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上机器”领袖论坛

2013年06月05日 12:20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主题:“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上机器”领袖论坛

时间:2013年6月3日

 

主持人:各位尊敬的来宾,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欢迎莅临“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到机器”领袖论坛。首先有请GE公司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先生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工业互联网中国的下一个机遇”。

 

杰夫·伊梅尔特:下午好,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活动,今天我非常高兴大家参加智慧碰到机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话题,这是我们刚刚推出的一个活动。看一下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发生三次工业革命,它是全球范围内的。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是第二次浪潮,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GE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可以把那些大的工业机器,与传感器、软件这些分析的工具连接起来,可以在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把它看作是下一次浪潮,它可以提升我们的生产率。

    GE代人在不断改进生产力、推出新的方式、新的工艺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会有第三和第四次浪潮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说在能源方面,美国正在发生这样的浪潮,在全球也在发生,尤其是页岩气的革命、能源方面的革命和天然气方面的革命,都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产率,可以说极大的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还有先进制造业,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速度,数字加工、材料科学,所有这些都是跟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是有关系的。

    今天想强调的一点是工业互联网,也就是说把那些智能的机器,加上传感器,再加上分析的工具,而且是用一种分布式的、用移动的方式做这种事情。智慧的机器,分析的功能和移动性,我相信它可以带来生产力提高的革命。再给大家看看智能的机器,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智能机器。所有企业都希望提高生产率,有更低的能耗,希望这些方面能够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来定义工业互联网?无论是在航空还是铁路,我相信用三个方式定义比较好,首先是降低故障的时间,无论是对航空公司、医院还是对任何的客户,他们的资产必须正常运作,故障可以预测,而且他们的适应效率可以不断的提高,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相信每一个医院的院长或者是航空公司的董事长都希望看到这一点,尽量把故障的时间降到最低。第二是资产优化,每一个CT扫描仪,每一个内燃机车、发动机,都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进行运作,无论是减排方面,还是能耗方面。我想每一个CEO都希望看到这一点。第三,企业的优化。不光是GE的资产,同时所有客户端的那些资产,他们的机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运作。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尽量把那些计划外的故障降到最低,资产优化、系统优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可以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高。这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也就是说使智能的机器真正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看看今天的互联网,比如Facebook、雅虎和阿里巴巴,所有这些伟大的社交媒体的企业,他们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是几十亿的连接,把消费者进行社交方面的联系。工业互联网就像打造了一种小的社区,在一个不同的社区和不同的行业把它们连接起来。比如在航空发动机这个领域,如果能够节省1%的燃料,未来15年可以给客户带来300亿美元的节省。很小的区别可以带来一个巨大的结果,我们把它叫做1%的威力。在发电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况,在铁路、医疗和石油天然气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讲到互联网,讲到工业互联网,计划外的这种故障要降低,资产的优化、业务的优化,小的变化带来巨大的后果。

    现在来讲讲智能服务方面的情况,我们是服务运行方面最大的公司,每一个智能机器装了二三十个传感器,在燃汽轮机里,在CT扫描仪里,也就是说智能机器加上先进的分析功能,它有建模的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来发挥巨大的作用。

    回顾一下历史,一方面有着工业的公司,还有软件的分析公司,这是另外一方面,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会有很大的变化,那时候没有一家工业公司必须具有这样的分析的功能,他们必须具有这样软件的能力,必须具有强大的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对我们来说,我们不是把自己看作软件公司,而是一家服务公司,我们提供软件分析的功能,再加上控制和新材料方面的能力,给我们的客户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使用分析的工具,把计划外的发动机故障降到最低。我们有这方面的分析工具,有这样的模型,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把硬件、软件、分析工具进行整合,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最大的承诺。

    知道很多的研究机构做了有关中国的研究,我也知道中国在过去15、2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这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基础设施的投资完成之后,确实通过服务来充分利用它提升各个行业的生产率,这一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当然我们也可以培养很多的人才。所以,我相信工业互联网对于已经完成的基础设施投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会给中国的公司和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机会。在人才的招聘和培养方面也会带来很多的机会,这也正是我们在中国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的重要,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比如燃料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提升生产率,所有这些我相信通过工业化都能够做到。没有计划外的故障,资产的优化、业务的优化、系统的优化,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通过材料科学分析功能的综合,同时通过提供服务协议和软件,还有云计算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所以像GE这样大的公司当然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分析和移动性我相信这是GE需要学习的东西。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接下来还有专题的讨论,谢谢!

