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探寻国际低碳城的“低碳密码”

2014年06月09日 10:56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相信随着低碳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低碳密码”呈现在我们面前

绿色外墙、绿色湿地、绿色河岸——在去年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绿意盎然”的低碳城,让人们对“低碳”多了一些直观的感受。听上去颇有些神秘和未来色彩的低碳城,又为人们准备了怎样的低碳生活?日前,记者走进低碳城,伴随着建设的脚步,寻找这里的“低碳密码”。

利用前沿技术建设低碳绿色建筑是第一个“低碳密码”。低碳城的标志性建筑“绿坊”,集成运用了目前业内主流和前沿的低碳技术,采用了10大技术系统、97项技术策略,可实现60%减排效率,达到碳减排国际先进水平。绿坊建成以来,承担了低碳城的信息交流、会议洽谈、展示宣传以及部分公共配套等功能,为低碳城启动区配套功能的完善提供了主要载体。

整体“水规划”是第二个“低碳密码”。国际低碳城系统梳理了城市水资源供应、处理和循环的模式,通过污水循环再生、雨水综合利用、多级生态净化和渗透等手段,重建城市与水的平衡。例如,安装于低碳城地面、道路的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可收集雨水流进蓄水池,既可以作为场馆附近人工湿地补充用水,调节局部气候,也可以用作景观用水。

在低碳城的亮点工程丁山河,记者看到,昔日污水横流的丁山河旧貌换新颜。该工程采用废材循环利用、雨水除污器专利技术、生态湿地等28项技术策略,对丁山河两岸进行了生态修复。随着水质提升和景观营造等综合整治,丁山河将全面展现生态之美,成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是第三个“低碳密码”,记者了解到,低碳城将建立起清洁高效的能源集成体系,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综合应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冰蓄冷、清洁能源汽车等技术,并在启动区将先行先试,以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探索南方地区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利用方式。

绿色低碳交通是第四个“低碳密码”。据了解,未来低碳城将打造以城际轨道、地铁、有轨电车、清洁能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同时,还将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减少碳排放。

对旧建筑进行低碳绿色改造,是第五个“低碳密码”。位于启动区的园区再生示范项目“宜舍”和“萃坊”,将在第二届低碳城论坛期间对公众开放。记者了解到,“宜舍”和“萃坊”分别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和一星标准进行改造,采用了一系列节能、节水和生态环保技术进行改造,改造后,“宜舍”涵盖公寓、酒店、loft工作室、会议室、餐厅、咖啡厅等多种功能,可作为片区配套服务综合体;而“萃坊”则成为低碳产业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对低碳产业集聚培育进行示范。记者看到,“宜舍”二楼多功能厅屋顶的圆形亮槽非常吸引眼球,这一技术利用“光导管照明”技术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取代白天的电力照明,可大幅减少电能消耗。

相信随着低碳城的建设,将有越来越多的“低碳密码”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