推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等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涉及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计算等前沿技术,以帮助企业加速研发、优化运营和创新业务。

  比如,在思科一向领先的网络设备领域,第三方机构的研究表明,在2016年的第二季度,思科在全球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市场份额高达53%,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在云服务层面,思科推出的下一代Cisco ONE企业云套件在混合云管理上表现突出;在安全方面,思科面向终端的高级恶意软件防护Cisco AMP for Endpoints则能够全面简化终端安全保护工作,让客户可以彻底摆脱只具备预防功能的低效战略……

  3、行业经验

  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离不开实际应用场景的检验,对于那些正在寻求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你做了哪些产品不重要,你的产品在哪里用过更重要,这也是用户最看重的部分——行业经验。思科在中外制造行业耕耘多年,有很多案例体现了思科独特的技术优势:

  加速创新:Sub-Zero是美国一家专注制造高端厨房设备的公司,通过在车间部署无线网络和移动视频协作系统,Sub-Zero不仅让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10%~20%,还能在每个项目上节省大约10万美元的差旅费用,更重要的是,Sub-Zero将调整设计的时间从几天缩减到几小时,研发速度大大提升。

  卓越运营:杭州泰格医药作为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企业,借助能够融合网络、计算和存储功能的超融合系统搭建私有云平台,不仅让客户可以了解到试验的各项数据,方便计划未来工作,也把有限的IT技术人员从繁重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运营的优化。

  创新业务:发那科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制造商之一,为了帮助企业避免意外停机,发那科为客户提供了一套“零停机解决方案”,不仅将机器的停机时间降为零、提高了综合设备效率,也使发那科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变成增值服务提供商,为公司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巨大帮助。

  4、生态系统

  尽管思科在帮助制造业实现全数字化转型上已经具备了强大实力,但思科也充分认识到全数字化转型的大市场,并不专属于某一家企业。因此,思科在整合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厂商的合作伙伴网络上不遗余力,包括罗克韦尔,ABB,爱默生,霍尼韦尔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的解决方案都嵌入了思科的产品。这样一来,制造企业就可以应用到具有更高兼容性和稳定性的全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而在中国,思科也在致力于将更多本土工业自动化企业纳入合作伙伴的队伍。

  对照IDC选择合作伙伴的6大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巨头思科无疑是企业最合适的全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目前,思科已经构建起全数字化网络架构,其中不仅包括虚拟和物理网络、以应用为中心的数据中心、云以及物联网,还包括总体安全性和连续威胁防御等。

 

  植根中国 思科要做中国制造业最佳拍档

  在访谈中,林文怡多次提到思科“客户为先,本地为先”的公司战略,即思科坚持做到全球同步的同时,也要融入中国特色,与中国客户共同成长,支持中国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

  为此,早在2005年,思科就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思科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拓展到了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北京和深圳6个城市,成为思科海外第二大战略研发中心。思科在整合全球研发力量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以Co-creation(共同创造)的方式携手中国本土的生态合作伙伴,为中国制造业量身打造本土化产品。

  2016年4月,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也正式落户广州,该中心将专注于IoE(万物互联)/IoT(物联网)业务的创新业务,发挥思科在网络技术领域的资源优势,和合作伙伴一起成立创新应用研发中心,搭建万物互联云平台,并联合其国内及全球合作伙伴加速转型和创新,建设高标准智慧产业体系,致力打造年产值规模超1000亿人民币的世界一流的园区——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

  为了响应政府振兴制造业的号召,帮助中国制造业尽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四大转变目标,思科打造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思科协作工具支持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员工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灵活便捷地实时交流及讨论,加速新产品上市速度。专家也可以从远程解决生产线或用户现场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2、思科全数字化网络架构支持制造业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瑕疵产品,并追溯造成缺陷的根源。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制造”的美誉度。

  3、思科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业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思科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监控、分析所有设备的能源使用量,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方案。

  4、思科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企业借助思科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经济的购买选择,更有价值的服务,从而完成自身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规划,为制造业的全数字化转型做好了顶层设计。对于已经深耕中国市场二十余年的思科来说,公司所制订的全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思科对中国制造业全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痛点有着深刻的洞察,思科通过全数字化网络架构与其他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产品相融合,也将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战略性合作伙伴。

*本文刊发在财新promotion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

财新传媒产品策划中心(PIC)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以“内容+传播”为核心优势,融合公信力品牌、专业洞察、稀缺资源、创意设计、媒体矩阵,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 内容营销

  • 事件营销

  • 品牌专题

  • 创意设计

  • 音视频访谈

  • KOL合作

  • 会议活动

  • 研究报告

  • 微纪录

  • 项目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