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蔡东晨的资产增值布局

2013年12月09日 10:08

  蔡东晨 石药集团董事长 刘冉 财新记者

【对话背景】

  最大药企石药集团一度辉煌,上市后占据市场首位。但很快遭遇行业困境,市值大幅缩水。石药主动走向转型之路,引入市场化的大型PE控股已近六年的时间,产权结构改变、公司治理晋级及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后,石药转型效果如何?更激进还是更有成效 ?

  石药集团始建于1938年5月,其控股子公司中国制药(1093.HK)(下称香港石药)于199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医药企业。

  1997年,河北制药集团、石家庄一药集团、石家庄二药企业集团等几家市属企业联合组建石药集团。石药集团拥有原料药、成药和医药商业三大业务板块和维生药业、中诺药业、欧意药业、恩必普药业、银湖制药等三十余家下属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00亿元。

  1999年和2003年,由于青霉素系列、维生素、7-ACA、头孢菌素类产品市场行情走好,石药集团依靠巨大的规模和技术优势雄踞国内,2003年,石药集团销售、利税、利润总额都位居医药行业首位。

  2007年6月,联想控股正式以8.7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石药集团,持有后者100%股权,17个月后,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接手石药,目的是将医药业务全部转移到弘毅投资,以避免与联想控股今后的直接投资产生竞争。

  2012年6月,大股东将集团的三家成药公司恩必普、欧意、新诺威注入香港石药中。截至目前,香港石药总股本达59.08亿股,市值300亿港元,已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医药上市公司之一,并成为香港恒生红筹股指数成份股。

  经过管理层股权激励后,弘毅投资持有石药集团80%左右的股份,石药集团持有香港石药约75%左右的股份。

  今年10月10日,联想控股之弘毅投资通过旗下Jinling Investment及Joyful Horizon拟以每股4.04元至4.1元,配售5亿股旧股,占已发行股本13.1%。配售价较停牌前4.35元折让5.7%至7.1%,套现20.2亿至20.5亿元。

  1953年出生的蔡东晨从1984年起担任河北制药厂厂长,1994年担任河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自1997年至今担任石药集团董事长。

  10月15日,蔡东晨在石家庄石药集团总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畅谈了石药不得不走的转型之路、资金管理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话摘登】

给老虎插上翅膀

  财新记者:石药集团上市公司从2011年应占溢利2.3亿港元,到2012年的21.6亿港元,你认为是什么实现公司价值的这一变化?

  蔡东晨:靠转型,我们成功从原料药生产商转型为创新药、制剂药制造企业。5年前,我们原料药和成药的销售收入比重是7:3,今年原料和成药的销售额比重正好反过来,变为3:7。现在石药的创新药占利润的90%,加上制剂药就是100%。

  2003年后,原料药出口量锐减及VC市场呈现低迷状态,石药业绩大幅下滑。2005年,香港石药三大原料药青霉素、头孢、维C的销售收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75%,全年净利约1.56亿港元。

  2006年,香港石药营业额虽然同比增长11%至约35.4亿港元,但纯利却同比下降90%至1566万港元。与辉煌时期的2003年相比,2006年中国制药(1093.HK)的市值已缩水至20多亿港元。

  石药不得不走向转型之路。到2012年,香港石药新特药三大品种恩必普、欧意、新诺威销售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75%左右,税前利润合计约为4.2亿港元,超过公司总体利润的90%。而原料药当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年总销售额的25%。

  财新记者:弘毅入主石药的初衷至今是否有改变?弘毅的加入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

  蔡东晨:根本原因是弘毅与石药的想法不谋而合,要转型做制剂成药,减少原料药比重。虽然转型初期,制剂成药的研发拖累了公司的整体盈利,但弘毅仍然在战略上给予全力支持。

  弘毅更多的是战略性管理,他们比较相信石药管理层,并未插手公司具体经营管理,让管理层放手去干,不用经营指标捆绑管理层,使得管理层真正发挥了作用。

  弘毅投资入主石药后,从股权激励、薪酬设计、管理层的自主权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企业原有机制,实现股东利益和管理层利益的一体化和最大化,最终实现转型目标。