 

主持人:谢谢杰夫·伊梅尔特先生。下面有请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董事长王建宙先生,与杰夫·伊梅尔特先生展开对话,畅谈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愿景。对话的主持人是王烁先生。

 

王烁:谢谢各位光临,我们刚才听到了杰夫·伊梅尔特先生介绍工业互联网的前景,如何通过网络将智能机器、人、数据连为一体,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接下来邀请来自中国的另外一位商业领袖王建宙先生来分享他的看法。王建宙先生曾经担任中国移动的董事长,他在过去的几年间曾经在全国人大的提案当中多次的提出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度的融合,我觉得这个主题正好跟工业互联网的主题是一致的,而且在中国移动集团任职的时候,王建宙先生也是人、机器、数据融为一体这个概念的践行者。现在先请王建宙先生对杰夫·伊梅尔特先生刚才的发言做一个点评。

 

王建宙:刚才听了杰夫·伊梅尔特先生很好的演讲,他很简洁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工业互联网这么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以前,我也读过GE关于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很长的报告,确实印象很深。根据我的理解,工业互联网就是把原来的工业化的产物——机器与第二次浪潮当中的互联网的ICT技术融合起来,然后使我们整个工业体系都有一种新的变化,从而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减少资源的使用。

    我先简要做三点评论。

    第一,确实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工作的方式,互联网还将继续延伸,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延续到人与机器的沟通,以及机器和机器的沟通。那么工业互联网正好顺应了这种互联网延伸的趋势。

    第二,刚才杰夫·伊梅尔特先生说的工业互联网当中,他强调了智能机器,但是并不是说工业互联网等同于智能机器,另外特别还说了要加上先进分析的方式,还包括为它而工作的人,因为所有的工业互联网最终还是由人来控制的。所以,这个观点我也是非常的赞成的。

    第三,我还有一个感受,自从金融危机以后,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来重振经济,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在讨论一些金融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量化宽松的问题,比如说杠杆化和区域杠杆化的问题,又比如说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等问题,我们讨论了太多的金融方面的监管问题,但其实信息技术是我们振兴经济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正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以及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看到大量的信息技术诞生了。比如说4G,比如说云计算,比如说3D打印等等,都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变成熟的。其实我们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很好的来重振我们的经济,这一点我的印象很深,这是我们工业界对振兴经济的一点贡献。

    刚才评论了三点,我还想简单说一下自己的体会。现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刚才说了有那么多成熟的新技术已经诞生了,我们都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方面大数据本身就是机器到机器、人到机器的数据推动了大数据,另一方面大数据又进一步的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推动了物联网,推动了机器到机器的发展,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以前谈物联网的时候,我们说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感知层,一个是传输层,一个是应用层。我在电信运营企业工作了几十年,我对其中传输层感到非常的兴奋,因为这是一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我们说如果是人与人的沟通,全球70亿人,每个人把手机作为互联网的连接的话,那就70亿个,但是我们把机器连接起来的话,平均每个人至少有10个机器,包括装置、仪器和车辆,这样全球完全有可能有700亿个接入。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王烁: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它来到中国的时候,其实在人与机器智能化的连接的领域里面,我们已经听过另外一些概念,比如说物联网,比如说大数据等等。跟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肯定是相关,但有区别的,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工业互联网与我们此前所听到过的物联网等等其他的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杰夫·伊梅尔特:我觉得总会有多种方式来描述一些新的趋势,行业当中很多人在谈物联网,物联网主要强调的是它的通信,像思科、IBM、微软对物联网都有他们各自的愿景,我在这儿谈的工业互联网是以资产作为出发点的,比如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磁共振以及客户的一些需求,比如零宕机,更高的燃油效率,更好的企业绩效,更好的机队运行效率。所以我认为工业互联网是结合了技术公司的各方面的专长,像监控、预测、分析、材料科学、诊断,这样我们就能够实时的去帮助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对于我来说工业互联网是基于客户的,是结合了材料和分析的,而且它带来的结果是提高生产率,也就是说这和物联网是相关的,和分析是相关的,和云计算也是相关的,这几个概念都是有联系的,但是工业互联网它的出发点主要是一些非常具体的结果。

