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海外投资如何避开暗礁

2012年11月30日 18:58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周放生认为,需提防国家风险,应充分利用评估和保险

  我们首先来聊聊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个热门话题。在连续多年的收购热潮之后,现在中国公司的大手笔海外收购已经不会像过去那样让国际舆论感到惊奇了,也有更多的人看到,光鲜亮丽的收购背后其实是也是荆棘丛生。

  11月28日,三一重工的美国关联公司Ralls Corporation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案首次开庭接受法官聆讯,控方认为,奥巴马以国家安全为由下令关闭该公司的风电场,并且不提供解释,这样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而今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发布了一份52页的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业务扩张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走向海外的征途中,因为“国家风险”而折戟的中国企业其实并不在少数。

  国企改革专家 周放生:

  国家风险什么概念呢?就是你项目再好,你风险控制的再好,如果你对国家风险没有办法来控制的话,一夜之间,你所有的收益都会化为乌有。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不点国家的名字,某一个国家,我们走出去的企业是对方用主权基金担保。我们中国公司就认为这是最高级的别国等级的担保了,就完全不会有任何问题了。但事实上,等我们项目做完之后,我们要求对方的国家主权基金来履行当初承诺的时候,对方说我们没有能力。一句话就把我们顶回来了。

  周放生表示,付出如此惨痛代价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企业自身没有做好准备。在拍板“走出去”之前,企业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多种风险做出清晰而全面的评估。

  国企改革专家 周放生:

  首先,我们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自身就要在国内做好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你自己都没做好,何谈走出去呢?这是首先要做好的。再有就是,在走出去的,从开始到实施的全过程,到将来预见我们什么时候退出,假设是这样,都要做全过程的尽可能的系统的风险评估,风险的识别,也包括风险的转移。比如说,我们走出去,有一些风险评估到了,但是万一发生之后,你这个风险怎么承受?那就有些风险通过保险转移,就是说你走出去之前,该买保险是要买保险的。我知道的案例就是,像中信保,这是我们国家财政部支持的走出去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如果说你请它做风险评估,你请它做担保,如果它不给你做担保,那你可能就要特别慎重了。连它都不敢做,那你就特别慎重。如果他敢做,它给你做了保险了,那么你万一出问题,至少你不至于血本无归。风险转移的这种方式是必须要注意的。

  今年7月,中海油宣布斥巨额资金收购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公司,交易审核期间,却因为一个意外事件而一波三折。中海油的重要客户——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的董事长张志熔,因为涉嫌在这桩并购中进行内幕交易而被美国证监会调查。收购进程也因此被拖延。

  国企改革专家 周放生:

  还有一个呢,规避风险,就是我们走出去,在项目所在国,在项目实施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合规。我们有的企业把国内的习惯,不好的习惯,带到了国外,不注意合规,不注意自律,不注意讲诚信,讲信用,甚至个别企业在国外施工的时候,出现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结果在当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那这个风险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本来没风险,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风险,这就太不应该了。 

评论

认识埃森哲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
  • 数据分析
  • 埃森哲互动营销服务
  • 认识埃森哲
  •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