  联想入主石药时,该公司董事长柳传志说过,石药是一只老虎,他要给老虎插上翅膀,就是让管理层持股。

  目前,石药有超过100名的核心管理人员都分到公司股份,占到石药集团母公司25%的股权。薪酬方面,石药改变原有国企体制,向市场看齐。

  在财务管理方面,弘毅凸显其资本市场背景优势。一方面,把石药纳入联想系企业的授信,使石药集团获得授信资金量增加,同时还为石药引入境外投资银行,如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帮助我们拓展国际业务。

资金管理得失

  财新记者:石药集团如何管理资金?

  蔡东晨:简单说,在资金管理上,石药将投融资权力集中到集团,由集团的一支笔签字,给子公司刚性预算指标,子公司只要把预算指标用好了,不会被束缚,效益反而更高。

  由于医药企业有显著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特点,石药的做法是主要根据一些资信的控制来促进销售。应收账款方面,集团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发放不同的产品资信额度,由石药财务部进行监控,监督回款,上市公司也会审计监督回款。

  财新记者:目前石药集团股价每股5港元左右,市盈率在27-28倍间。而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对应今年净利润的市盈率在33-34倍之间。恒瑞医药(600276.SH)的市盈率则达到39倍。您之前曾说过石药集团被资本市场低估了,但也有人认为石药的研发能力尚有差距,尤其是在抗肿瘤产品方面,您怎么看?

  蔡东晨: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高的估值,我们的心脑血管、神经类产品绝对是第一名的,目前这两类疾病在中国已排到前几位,市场需求量很大。中国是癌症大国,我们今年专门成立了抗肿瘤药事业部,现在已有130多人的销售队伍,并拥有国家一类新药津优力、首仿药多美素等10余个优势品种,目前正在逐渐增加学术推广力度。预计后年会有新品种陆续上市,后续多个脂质体平台储备的药品都能跟上。

  在一类新药研发方面,目前石药已经有25个一类新药的储备,其中12个在临床阶段,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心脑血管、抗肿瘤、代谢、抗感染(抗病毒)、精神类疾病。其中进入三期临床的有2个,关于代谢类的糖尿病药属于生物制药,有望成为世界大药,能做到10亿美元。

  我们最近在国外找了一个合作伙伴,进行了专利授权,他们在欧洲和美国去做临床,上市以后,我们可以拿销售额的提成,这比我自己做利润率还高,也很稳定。所以说,目前我们有品种丰富的研发产品,未来可以带来丰富的现金流回报。

  财新记者:石药的资产负债率为何明显超出行业水平?年报显示,2012年末,石药集团流动负债62.4亿港元,非流动负债6.94亿港元,权益总额136.99亿港元,企业资产负债率达50.6%;同期哈药股份(600664.SH)负债率为44.8%;恒瑞制药(600276.SH)负债率仅为7.6%。。2012年的财务费用达到6009万港元。石药如何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蔡东晨:石药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偏高,是因为我们有较多的原料药业务。原料药的生产需要的资产规模较大,对应的现金需求量较大,银行贷款较多。而哈药股份原料药业务小,恒瑞医药原料药业务更小,几乎都是制剂成药。我们预计今年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率会下降,因为我们今年把一部分原料药资产转售出去了。

  财务费用的降低主要是依靠境外融资代替境内融资,比如在香港获取一些银团贷款、在香港市场发行债券。同时,将出口的美元应收账款卖给外资银行,以换取低利率的美元贷款,这些贷款的利率通常在2%-3%左右,以替换国内的银行贷款,国内贷款的利率一般在6%左右,这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回款速度,一般出口产品应收账款回款期较长,经常要等三个月之后才能回款,而外资银行用美元直接买断这部分应收账款,使得回款迅速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总体而言,今年石药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成本会有所降低,但未来还要看是否会进行一些投资,同时财务成本对药企的报表影响并不大。我们认为,合适的债务杠杆实际上是可以提升公司效益的。

  财新记者:目前原料药占用石药资金规模较大,增加企业财务成本,不仅没有给企业盈利,反而带来亏损。未来打算如何处置原料药业务?