 

王烁:您刚才讲到工业互联网中国已经准备好了,我接下来的问题中国也许准备好了,但是中国现在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条件跟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有差距吗?大家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吗?还是中国稍微落后一点?还是说中国有一个后发超车的机会,特别是对中国来说,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上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要率,能够带来更多的能耗降低。

                       

杰夫·伊梅尔特: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基础设施,像中移动,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司,他们带来了很多全新的能力。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到位了,可以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去推动工业互联网,这是中国一个巨大的优势。而且中国的客户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也是巨大的,现在我们看到污染严重,医疗的可获得性,农村医疗这些方面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中国既有客户需求,又有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现在要加上的一个环节就是人才,我们希望GE这样的公司能够带来更多的技术,能够直接的把航空发动机、MRI扫描仪与软件连结在一起,能够在中国进一步的培育软件业的发展。有一些GE会自己去开发,对于另外一些GE也是需要在一个更加广泛的生态系统当中去获取。在美国我们把软件设在了加州硅谷当中,有朝一日我们看到会有数以百计的创业企业家提出或者是想参加到航空发动机分析技术当中,或者医疗设备的分析技术当中。

 

王建宙:首先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是GE提出来的,实际上几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讨论物联网的问题或者讨论机器到机器的问题,它的提法是有不同的角度。在中国,机器到机器以及物联网的应用方面起步还是很早的,中国在这方面基本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比方说从它的机器到机器本身的一些条件来说,我们有很强大的传感器研发和制造的能力,我们有非常好的移动通信的网络,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对互联网使用的普及这方面提高的是非常快的。所以,我认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是具备了。

 

王烁:您刚才提到,联网的机器全部连接在一起将超过70亿台机器,现在的网络能不能支撑这样高密集机器以及包括人在内的互联?

 

王建宙:我刚才说的全球是700亿,70亿人可能有700亿台机器可以连接。我们说中国的情况,现在中国13亿人,如果每个人都用手机连接到互联网的话就是13亿手机,事实上现在已经达到了11.5亿个手机,大部分的手机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如果我们把它扩大到机器、设备、仪表和车辆的话,我觉得完全是可以乘以10的,也就是从13亿变成130亿。但是具体来说我们还是要分阶段的,不要说130亿,如果有13亿个机器接入到互联网当中去,它也会让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来一个彻底的改变。首先信息数量很大,但从长远的来说,今后机器使用的数据会远远超过人使用的数据,理由是机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的数量,但是它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利用现有的网络完全可以承担机器到机器的使用。

 

王烁:工业互联网带来多个层次的商业机会,除了刚才提到的效率提升、能耗降低等等之外,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新的产业链有没有可能催生出新的巨人般的公司,比如互联网发展的Google这样巨人级的公司,工业互联网能不能催生巨人级的公司,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杰夫·伊梅尔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会有四大主角,首先是工业类的公司,像GE这样的企业。它们非常了解客户对资产的利用,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有围绕着分析、云计算、大数据方面一整套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将会催生大批新的公司。对于电信企业来说也会有非常大的机会,特别是将来机器设备都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的能力,所以在系统集成方面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你如何与客户进行合作来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系统网络,催生出新的Google这样的公司,我现在不敢下断言,但是像GE、中移动这样的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的时代会增长的更快。像GE、中移动这样的公司或者GE、中移动与其他公司之间结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会催生新的大数据类的公司、新的云计算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工业企业在很好的使用互联网,但是过去仅仅是在后台,在公司的运行当中使用互联网,这一浪潮到来之后,工业企业就能够真正的掌握互联网来催动他们的增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因为在上一浪潮当中主要是催生像亚马逊、Google这样伟大的互联网公司,那些公司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工业互联网会带来下一个浪潮。

 

王烁: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生态系统当中哪一类公司会主导生态系统和产业链,哪一类公司会脱颖而出?

