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痛客大赛精彩回顾,痛点价值引张泉灵、熊晓鸽共鸣

2016年06月01日 11:52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2016年5月29日,贵阳生态国际会议中心,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暨社会共治·企业信用痛点主题大赛决赛现场人头攒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伴随着决赛选手的激情演讲,明星评委张泉灵、熊晓鸽等人精彩又不乏犀利的点评,这场历时近3个月的大赛落下了帷幕。结束并不意味着终止,大赛结束之后,痛客平台上线。这一平台将汇聚更多的痛客和痛点,推动他们占据创新创业的发力点,从战略创新的高度给予创客们创新的角度和思路,促进双创事业的更好发展。

  作为首个提出“痛客”概念,从创新创业的需求端出发的赛事,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暨社会共治·企业信用痛点主题大赛的举办,无疑对我国的创新创业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无论是痛客们对于痛点的发掘、创客们针对痛点有的放矢提出的解决方案,还是嘉宾评委对于痛点以及解决方案的点评和探讨,都是从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角度切入。倡导先发现痛点,再寻求创新创业这一思路,也对于当下的创业者们有着启示作用。这一点,评委张泉灵深有体会。

  在嘉宾圆桌讨论时间,张泉灵表示,痛点不是臆想出来的,发现一个好的痛点并非易事。她以亲身见闻举例,指出有创业者在研发了一项新的机器人导航技术后,为了使这项技术有应用场景,假想着用这项技术去解决旅行中人们行李很沉的痛点,将导航技术应用到行李箱中,使行李箱可以自动跟着人行走,从而解放人的双手。然而,笨重的行李箱不易搬运的痛点虽被解决,自动行走的行李箱却带来了财产安全等其他方面更多的痛点,由此可见,这样“拍脑袋“想出的痛点其实是并不成立的。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创业者并不占少数——缺少对于真正的痛点的思索与论证,这也是导致不少创业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闯入本届痛客大赛决赛的痛点中,不乏对于医疗、教育、农民工权益等领域痛点的关注。对于这一点,担任评委的IDG资本合伙人熊晓鸽表示,社会需要更多的公益类创业项目,作为投资人,他也呼吁能够出现更多的公益社会基金去投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需要吸引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目前国内的许多公益项目都是由政府买单,相对缺少创新以及对于盈利模式的钻研,并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而只有当公益项目具有成熟的商业运作能力时,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商业投资。可观的是,入围决赛的“乡镇师资力量薄弱”、“医养结合之痛”等痛点开始了商业化公益项目的呼吁,对应创客提交的解决方案中,也已经从技术、运营模式等角度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公益项目的创新。

  评委熊晓鸽说,希望让痛客不再痛,“爽“起来。张泉灵也表示,痛客加创客一起,完成的正是人类历史反复循环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造问题。发现痛客,挖掘痛点价值的过程不会结束,因为人类创新创业的浪潮不会停下。也因此,痛客平台已于大赛落幕当天上线,致力于将痛客大赛转为日常化、平台化运作,痛客平台意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痛客,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痛点。同时,创客可在平台中购买痛点来发展自己的创业项目,或向痛客寻求更多的智力支持。此外,达晨创投等国内领先的投资公司也入驻平台,为优质的创业组合提供资金等多方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