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巨匠王选:驶向中国精造时代的航标灯

2016年12月06日 17:13 来源于 财新网

  文/顺妮(资深媒体人,著有原创畅销书《工匠精神》等财经作品)

  身为文字工作者,我感念一个人。没有他,也许我今年4月出版的《工匠精神》,现在尚未印刷完成。

  因为他,我的书稿可以在2015年春节交给出版社后,编辑、审阅、排版、印刷一系列程序下来,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巧的是,正好赶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两相呼应。

  我得感谢这位让图书印刷出版周期大大缩短的当代毕昇——王选。是他,改写了中国汉字信息化历程,让我们这些靠文字吃饭的人,实现了与读者的高效沟通,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出版便利。

  在人人都刷存在感的当下,王选的名声,似乎一直被埋没。虽然早在1987年,王选就获得首届毕昇奖,2002年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生获奖无数。可是,关于王选和他的发明技术,现代的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我们都知道遥远的毕昇,却不了解比毕昇贡献更大的现代王选。

  在我不断寻找中国新时代工匠时,王选和他的激光照排技术,不容置疑地进入视线。如果说868年的雕版印刷是汉字印刷元年,北宋印刷铺工人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则让呆板的雕版印刷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一直未取代雕版印刷。

  雕版和活字印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字体颜色还停留在在单色或双色的水平。明代胡正言发明的多色套印技术,在颜色上将雕版印刷推向顶峰。当我欣赏胡正言的代表作品《十竹斋笺谱》时,却发现一个问题,不同版本的作品,颜色会有差别。

  不管历史如何浓墨重彩描写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这两项技术都没有解决汉字印刷的成本和效率问题。罗雯在《古代中国活字印刷难堪大用》一文中提到,一部《大藏经》,用了12年、13万块雕版印刷完成;清代一家书店老板林春棋采用活字印刷,21年间刻了40多万个铜活字,花费白银20多万两。

  为什么看书一直是有钱人的专属?看看如此昂贵的印刷成本,便知原委。1839年西方铅活字被英国传教士引入中国后,一直垄断着汉字印刷市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印刷品占信息传播70%。20世纪70年代末,采用铅字印刷的能耗是:铅合金20万吨、铜模200万副、耗资60亿人民币。用今天的话讲,印刷出版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低效的汉字印刷,产生巨大的知识鸿沟,一定程度阻挡社会前进。

  1974年,一个代号748工程在北京启动。这项由当时的四机部(电子工业部)、二机部(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和国家出版局5家单位联合向国家计委建议的科技攻关项目,又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包括汉字情报检索、汉字精密照排、汉字通信三个子项目。

  在家养病的北京大学助教王选,听说748工程后,对精密照排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1975年,王选采用“轮廓加参数”描述方式,发明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解决汉字在计算机中存储和输出的技术难关。仅这一项技术,早西方10年,不啻于四大发明。

  解决汉字的输入输出问题,是激光照排的第一道难关。当时的日本采用第二代照排机,体积庞大,欧美则采用阴极射线管式的第三代照排机,英国正在研制速度快、可直接制版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正当国际巨头们你争我赶时,中国的王选也在“憋大招”,他要让中国印刷从铅印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系统。1981年,中国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通过国家鉴定,认可王选的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世界领先,输出精度和排版软件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是,王选的发明和改进,一直得不到社会舆论支持,市场也不买账。1984年,中国掀起引进风潮,就连全国阅读量最大的印刷品《人民日报》,都是花429万美元购买美国HTS公司系统,其他的报社和大型出版社,也都耗巨资引进欧美日等国外设备。这个场面颇似华为在西方环伺中,孤独地在电信市场中突围。更为糟糕的是,上世纪80年代正值第一波出国潮、职称热、论文热,科研队伍人才大量流失,这也给王选和他的团队带来冲击。

  王选不服。1984年他向北京大学提出,要走产学研道路,向市场开战。“把科研成果变成商品占领市场,这比十个权威赞扬一百次实际得多。”王选说。

  在西方垄断、国内不看好的双面夹击中,1986年经济日报社首次采用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华光III型,但这一次印刷出现笔画断开、标点丢失等问题。王选和夫人陈堃銶联手,不到半年时间解决问题。次年,《经济日报》全部版面正式采用华光系统,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张用计算机屏幕组版、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中文报纸。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经济日报用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20分钟完成新华社3万多字的排版,完胜其他大报用一批熟练铅字排版工、耗费3至4个小时的工作。

  大长志气的是,购买美国系统的《人民日报》,因为该系统问题百出,不得不请王选对昂贵的进口货进行技术改造。没多久,美国这家公司破产倒闭,所有外国的照排系统厂商全部退出中国市场。

  成功没有让王选止步。1990年,王选和团队发明远程传版技术,告别报纸传真机;1992年,研制出彩色出版系统;1994年,无需纸和笔的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诞生;1999年,直接制版系统出炉,软片退出舞台。创新带来的印刷变革是,1999年时,中国出版图书、报纸、期刊和课本,分别比1978年提高846%、1095%、780%、484%。

  如果说工匠毕昇完成的是汉字印刷的一次革命,科学家王选则开启了汉字印刷的精造时代:从此汉字信息服从人们的思维,随时随地输出

  科研之外,王选自1984年提出产学研后,1985年北大就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1992年更名为方正集团。

  回顾王选一生,从1975年搭上748项目的船,他几乎一年一个发明创新。层出不穷的发明背后,是上百本笔记、数千页设计手稿。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为了省五分钱,他会少坐一站公交。为了省复印费,他手抄资料。在人生创造高峰期,王选拼尽浑身力量,癌症、恶毒言论、对手打压……任何苦难奈何不了他。

  王选说: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可当他的学生刘志红1993年否定他的设计方案时,他立马意识到该给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我的创造高峰已过,那些有才华、有潜力、尚未成名的‘小人物’才是需要大力扶持的。”王选言行一致,此后,他支持学生郑民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的中文排版软件;举荐学生肖建国接任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电视台来采访时,他把年轻人推到前台……

  何谓精造,王选2004年接受央视《大家》栏目采访时,关于成功因素的那句话就是最好的答案:洞察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执着、痴迷和团队精神,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一步步精进式的解决问题,这就是精造。而一切精造,核心就是人才。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2006年1月,王选留下生命中最后的声音。一个月后,2月13日,70岁的王选,带着半生苦累辞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真正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科技界的一位灵魂人物陨落。”何祚庥感慨。

  今天,当更多的中国企业和科研工作者为“中国制造”创新转型而贡献智慧和心力时,机制创新和互联网红利使他们拥有了王选时代不曾具备的助推力。“中国制造”或许正处在迎来产品精造时代、赢得全球市场尊敬的前夜,而巨匠王选的精神恰好成为永明的航标灯,提示着后来者们抛却浮躁、不忘初心、破浪前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