 

王建宙:首先在工业互联网当中一定会出现一批新的大的公司,规模之大是我们今天想象不出来的。正像我们几十年前说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有个人电脑,正像20年前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手机,这些今天都实现了,但是每一台机器都要给它连接起来。可能今天大家觉得还有点奇怪,但是若干年以后完全会变成现实。所以,这是一个规模非常海量的一种新的工业,当中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机会,我刚才说了有感知层的,有传输层的,有应用层的,我个人认为应用层是规模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类企业,就是从事应用的开发。

 

王烁:刚才讲到工业互联网在生产率上能带来1%的提升,或能耗降低1%。中国的企业能耗的水平是比较高的,但生产率相对低一点,那么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会不会比在发达国家等成熟国家产生更明显、更有戏剧化的效果?

 

杰夫·伊梅尔特:我觉得是能够做到的,虽然这绝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能够很快的取得成效。中国有很多的机会进一步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达到它的峰值的效率,无论是在发电还是在输电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我觉得对于能源、资源的优化,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当中将会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领域。像控制系统、传感器、远程监控以及各种各样的应用都会大有用武之地,在中国都会催生出这样的公司和行业,或者是由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来做,或者是由中国的本土企业来,不仅仅会提高生产率,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王烁:如果把目标改成2%呢?

 

杰夫·伊梅尔特:我觉得比2%还要多,我还是想回到王董事长刚才讲的,他刚才讲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创新、生产率、数字革命,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应用,这将是未来繁荣的基石。刚才王董事长谈到了3D打印,技术将会实现制造业的民主化、普及化,而且对于服务业也带来深远的影响,并且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和未来生产率的提升。

 

王烁:工业互联网所需要的投资,虽然是每个企业自己做的,但总体而言投资是巨大的。您认为在中国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每一个企业自主做商业决定,根据他自己的发展计划去看是不是合算就可以了,还是需要政府积极的干预、积极的鼓励?

 

王建宙:这也正是我要谈的问题,因为刚才谈到哪一类企业最有机会,在工业互联网或者在物联网的推广当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每一个企业都是有机会的,我觉得如何来进行协调这是更重要的。根据我们前几年做机器到机器应用的一些经验,一个是并不需要所有的开发商都去开发同样的东西,因为有一些项目我们发现很多人都在开发,结果造成了一种浪费,这就需要一种协调。第二种情况,比方说车联网,每一个汽车的品牌都要做一个车联网,这当然对车辆运行的控制是很好的,但是真正要做到智能化的交通,你必须要在统一协调上跟我们现在交通管理的体系能够融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智能交通。

 

主持人:下面有请GE全球副总裁、GE全球软件和分析中心总裁鲁威廉先生,为我们带来演讲:工业互联网时代的行业变革。

 

鲁威廉:我们一直在讲工业互联网以及它带来的机会,90年代或者90年代晚期的时候,我们讲Web,我们讲互联网,那时候很多人没有抓到机会,他们想象不到10亿、20亿、30亿相互连接的时代,他们想象不到。这么多人的连接可以说一直是过去很多年在消费者互联网中革新的主要的驱动力,我们相信大家也听到了把700亿的机器进行连接,它会产生同样的影响,会带来同样的机会,是一个消费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只不过我们现在讲的是工业互联网。我们相信未来的十年将是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跟这个有关的一点我们讲到工业互联网的时候,其实在内心指的是那些能够掌握某些事情的公司,他们需要掌握使用软件的技术,他们要掌握使用分析功能,他们需要把这些知识基础应用到机器,能够抓住在工业互联网存在的机遇,我们坚信对GE来说在中国有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方面。

