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央行独立性

2013年06月07日 09:47
  

  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界限,模糊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引发了国际上对央行独立性的再思考。

  央行独立性的缘起及涵义

  央行独立性的讨论源于欧美等国对历次恶性通货膨胀成因的反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央银行拥有较强的独立性,较少受到政府干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参战国的政府开始通过中央银行增发纸币以满足军费开支。战争结束后,一些国家继续沿袭战时做法,通过增发货币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结果酿成恶性通货膨胀。在一战之后,各国吸取沉痛教训,大都主张保持中央银行独立运行原则。

  央行独立性(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的学术研究最早见于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30年出版的《利率理论》,其涵义为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受政府干预,目的在于防止政府将财政赤字货币化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央行独立性的演化和发展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各国对保持央行独立性大体上形成共识。但央行独立性是相对的,根据各自国情而程度不一。

  尽管一战的经历使得各国对保持央行独立性形成了共识,但德国政府在二战期间又大量发行货币,并最终形成了恶性通货膨胀。因此,战后的西德开始重建货币秩序,确保央行独立性,明确保持物价稳定为央行的主要职责。此后,德国央行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为独立的央行之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完全就业和平衡预算法案》,将充分就业作为最高目标而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高企,并再次引发了对央行独立性的讨论,最终就保持央行独立性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论达成共识。尽管美联储被认为具有较高独立性,但由于其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独立性也受到一定的质疑。

  1999年,以德国央行为蓝本建立的欧洲央行,秉持央行独立性原则,以维持不高于2%的欧元区综合协调物价指数为主要政策目标。但上述目标在本轮欧债危机中没能坚持,为了应对危机,欧洲央行推行宽松政策,造成综合协调物价指数自2010年11月以来一直高于2%的目标值。

  当前影响央行独立性的做法和原因

  多年以来,西方国家极力推崇央行独立性。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银行等央行超常规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购买政府债务,从而使得各自的独立性受到质疑。

  美联储在危机前被认为是独立性较高的央行,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对于独立性的讨论。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已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独立性争议更是此起彼伏。

  欧洲央行是公认的最为独立的央行之一,然而,近年来其独立性也饱受质疑。欧元区对于央行独立性的讨论在其2012年2月推出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时达到高潮。起初,欧洲央行对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持拒绝态度,但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它最终让步了。

  日本银行于1998年在法律上确立了独立的地位,但其货币政策仍时常受到日本政府的干预。2013年初,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以修改《日本银行法》为威胁要求日本银行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并主张将通货膨胀目标由1%上调为2%,公然挑战央行的独立地位。

  当前影响央行独立性的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复苏成为重要政策目标,在财政政策刺激无效的情况下,央行必须承担更多职责。二是美国、日本等国出于政治、选举的需要,影响了央行独立性。

  发展前景

  目前,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关于央行是否应该以及如何保持独立性的问题,还会长期争论下去。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审视,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将成为大势所趋。(作者为中国银行索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