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来自于继承

2012年12月20日 17:48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我始终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中,自身随之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不确定,甚或是迷蒙的人生状态中,我却找到了更妥帖的绘画表达。”孙尧这样阐述自我。

  在时间这个巨大的背景下,青年画家孙尧将他臆想中的景观,从无至有地在画布上吐露。对于他而言,绘画创作无法徒手而得,艺术作品更多是需要他动用心智,从其内部意识出发而显现的图像。

  孙尧的创作主题大多是描述人与外部的对峙,——“人类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任何事物之前,理性的力量似乎能让我们足够确信为世界带来某种秩序,然而我近期的作品却想拷问这一自信。”他解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

  2010年,他开始着手《密林》系列的创作。光与影、明与暗,让《密林》系列呈现出半似国画,半似西方抽象派画幅的效果。在这组作品中,孙尧将中国传统的山水景观和人的脸孔肖像相结合,用黑白单色绘画彰显艺术家对于媒介的掌控能力。

  在《密林》中,孙尧故意让自己重拾浪漫主义艺术的情怀,甚至让自己沉浸于历史,回溯到欧洲北部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欧洲北方文艺复兴艺术家疏远对具体人之事物的表述,却对风景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他们更关注自然之物中所蕴含的对于人与世界之终极命运的象征意义。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偏好于在作品中大量描绘无限的旷野,广袤森林以及晨夕更替的自然图景,而将人世之事的发生埋藏于画面里自然的日历表中,哥特艺术的深刻影响更让艺术家们将对宗教的理解和体验投射入诸多的自然对象之中。”孙尧在阐述《密林》时说。相隔几个世纪,孙尧被当时的艺术家对于自然中所蕴含的原始能量的深刻洞察和体验所打动。“我想用当时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来重新审视当下作为主体性的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两年,23幅画作,《密林》已近尾声。它静默地向它的观者倾吐:即使被外界所左右,但在我们的内部仍然存在一个纯真的心理空间,它无非是被浓密的密林所遮蔽罢了,只要拨开树叶,一切云开雾散。

  即使有同一母题,但这23幅作品在形式上却发生很大的变动。两年间,孙尧不停地在重新思考困扰其良久的“身体与自然”、“图像与真实”等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早期《密林》的画面隐蔽处,通常会有一个很小的人体的形象。但在四五张成稿后,孙尧发现这样的表达含义太过明确。于是,他将人体慢慢弱化,直到最后只有一个虚空的风景。而画中脸孔的特征也逐渐被打散,从最初的明确形态演变到模糊难辩。

  孙尧的每个表达主题都是上个主题的继承及发展。

  如果说,《密林》是对人与自然互相依托的打捞,那其后,始于2011年的《大河流淌》的创作灵感则直接来自于人对自然侵害的扼腕叹惜。

  《大河流淌》作为这一系列的名字,来自于好莱坞名导罗伯特•雷德福于90年代末拍摄的电影《大河恋 A River Runs Through It》。该系列用独特的风格来表现经过人类的自然开掘后,被侵攘的土地和流逝的风景。孙尧运用冲撞的表现手法,同时展现了宏伟庄严和恐惧。“尽管这些具有毁灭性的、对自然的侵害令我们感到惋惜和失望,但是我们也会被那些表现毁灭和灾难的图像所吸引,” 他说,“当看到这种自然被破坏后所展现的怪异的美时,会引发一种惋惜和怜悯”。

  有的艺术家的创作更指向社会能量,也有艺术家只对美行注目礼。孙尧并不挣扎于两者间的取舍,与他本人的状态一致,他的作品更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我在意的是作品与观者的关系。”对他来说,一个作品被创作出后,创作者与观者的关系旋即发生改变,创作者的思考即被带入新的语境进行更广阔的探讨,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主题、情节、形式都会退居于其后。

  时代给予孙尧的创作以深刻的烙印。作为70后,孙尧最为喷薄的生长正处于90年代中国社会物质主义的序幕期。有艺术评论认为,“当时,在物欲的刺激下,国人身体的各种欲望开始复苏,并得到无所顾忌的释放。作为对建国以来身体遭到高压的反拨,身体反而成为一切事情的出发点,身体的各种感觉上升为个人用来判断、体验的最高准则。孙尧的绘画即以此时代气候为基点,从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切身体验出发,强调肉身对意识、思想和欲望的承载功能。身体,既不是观察外部世界的主体,也不是被观察的对象,而是全部的自我。”

  十数年来,孙尧始终在探求人的身体和外部自然的联系。在他的理解里,人体即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他借助身体来象征更广义的自然。

  他曾为他的某个个展起名为“自我地形学”。这个展览不只探索了自我和场所之间的共生关系,而且也探索了个人与集体的联系,以及二者与其环境的分离。通过“自我地形学”,他用作品再次强调,自然绝不是天然的。

  

微博互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