    我们这样说有很多的理由,第一是巨大的人才库,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掌握工业互联网的话,你一定要有这些硬件和软件的人才,那么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人才的培养和招聘,我们已经有很多的专门的员工在关注中国工业互联网的能力,我们将继续扩展这种能力,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因为在中国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尤其是这些大学每年培养很多的人才,但是不光如此,因为我们真的坚信,如果你看了我们的报告的话,我们是真的相信在未来的15年有15万亿美元增长的机会。我记得在90年代讲到消费互联网万亿美元的市场,但很多人没有看到,也想象不到。大家想象一下,如果15万亿美元的20%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所以我觉得对于任何一家工业公司来说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在。我相信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讲的都是机器,GE给很多公司和行业提供了机器。比如说给人提供影像的机器或者是发动机或者是发电行业的关键设备或者是货物运输的机器,我们所提供的机器都是处于这些公司和客户重要地位,在为他们赚钱和开展业务。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在这些领域进行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作为一个领军的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的进行投资来连接这些机器,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连接,使机器具有智能来管理这些数据。还有上面再覆盖一层分析的功能,所以我想对于中国、对于GE来说我们一起合作有巨大的机会,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所以,工业互联网真正对工业界的影响就是怎么样把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为我们的客户把它们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对我们的资产进行优化。客户的机队和网络进行优化,这就是我们讲的15万亿美元的市场所在。这些技术可以带来这么大的市场,我想这就是工业世界所面临的机会,一定要在这些领域进行优化,对那些能够提供这些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说有这么大的市场,无论是新的创业公司还是大的公司,如果这方面做的非常好都将成为领军企业的公司,就像十年前这些消费领域的公司,十年前哪些公司是大公司,再看看今天的情况,你就不能相信15年以前根本就没有Google,但是也没有关系,那个时候也没有阿里巴巴。我相信用同样的方式,在工业互联网世界将会有人失败有人成功,关键看谁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成果,谁能够进行软件的分析的功能,能够推动这些解决方案的出台。GE一直在这些方面进行投资,在过去的两年中投资的力度非常大,可以说在过去的五年一直是这样做的,去年我们在这方面推出了9个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今年我们要推出另外20个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坚信GE在当今世界绝对是领军的企业,而且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资产优化方面,那些做传感器的,进行资产或者过程管理的那些人,做远程的监控机器解决方案的人,资产优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我相信他们有巨大的机会。

    第二点就是企业的优化解决方案。比如说把网络、运营上升到新一级,帮他们把流程提高,所以供应链的优化或者使命的管理都非常重要。我们相信所有这些解决方案将成为这场革命的核心内容,而且我相信所有参与的公司都有很大的机会,不是说一家公司单打独斗,占据所有的机会。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我们也希望把中国开发的东西应用到世界,推广到世界。因为这里有人才,而且中国也可以从中受益,通过工业互联网帮助中国发展,在航空界已经发展了,这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怎么样帮助客户使用这样的技术,还有在医疗方面。怎么样使这些资产优化,通过CT扫描仪能够扫描更多的病人,提高使用效率。我们在这中间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我们有远大的理想,不是说推出一些小小的解决方案就够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完全连接的智能系统。比如说在风能方面已经这样做了,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会出售风机,我们不光卖风机,而是把它打造成一个智慧的系统。确实我们有非常好的风机,但是我们还有一整套的东西,什么意思?就是软件和分析,把风场接入电网,让风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送到电网,储存多少电,而且风场怎么样一起来运作,这类的技术已经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机技术提供商。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卖风机,还卖整个系统。还能以远程监控的方式监控我们服务的情况,这样到了现场他们就知道干什么,也就是用智能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把宕机的时间降到最低。我相信在铁路、在医疗,在每一个方面经营的行业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巨大的机会。

    最后,我非常高兴的宣布在中国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杰夫刚才讲在我们硅谷全球的软件分析总部,在软件和分析中心,在工业互联网我们进行了重新梳理,我们想利用这方面的投资和人才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硅谷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在中国进一步推动这个事情。我们在上海、成都、西安,将会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而且我们会招聘更多的人才,从事更多的创新,更快地行事,找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可以以更快开发的工具,把消费互联网带来的快速思考和形式的方式带到工业互联网时代。刚才提到我们在中国已经提供的服务,而且步伐会进一步的加快,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会做更多的投资。我们会增加软件分析专业人员的数量,而且会推出更多的产品,把来自中国的产品提供给全球的客户。这是硅谷以外我们建立的第一个软件分析中心,非常高兴的宣布这件事情,致力于航空和医疗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对GE来说是重点,所以非常高兴在这里探讨,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把工业互联网推到全世界。所以再次感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鲁威廉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进行第二场主题讨论,让机器说话,软件和分析改变工业格局,掌声有请讨论嘉宾,海航航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明先生。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先生。资深互联网评论人、和讯网前任CEO、雅虎中国前任总经理谢文先生。主题讨论王烁财新《中国改革》副总编辑,财新《新世纪》副主编叶伟强。

 

