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G20推动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的作用与困难

2013年06月07日 09:48
  

  G20即二十国集团,于1999年12月在柏林成立,由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组成。G20国家的GDP约占全球GDP的90%、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2/3、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8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取代G7/G8成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和平台,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决策和政策协调中发挥关键作用。G20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利用好这个平台对我国意义重大。

  G20推动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的成果

  G20已经召开了七次峰会,议题范围广泛,涵盖危机应对、全球再平衡、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成为G20的重要议题,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成果:

  一是扩大全球危机救助“防火墙”规模。2009年4月伦敦峰会确定,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增资1万亿美元,同时增加2500亿美元的IMF特别提款权(简称SDR)配额。2012年6月洛斯卡沃斯峰会再次宣布向IMF增资不低于4500亿美元,为应对欧债危机恶化可能产生的巨额资金需求做好准备。

  二是推动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治理结构改革。2010年首尔峰会宣布IMF份额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6%。改革生效后,我国在IMF的份额将上升至第三位,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份额也进入前十位,新兴市场国家在IMF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显著增强。

  三是推动IMF监督改革。为改变IMF监督过于偏重汇率,对主要储备发行国的国内政策缺乏有效监督,未能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有效预警的状况,2011年戛纳峰会呼吁加强IMF监督,提高监督的全面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扩大监督范围到金融、货币和财政等宏观政策,加强对政策溢出效应、资本流动和全球流动性的跟踪和监测。G20的呼吁得到了IMF的积极响应,自2011年起IMF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上述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四是强化全球金融监管。在G20的推动下,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资本、流动性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做出新的规定;金融稳定理事会(简称FSB)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目前已获法人资格,治理结构和代表性得到改善;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影子银行监管,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协调落实巴塞尔协议Ⅲ和统一会计标准等领域,G20也敦促FSB和各国做了大量工作。

  五是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加强IMF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是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一项重要提议,G20戛纳峰会宣布,在2015年或之前按照现有标准对SDR的货币组成进行评估,以更好地体现各种货币在全球交易和金融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加入SDR创造了可能性。

  G20推动改革的困难

  G20作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一个新机制,虽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局限和困难:

  一是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不一致。G20包含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由于各自所处位置不同,在主要议题上均存在不少分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威胁减轻后,这些分歧进一步暴露,造成近期G20在推动关键改革上表现乏力。

  二是G20缺少合法性。G20毕竟是一个非正式的机制,不设常务秘书处、不签订宪章、不搞会议投票、不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议题由轮值主席国来确定,成果主要以宣言的形式发布,并不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

  三是G20缺乏效率。G20并不存在明确领导,使得G20存在议题过于分散、关键问题难以决策的情况。同时,G20以共识而不是投票表决的方式做出决定,而且工作方式主要是围绕一年一度的峰会,造成了工作效率较低。

  启示

  中国是G20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G20是目前中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未来,中国应通过利用G20平台,并以G20为杠杆撬动其他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循序渐进地推动建设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为人民币成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创造条件。(作者为中国银行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