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遗产中寻找

2012年12月20日 17:48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1957年,面对被拆除的广渠门,沉默了五年的梁思成痛哭失声。

  50年后,已然被抹平的北京雄心勃勃地想再次重生为一座伟大的世界城市。王旭恰逢其时。

  王旭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自2003年起,王旭即在美国波士顿建筑学院从事设计教育工作,且一直特别关注于跨界合作及领导力在设计和开发领域的作用。其代表作包括:三亚海棠湾费尔蒙七星级酒店、青岛红树林地标酒店,北京东坝北区规划设计、哈尔滨哈西发展大厦、迪拜Media One高层、埃及开罗美洲大学等。

  王旭非常擅长在城市设计背景下,基于整体策划入手的大型综合体设计。此时,他以草根的视角来平视这个“世界城市”的概念。他认为,一座城市中的群体是否能为城市创造新的价值,同时保留这个城市有价值的遗产才是所谓世界城市应有的姿态。

  但北京在新旧两面都有所欠缺。一方面,老北京的建筑拆得太快。老城中,有价值的文化肌理、历史层次通通被抹平,老建筑的厚重感荡然无存。另一面,被时代催促着,新北京的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容积率高达7的“钢筋丛林”将城市重重包裹,新建筑普遍缺少厚度。目前,以经济及容积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负面效应已经显现。

  “我们过着千城一面的生活,除了被钢筋水泥压得喘不过气之外,又得到了什么?”王旭问道。他喜欢意大利的罗马。在这个古老的城市中,两千多年前的建筑与现代建筑并存,并不突兀,更显城市的与众不同且魅力非凡。“建筑设计师需要调动自己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去努力寻找城市中的机会,比如一些还存在的旧厂房改建等,在既有建筑中进行有机改造、重复利用,这样的设计思路也许才更能体现出建筑师的价值。”

  于是,在成为职业建筑师8年后,王旭于2010年设立了ARCHITECTS IN MISSION青年建筑师使命组织(AIM)。

  王旭设立AIM的初衷是,引导青年建筑师在经过最初的知识猎取后,唤醒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敦促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关怀共同人群,并将这种关切带入设计项目,最终实现一个建筑师应有的理想。

  每年,AIM会用四个月的时间举办一个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并通过这个平台选拔优秀的青年建筑师出来,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好的发展的平台。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三届。

  在2010年及2011年连续两年,AIM的竞赛主题都是针对老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通常这类工业遗产是随着社会发展被忽视的弱势建筑群体,它们处于现在与过去的夹缝中,即使拆掉可能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在王旭眼里,它们都是这个城市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的积淀。这些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成为王旭关注的核心焦点。

  2010年,王旭和AIM将视线投注到北京CBD核心区最后一片老厂房。这片区域在北京城市发展布局及文化传承态度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AIM首届竞赛的题目,王旭希望青年建筑师们通过建筑干预,对这个老工业园区用地进行文化注入与规划,通过物理上的或概念上的改进,来增加CBD的文化丰富性和吸引力,使其增加新的层面和韵味。

  2011年AIM关注的是首钢旧厂区。这片统共83公顷、非常广阔的厂区始建于1919年,有漫长的历史。王旭希望通过重新设计规划,利用旧工业区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势,以及其它现有条件,将其从过去的重工业生产模式转化为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兴产业。以最终达到增加人气、引进新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和整体环境和谐共生的目标。

  在竞赛期的几个月中,AIM持续的保持对老工业建筑遗产的讨论温度。王旭通过每一个比赛环节,将更多的青年建筑师、及社会各阶的团体,带入到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关注当中。在选题之初,建筑师们就需在现场做调研,与工人交谈,对厂区未来方向进行了解和探讨。即使新一代的青年建筑师们早已从各类资讯中明了798、751等已经被改造的厂房,但当他们真实地身处非常原始并且充满野性和生机的环境里仍然非常兴奋。

  2012年,AIM竞赛的主题是舟山群岛东北部嵊泗列岛上的老村落遗产改造。在那里,渔村岛民文化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千百年来时间的洪流中积淀下来。岛上的村落维持着古旧但却脆弱的形态,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下,这座海岛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AIM的这个名为“岛居慢生活村落改造”的选题,聚焦于如何在协助当地居民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前提下,保护原生态自然与居住景观,引导村落透过可持续发展的度假产业向经济多元化发展。王旭想给出一个古老村落更新和保育的提案,并能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新的启发。

  “对于当下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现状,我不想做简单的回避或者批判,”王旭说,“我只想在其中找到中国建筑遗产发展的空间和最巧妙的利用方式。”

  

微博互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