叶伟强:工业互联网的主要特点就是智能嵌入到设备或者机器上,这里面包括三大元素,一个是智能,一个是高级的数据的分析,还有工作中的人员,把这三项主要元素连接起来。我们这一节讨论的就是软件来改变,利用软件的分析、数据来改变工业的格局。我们都知道利用智能设备会产生海量的信息,海量的信息需要有高级的分析来把它储存、分析和可视化,最终会产生一些智能的信息。这些智能信息在人和人之间,在人、机器和网络之间共享,来共同协调,提高效率。

    我们都知道,目前企业都在利用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工业互联网的时代,企业怎么利用新的技术来提高它的效率和改变经济体。

 

王英明:飞机在应用工业互联网方面应该说前景很广阔,为什么?因为现在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便宜的也要4亿人民币,十分昂贵,所以航空公司是必须得利用各种数据,用智能化做精细的管理,无论是站在哪一方面。

    在说工业互联网之前我有几句话,大家知道,2012年在中国的电商有8万亿的营业额,预计到2020年还有将近33万亿的营业额。电商的互联网当然主体以物品的买卖为主,第二轮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从服务角度上前景更大。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服务的消费者,每个人又是服务的提供者,当然工业互联网在里头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服务领域,如果我喜欢一本俄罗斯的小说,我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个专业的人士替我翻译,我付钱就行了。刚才提到的医疗,只要我有数据,CT的数据,化验的数据,我也可以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帮我诊断疾病。如果我从出生的数据都留存,那对人的管理,机器虽然贵,但是人更贵,所以人也是一个更高级的机器,那么人的管理、服务前景更广泛。

    说到在服务领域里头,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我们海航在5年前就对飞机进行了几个方面的管理。首先是如何节省燃油,如何降低碳排放方面进行了数据的整合、收集、分析,应用到实际,如何降低燃油费用。数据收集系统一天就有将近6000万的数据下载,利用软件分析,分析下来去年一年我们的燃油2012年和2011年改进了1.1%,1.1%是3.1万吨燃油,折合人民币是2亿多。碳排放减少了9.7万吨,因为我们是5年前开始做的,第一年做的时候改进很大,持续的。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在航空业,在节省燃油、减少碳排放的数据方面我们有五年的数据可以证明,确实是不遥远,在飞机上已经有应用。

    另外一点,它在安全管理上也十分重要。对飞行的管理,飞机上至少有88个以上传感器被传感、记录,每一秒钟有四组数据,同一种信号每一秒采集4次。因此我们在实际飞行中每一秒的状态都是由软件系统自动分析的,任何一个偏差系统会自动的出各种等级的警告,还做长期的趋势分析。这样才能持续的改进飞行员的飞机技术,既包括生命的安全,同时也能够为公司节省成本。

   如果我们的年运输4000万名旅客,从收益和服务的角度上,每个旅客相当于是一个智能的机器,他的需求,他的各种诉求,这个数据量是极其庞大的。因此,我们现在也正在建设基于旅客的全程的大数据量的智能分析,从而能够利用现代移动设备技术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同时也为航空公司提供智能化的、及时的、动态的服务,不是像过去是固定化的,我们也在推进。

    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对智能的机器,对人这个高级的机器也有同样的作用,并且在航空业已经在推进使用。

 

叶伟强:感谢王董事长,王董早在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有实际的行动来提高公司的效率,非常有前瞻性。另外一位也非常有前瞻性的人张亚勤先生,他曾经提出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更大意义上就是一个信息革命,把物理世界的信息传达到智能世界、信息世界,用信息智能的分析来反馈重新作用到物理世界,这个过程会产生新的爆发力,使生产力效率有新的飞跃。

 

张亚勤:首先,工业互联网这个提法很新颖,而且是一个大的概念,大的系统,里面谈到很重要的是规模效应。我们都知道物联网IOT,知道微软在谈智能系统,但是我第一次看到整个产业的规模,看到1%的效率。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十分的震撼。

    第二,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又是一个大的企业的愿景。GE不仅仅能够创造一个概念,还可以实现这个概念,你看他所谈到的这个产业,发动机、运输、铁路、电力、医疗仪器各个里面都是需要传感器,他们本身就可以做这件事,所以他本身可以把这个概念赋予内涵。现在谈到IOT,谈到物联网,美国和中国谈了很多年,12年前第一次参加物联网的大会,之后我们也有很多的团队在做。但是概念十分的宽,而且分割的层次很多,比较模糊,我觉得工业互联网本身有一个相对比较实质性的内涵。其实有的时候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内涵,我们知道我们谈网格计算谈了很多年,网格计算里面的技术其实跟云计算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网格计算没有成为主流,云计算成为主流,就是因为网格计算是很多科研机构去推的,云计算是由Google、亚马逊、微软这样的公司去推的,本身就有应用,应用和你目前在产业中的适应度也非常的重要。

