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宝山地秧歌

2014年11月13日 15:59 来源于 财新网

  “宝山秧歌” 产生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黄山后村,当地称“耍耍”、也称“地秧歌”,是一种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村志记载,顺治1644年从云南省逃荒来的冷、倪两户梨园子弟,他们与后来逃荒到这里的秧歌艺人农闲时节组织起了秧歌队,此后当地人逢年过节有了扭秧歌的习俗,秧歌队也逐渐形成规模,有了专门的秧歌班。雍正年间,河北艺人(外号“于箍炉”)逃荒来此,在他的带领下改进形成了现今宝山地秧歌的角色分配和表演形式,宝山地秧歌也达到了极盛时期,轰动方圆百里,深受百姓的喜爱,宝山地秧歌也逐渐流传到周边日照、胶州等地。

  “宝山地秧歌”的音乐以唢呐为主,配以小鼓、小锣、小镲、跋、手锣打击乐。演奏的曲调多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些小调,主要有“锯缸调”、“南锣”、“小放牛”等。秧歌中的角色、行当、服饰均借鉴了戏曲中的扮相。

  宝山地秧歌舞蹈动作粗犷而原始,少有雕琢,有很多动作是根据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面加工而来,逐渐形成了群体意识强,舞蹈动作舒展、流畅,朴实无华的风格。演出内容多属民俗风情、乡野传说。语言则采用当地方言土语,诙谐幽默,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动作滑稽,使人发笑,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