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价值观:企业出海第一要素

2012年12月11日 12:20 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全球化有利有弊,但其势头不可逆转,企业唯有果敢出击,方可壮大、常青,中国企业家也已认识到企业价值观的分量,尤其是“走出去”时。

  一

  2012年2月,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一份令国人振奋的报告。报告称,“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和“二战”后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分别由英美主导,而当下还处于初始阶段的第三次全球化革命浪潮将由中国领衔,“北大西洋节目时间”正悄然谢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众。本世纪初,全球经济规模为3200万亿美元,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夕,这个数字被改写为6200万亿美元,到2011年底,达7000万亿美元,全球经济实现14%的名义增长。上述报告称,这些增长大都是由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带来的。

  有人预测,到2050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渐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地经济通缩,国家鼓励加工企业“出海”建厂,掀起第一波“走出去”浪潮。后来,“走出去”被置于“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高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蔚然成风,华为、海尔、吉利汽车、中石化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跻身于国际名企之列。到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额首次超越日本。

  “走出去”已成国家经济的重要一极,无怪乎,成为十八大的重要议题之一。

  二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尽管走得漂亮,且前途大好,但毋庸讳言,前路多舛,它需在多个节点实现突破,重中之重是确立和维持符合历史潮流的企业价值观。

  能够引领全球化潮流的国际名企,均有足以打动消费者的价值观,如联合利华“以最高企业行为对待员工、消费者、社会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杜邦公司推崇“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人人平等”,苹果公司则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用独特产品赢得口碑与业绩。

  全球最大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印度、巴西和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对企业的价值观、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等认可与否,是决定下单与否的重要因子。

  最近,BBC与汇丰银行合作推出“The Ideas Exchange”系列节目。每一集都邀请两位全球商贸巨头进行财智激荡,探讨现今的商业环境,并分享他们在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创业智慧与成功秘诀。

  在“The Ideas Exchange”第一集中,两位知名企业的掌舵人谈到了以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为基础推动企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两位企业领袖均强调,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已经与企业业务运营融为一体,成为盈利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就像节目中以及其他基于这些原则建立的著名公司一样,许多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公开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将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紧密联系并沉浸其中,因而获得了蓬勃发展。

  作为已经走向全球的知名企业的领航者,必须深刻理解,完美的企业文化及其社会价值观是企业盈利的核心武器之一。

  “The Ideas Exchange”第一集的主角之一、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制鞋公司,虽没有数十、上百年的历史传承,2004年才成立,但因坚守“环保、乡土”的纯手工制作理念,其拥趸遍布世界各地。

  成功不单纯源于品质,还有内在精神。工人不再只是生产者,还是最早的体验者、挑刺者。公司会根据工人的实际感受,对鞋子做出调整,最终呈现给消费者一款近乎完美的鞋子。在那里,工人像给自己做鞋一样对待每双鞋子,珍惜公司与品牌的荣誉。而这,恰恰是作为企业掌舵人最希望看到的。

  两位企业领袖都在物色接班人。他们希望,继任者能将企业价值观传承下去,并使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实现良性平衡。

  三

  中国企业家也已认识到企业价值观的分量,尤其是“走出去”时。

  “价值观与文化是一个公司传承的基因,是一个公司存续百年的真正原因。”马云亦把价值观列为企业发展第一要素。他重金请来的COO关明生,曾为阿里巴巴定下六条价值观:诚信、激情、敬业、拥抱变化、团队合作、客户第一。每有新员工入职,都要经历两周的系统学习,理解阿里巴巴的企业价值观与文化。

  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价值观建设并不娴熟,成为国际化过程中的一道障碍。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曾直言,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企业不理解当地文化,不愿把钱花在文化活动、社区活动上。他建议,如果你的企业离水近,应该支持当地的冲浪运动。

  在“走出去”的道路中,联想对于企业价值观输出的重要性感触甚深。国际化十年,联想最大的收获是“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柳传志承认:联想集团曾一度“站到了悬崖边上”,在复出担任董事长之后,他最重要的工作是亲自抓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正是东方价值观、管理经验的输出,与西方价值观、管理经验“激烈”碰撞和交融,联想集团才涉险过关。

  价值观之外,产业多元化、全球并购或合作、低成本模型的建立、新兴市场的品牌建设,及全球化供应链和企业全球领导力等,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技术和企业发展司经济事务官梁国勇认为,闯入成熟经济体的中国企业,若想在与强大对手的博弈中制胜,需要具有作棋局、争先手、出奇招的智慧和胆识,而这一切,有赖于思想与战略的创新。

  全球化有利有弊,但其势头不可逆转,企业唯有果敢出击,方可壮大、常青。

  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占全球的出口份额已由2001年的4.3%上升至2011年的10.4%。虽然,目前全球宏观经济的严峻环境给中资企业的海外销售暂时带来压力,但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依然乐观。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将达17%。“走出去”浪潮之前,帮助中国企业指明方向,尽快熟悉并融入海外市场尤为迫切重要。

  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汇丰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国企业海外服务部”,由来自汇丰工商金融业务和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部的资深专家负责管理,致力于在海外协助中国的国企和民企拓展当地市场。这些人员既深入了解内地企业的业务需求、又熟悉海外市场的商贸环境,能提供及时、高效的金融服务和支持。目前,海外资产价格低迷亦为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并购的机会,而服务于这些中资企业恰恰是汇丰“中国企业海外服务部”的专长所在,包括人民币在海外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协助中资企业安排银团贷款和美元债券发行等,汇丰在这些业务上均保持领先。

  

编者按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土企业争先恐后冲出国门并购。而中国企业在文化背景、行业结构、管理风格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性,使并购面临很大风险。在采访过大量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背后智囊和实战案例之后,财新特别推出“全球商业前瞻战略”专题,并按“价值观驱动企业业务”、“并购还是合作?”、“产业多元化艺术”和“低成本商业模式”四个主题跟踪报道全球化深化进程中最新的商业战略思考,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