    第三,机器和人的交互是一个新的维度,把过去人和人的交互整个概念完全改变了。我们和IDC做了一个分析,说在2020年,7年整个可连接的设备就会超过500亿,再过20年、30年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700亿,可能还会更多。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巨大的数据,数据在一起,由于分析,由于新的洞察力,由于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影响,就起到的一些想象不到的作用。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做软件大数据的分析,怎么样去找到洞察力,包括对于用户的数据,也包括机器的数据,也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非实时以及实时的数据。

    最后一点,在工业互联网里面和我们消费的互联网还有很大的不同。对消费者行为的要求,和在工业互联网的机器是完全不一样的,和设备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很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本身要求你是很精确的,对安全应、实时性要求的更高,这样对我们整个软件的分析,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很高兴,因为做软件的、做数据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有更多的市场,有更多的可用之地。

 

叶伟强:下一位演讲嘉宾是谢文先生,谢文先生是我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一批IT人之一,他对中国IT产业的发生、发展和前景都有很深刻的洞见。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处在一个IT发展当中新的时代,您是怎么看待这个时代的特点以及在这个时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以及我们怎么去利用这个机会。

 

谢文:我们可以从如何理解G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开始。我把它分成三层,第一层叫基本版、标准版工业互联网概念,也就是在现有的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行、维护乃至更换,这样一个现有的体系当中引入数据化的概念、互联网的概念、软件分析的概念等等,把这个过程尽可能的优化,以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刚才我们看的PPT视频里面,可能GE也是为了安全,它觉得是用最低限度的1%的效率提高可以产生无数个效益,但是从性质上这是利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方式方法来改善优化现有的东西。这是标准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能不能有一个增强版。当一个像GE这样的高端设备机器制造商和互联网碰撞了以后有没有机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GE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原有的领域产生新的革命,比如健康医疗,GE现在肯定卖的是高端的CT,这个利润高,中国有2万台,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GE的。有了互联网以后,互联网介入以后,有没有可能进入家庭医疗健康系统的设计、制造、维护,乃至崭新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医疗专家一下诊断你是不是癌症,至少可以经过一个互联网的系统,给出你对数据的分析解释,并且推荐你去看某些专家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了。

    利用这样的工业互联网产生新的技术,GE10年、8年以后可以定义自己是另外一种基于互联网上新型的产品设备服务制造商。这是我理解的工业互联网的第二个版本。

    第三个版本叫狂想型或者创新型概念。互联网就是要打破过去壁垒森严的公司界限、行业界限、角色界限,通通互相连接。GE有没有可能在自己的系统成型之后,把自己的平台变成开放平台,把自己获取的数据、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拿出来任世人共享,包括上下游的产业,包括老百姓,包括大学生。由此使得整个社会有机会,同时也包含GE在内,能够创造出原来我们完全不能想象的新的服务、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基本版也许GE是谦虚,但以历史为例的话有实实在在的风险,工业互联网有可能是用传统制造业工业的逻辑去玩互联网,而不是反过来用互联网的逻辑、用互联网的精神、用互联网的创新力去重新定义制造业。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大学没有毕业的学生能够做出像雅虎,像苹果,像Google,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按照我们过去的说法,也都是按照标准,都是这个社会的歪瓜劣枣,都是边缘人,结果我们出现了腾讯,出现了百度,出现了阿里巴巴这样的,至少按市值讲也算是巨头了。他们成为这个社会,不光是这个产业内,甚至社会现代化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我们讨论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的时候,希望各位能够从整体的历史的角度去考虑,毫无疑问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也许微软公司会更多的用云的概念来讲,但都说明了一件事情,互联网做到今天现在最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为主创造的商业模式。比如媒体、广告、游戏、影视,现在渐渐的向人与物的连接前进,像地理信息、电子商务。下一场可能争夺的战场是物与物之间或者物与人之间,物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是两个方向,不是一回事。整个世界的万世万物都在高速的数据化,我们头顶上正在形成一个数据化的世界,它影射着我们现实世界,但超出了现实世界,那个世界的商业模式谁能赢谁能输,该怎么生活,这是我们未来二三十年的历史,这也是我所定义的大数据概念的本意。

 

叶伟强:我知道海航进来做了一系列国际的并购,来扩展全球的航线,在你们扩大化国际航线的版图当中有没有想过进一步使用工业互联网来提高效率,或者说工业互联网在你们下一步的战略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起到什么样的地位?