  蔡东晨:原料药哪个品种是否继续发展,要看三个指标:规模、技术和成本,将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三个指标均是第一,就坚持做下去,如在全球市场占有量超过50%的产品咖啡因、维C等将大力发展。排第二的我也做,采取“跟随”策略,如头孢类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位的产品将直接“关、停、卖”,我的理念是不做“小三”。

  去年和今年,石药已经卖了2个原料药厂,关了1个原料药厂,把青霉素板块的资源腾挪出来,把人和有限的资金向新药上转移。现在石药有全世界维C市场最大份额,我们是不会放弃的。维C是个增长的品种,中国目前需求量一万多吨,美国三万多吨,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逐渐加强,维C市场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未来资本运作

  财新记者:银行目前提供的服务有无创新?目前企业债务成本呈上升之势,你们有何压力和需求?

  蔡东晨:银行目前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非常好,一是促进上游厂商对我们稳定的供应;二是促进我们的产品销售后能及时回款。

  对我们的上游供应商来说,资金紧张就不能大规模供货给石药,但银行提高授信后,规模可以做大,成本可以降低,石药占据了关键的成本优势。

  对下游而言,采购了石药的货,原来可能不能及时回款,但下游获得授信以后,能够把钱及时支付给石药,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石药的融资成本,加速了石药集团应收账款的回流。

  不过,创新药的研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费用,现在的银行给的还是行业基准利率,希望在此基础上,银行能给高新技术企业一些贷款优惠,尤其在高新技术产品如创新药的研发阶段。

  财新记者:除了银行和证券市场,石药还进行哪些渠道的融资?

  蔡东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融资能力也逐渐提高。石药的评级是AA级,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再加上企业债、公司债等渠道,融资通道还是多样化的。

  财新记者:目前石药集团母公司是否会引入其他股东?

  蔡东晨:这要看控股股东联想的想法。目前石药的业务暂时还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制剂成药是相对来说占用资金比较低的业务,费用更多的是花在市场上,做广告、市场维护、推广和销售业务等方面。

  财新记者:石药自身是否会成立PE,考虑对一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蔡东晨:我们以产业投资为目的,追求产业回报,而非资本运作。有闲置资金会收购一些合适的产品、文号、药厂等,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益。

  财新记者:是否有打算赴欧洲、美国等地收购当地制药企业,以实现公司的国际化?

  蔡东晨:目前并不将收购作为战略考虑。我们五六年前就已做了研究,要看我们的发展战略需求,有合适的项目会考虑收进来。

  国际化方面,石药主要做三方面,一是中国批的化合物,在美国也做研究。今年上半年已提交美国FDA丁苯软胶囊的新药临床(IND)申请,开展二期临床,另一个产品在美国明年年底也将开展二期临床。

  二是在美国做仿制药,美国FDA也已经给批了三个品种,允许石药在美国市场销售。还有九项产品的简约新药申请(ANDA)亦已递交美国FDA,明年还有几个将得到批准。“这些药是我们石药的牌子,能自己做销售的我们自己做,不合适的就交给当地代理商”。

  三是采取技术授权的方式开展国际合作。我们研发的具有高技术门槛的仿制药、专利药的技术可以授权给美国制药公司或药品经销商去开发美国、欧盟等市场,技术授权不仅收取技术费用,每年还将按一定的销售额比例收取提成。

财富广蕴、通达天下,是蕴通财富的服务目标。交通银行以“客户为先、灵活稳健”为品牌核心价值,依托“交通融通、诚信永恒”的服务信念与承诺,通过专业化团队、创新的理念和诚信的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赋予其持续的金融价值,为“企业财富管理”全方位提供“金融智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