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穿越转型之痛

2013年04月18日 14:25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海外市场的疲软,加上劳动力和资源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对中国企业来说,主动和深层次的战略性转型已经成为基业常青的关键。

  欧元区尚未走出主权债务危局,美国经济又迎来消费数据的意外下滑,这些情势都在告诉中国企业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并不稳健,海外需求回暖尚待时日。

  海外市场的疲软,加上劳动力和资源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国内消费者的日趋“挑剔”,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加速颠覆,对中国企业来说,主动和深层次的战略性转型已经成为基业常青的关键。

  然而,转型又谈何容易,成王败寇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如何可以跨越转型风险,推动可持续成长?为此,记者专访了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杨葳。

  记者:中国企业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的进程总体比较缓慢,企业转型的主要障碍在哪里?

  杨葳:随着中国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口。但是,缺乏对转型方向的战略决策,原有固化利益的阻力,组织与管理不能快速跟进,缺乏跨领域的人才,新管理方式与原有企业文化的冲突等等,都是企业转型的阻碍。

  记者:这些障碍如何跨越?

  一个企业真正想转型成功的话,一定要从几个方面打好基础。第一,未来转型的方向和战略一定要明晰,这样有利于对未来新的市场的定位、新的能力定位、技术的选择以及管理模式的搭建。同时,最主要的就是,在整个人才机制上和企业文化的底蕴上,要为转型铺垫好道路,培养出适应转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确保企业转型成功。

  记者:在中国,企业的转型要对哪些宏观环境进行关注?

  杨葳: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还是跨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必须实现本地化。比如跨国企业到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导向是什么,再去分析中国市场是什么,中国消费者的特性是什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决定在中国制定什么战略去发展。

  我们做了一个调研,中国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急于冲出去,没有做足研究,到了当地以后,对于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市场营销策略、跨区域的有效管理和协同、企业社会角色,其实事先都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

  记者:在那些转型的企业中,目前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有哪些具体的路径可寻?

  杨葳:转型的路径有很多,比如通过国际化转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国际合作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等。例如在制造业,很多中国企业努力在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即一是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加工甚至产品研发转变,二是提升营销市场和销售方面的能力。

  记者:在过去30多年,中国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改造实现企业转型,这种模式能否持续?

  杨葳:以韩国企业为例,它的技术发展是多维的。它是有整个战略统筹安排的,能更好地实现研发和业务的有效结合。

  我们以前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要想真正快速地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多元化合作的心态,寻求多重路径通过不同的合作,将一些成熟市场的人员和技术,快速变成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这需要中国企业有更开阔思路和更开明的心态。

  研发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也很重要。传统中国企业内的等级文化,很难能够适应鼓励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建设能够快速响应的、快速扁平化的运作模式。再者,即使有了好的运作形式,假如企业文化缺少鼓励创新的底蕴,,人才也很难留下来的,或者即便他们留下来,也不能够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表面上看起来的技术创新问题,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多元的企业文化因素在起作用。

  记者:在前面,您强调了效率模式和开放心态的重要性,企业的这种敏捷状态要如何打造?在提高敏捷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失控?

  杨葳:我们研究了一些优秀企业的全球化运营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卓越全球化和卓越本地化。如果一个企业想打造敏捷性的话,实际上首先要打造内部优秀的管理模式,它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流程,以及非常标准化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知道市场的形势、客户的面貌。这些信息能够传递到不同领导层面,使其做出快速的决策和响应。这实际上是支撑企业做到敏捷性的很重要的内在管理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尚未打造好自己内部管理就贸然走向海外;它们想迅速捕捉当地市场,却没有成熟的后台管理作为抗风险的底蕴;或者过分追求灵活性,实际处在非常机会主义的状态……这些做法不容易达到有序的、高回报的转型。企业的敏捷性与无序的、不健康的或不可持续的企业管理状态是格格不入的。

  

评论

认识埃森哲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
  • 数据分析
  • 埃森哲互动营销服务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