 

王英明:毋庸置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航空本身就有这个特点,无数的人在天上地上国际每个地方飞,一个航空公司如何管理,必须基于互联网平台来管理,这是航空业的特点,没有太大的地域概念,唯一能够衔接的就是互联网。所以我们所有的系统都是基于互联网,无论我们的情报系统,还是所有的支撑系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拜访各种数据,配上各种专业人员。伴随着国际化的并购,我们并购的小一点的公司,它的数据都需要自动传输到总部做数据分析,来指导它的工作,如果数据分析做的好一些还能做共享。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叫什么,总之在航空业的方面肯定是继续往前走的。

 

叶伟强:请问张先生一个问题,软化的来看微软是一个IT产业,GE是制造业,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传统的IT产业和GE这种工业制造业定位是什么,或者未来的发展中界限会不会越来越模糊。

 

张亚勤:我前段时间读过一本书叫《第三次经济革命》,第一次是工业革命,后来是信息革命,现在是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融合,有一个新的飞跃。杰夫也讲过任何传统的做设备的企业,最终都需要有数据软件分析的能力,其实我们做软件、做云计算、做IT的产业往往也要有端的能力,有硬件的能力,有服务的能力。最近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微软整个战略的方向有一个大的改变,从一个软件的公司变成设备+服务的公司,这里面靠的是服务、靠的是服务和云计算,包括靠一些硬件来作为我们未来的资本。中间有很多地方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每个企业肯定有自己的核心的技术和竞争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它的潜力。

    刚才看到那篇文章,听到王总和杰夫讲到工业互联网,想到了我在十年前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论断,计算存储的能力不仅仅在PC里面,变到手机、汽车、冰箱家电上,变到你的钱包里,能够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做到智能。当时的概念和当时的想法终于可以看到能够慢慢实现了,微软其实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来做这件事,

 

叶伟强:张先生说的很客气,你刚刚说有更多的合作,未来是不是有一些领域会有竞争?

 

张亚勤:有些领域会,但整体来讲我们还是不同的公司。比如我们不会做飞机的引擎,也做不了大的医疗仪器,我们主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软件的平台、云的平台,在商务智能,刚才讲的分析。这是我们的核心的一些能力。GE做的好多事我们是做不了的,可能我们做的很多事GE也不愿意做。本来就是很强的合作伙伴,希望以后的合作还会延续。

 

叶伟强: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谢文先生,现在说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基础是开放。刚才您也提到了数据怎么开放、怎么应用,决定了大数据的空间,包括效率的空间。中国现在数据开放方面是处于一个什么阶段,或者说它跟国际相比有多大差距?

 

谢文:不是说一定要开放才可以做大数据,我只是说越开放大数据的含金量会越高,可发挥的空间越大。比如海航,他们做了很好的自己的系统,如果把国航等同一条航线的数据做到很深层的层次,同时拿过来做比较做分析,也许得出的商业模式或者叫做规律分析更有价值,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道理上来讲一定是越开放越好,谁开放的越充分,谁在开放过程中掌握这个游戏规则,是主动的倡导者,而不是被动的跟随者,谁就有可能在这一轮当中占有更大的先机。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你们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受益匪浅。谢谢!“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上机器工业互联网领袖”部分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来宾的参与和分享。工业互联网时代已经来到,而关于工业互联网的话题我们的对话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一起拥抱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变革浪潮!

会议介绍

由GE公司发起,财新传媒承办的“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上机器”领袖论坛,将于2013年6月3日在北京举行。届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将携GE中国管理层出席并畅谈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随之带来的中国机遇和行业变革。

本次领袖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产业、学界、媒体等多方意见领袖和高端嘉宾,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围绕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来的转型契机,从政策、产业、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等多角度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