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中国新型城镇化:“居民体验”为核心

2012年12月28日 15:14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1亿,平均城镇人口增长1573万。中国城镇化规模大、速度快,但是其是否能为城镇化的主体——居民——提供可持续的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和感受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并强调这将有助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诸多挑战

  首先,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过去30年投资拉动的工业化,过早的以资本代替劳动力,导致“高增长,低就业”,就业弹性逐年下降,城镇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其次,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激增人口的需要,承载能力有限。水,电等能源很难持续支持城市规模的简单扩张。再次,中国的农村在持续衰退,表现为农村人口的“两头高、中间低”,每年上亿农民工的全国迁徙。

  相比之下,美国的城市化,依靠市场主导,自由发展而成。欧洲在两百年间,城市化率提高了50%,走的是政府调控、长期逐步发展的道路。日本和韩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了城市化,同样得益于政府推动。中国的城镇化,无论规模、难度和时代都与别国大相径庭,没有现成的模式来照搬。然而,全球城镇化的经验还是在下述几个方面值得中国借鉴:第一,政府、企业和公民需要在各自的角色中加深沟通,达成共同愿景和规划,以创新、协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是持久动力,当城镇化率高于一定比例,第三产业应代替第二产业成为主要牵引力,并增加城市对人口的吸附力。第三,以大城市为中心,周边小城镇依次梯度发展形成城市群是较为合理的布局;既要避免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化,也要避免过度郊区化降低土地资源利用率并在大城市形成贫民窟。第四,应改变传统的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做法,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应用潜力。

  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倍增”目标,并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新型城市步伐必须在“新四化”精神的引领下前进。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科学分布。科学布局的核心,还是要回到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出发点,以市场为主导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而不是建“空城”。其次,要融入生态文明元素,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的城镇化之路。

  落地细则

  过去中国城镇化的诸多问题,是由于缺乏政府与企业和居民的共同规划和参与、缺乏高屋建瓴的统一愿景造成的。政府角色在转为服务型政府的变革中,城镇化需要从小修小补式的举措,转化为战略性的顶层设计。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第一要务。国际城镇化成功经验证明,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之称,城市就是一个空壳,多大的城市也会没落,比如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如果说,有竞争力的产业是第一性的,那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就是第二性的。日本东京人口3000万,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城市病”。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城镇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就要求大大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承载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要让这一愿景成为现实,一要靠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二要靠信息化与城市管理融合。城镇化中需求最迫切的公共服务和医疗服务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信息服务的升级。唯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将以“居民体验”为出发点的城市化推向巅峰。

  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融合的过程。在“四化”中,信息化是中枢,它不仅会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发动机般的引领作用,还将重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管理。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新型城市化,信息化将为中国城市化插上翅膀!

  

评论

认识埃森哲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
  • 数据分析
  • 埃森哲互动营销服务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