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获奖者由评委会选出。评委会委员为国际知名专家,他们本身就代表着该项大奖积极鼓励的创见精神。评委会为国际性的多学科独立委员会。每两年颁发一次大奖。在每次大奖评审时,劳力士都会组织新一届评委会。

 

1

哈比巴•布哈迈德•查布妮(Habiba Bouhamed Chaabouni)  医学遗传学家

  哈比巴•布哈迈德•查布妮医生为医学遗传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并在祖国突尼斯改善了数千位遗传性障碍患者的生活。三十多年来,在这个一度以男性为主导的国度,查布妮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医学遗传学教授和突尼斯医学院人类遗传研究试验室主任,并担任突尼斯查尔斯-尼科尔医院 (Tunis’ Charles Nicolle Hospital) 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科负责人。拥有突尼斯医学院以及巴黎第五大学医学与理学学位,并怀着对“了解生命”的不懈渴望,于1981年她开始在突尼斯北部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学咨询。据估计,当地四分之一的夫妇属于表兄弟姐妹间的近亲婚姻。此后,查布妮的工作以分析和预防遗传障碍疾病为主,这些疾病通常来源于近亲婚姻。2006年,查布妮凭借具突破意义的研究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L’Oréal-UNESCO Award for Women in Science) 。目前查布妮仍活跃于多个与遗传疾病有关的国际项目,包括数项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项目。 “我的工作就是培养新一代的科学家和医生,为公众揭去遗传疾病的神秘面纱而努力。”查布妮说。

2

古鲁拉吉•戴施潘德 (Gururaj “Desh” Deshpande) 科技企业家和慈善家

  出生在印度的美国人古鲁拉吉•戴施潘德是世界公认的新科技先锋,也是将新技术成功运用于商业运作的楷模。戴施潘德以推动多家市值达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上市而闻名于世,享有“远见卓识的创新者”的美誉。戴施潘德曾就读于印度马德拉斯理工学院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adras) ,并在加拿大安大略的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 获得博士学位,后于上世纪80年代迁至波士顿,在那里创立了他所拥有的多家企业中的第一家公司。目前戴施潘德共担任五家科技公司的主席,包括于1998年与他人联合创立的迅桐网络公司 (Sycamore Networks),《财富》 (Fortune) 杂志预言这家公司将“改变互联网的本质”。在过去十年中,这位全球慈善家向非盈利项目共捐赠了数百万美元。由他出资在麻省理工学院设立的戴施潘德科技创意中心 (Deshpande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已为80多名后起之秀提供项目赞助,且位于印度西南部的戴施潘德社会企业家中心 (Deshpande Center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也为各类教育、健康和农业项目提供大力支持。2010年,戴施潘德在麻省大学成立社区创新中心。为表彰他的成就,美国创新与创业国家顾问委员会 (U.S.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任命他为联合主席。在戴施潘德看来,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首先“表现出内在力量、敢于冒险、忍受痛苦及面对挑战”。  

3

  塞尔维亚•厄尔勒 (Sylvia Earle)  海洋学者、探险家、作家

  塞尔维亚•厄尔勒是全球最著名的海洋学者之一,曾活跃于深海探险的最前沿长达四十多年。这位孜孜不倦的海洋探险者被《纽约时报》冠以“深海女王” (Her Deepness) 的称号,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则称她为“当代传奇” (Living Legend),《时代周刊》称她为“地球的英雄” (Hero for the Planet)。孩童时代的厄尔勒在新泽西的海滩上度假时便感叹“我的想象力被那些海洋生物所俘获,从此它们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脑海。”这位美国探险家的好奇心也充分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鼓励。获得杜克大学(Duke Univsersity)博士学位的厄尔勒在水下度过了近7,000小时,领导过一百多次探险,包括她在1970年组织的首项全女性海底潜水项目,该项目的参加者在水下生活两周,创下历史纪录。上世纪80至90年代,厄尔勒共创立了三家深海探险与研究公司,旨在研发前沿技术;同时,厄尔勒曾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顾问委员会任职,并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担任为期两年的首席科学家。利用2009年TED大奖 (TED Prize) 的奖金,厄尔勒发起了“蓝色使命” (Mission Blue) 项目,创立了“希望之点” (hope spots) 海洋保护区网络。如今,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驻外探险家 (explorer-in-residence)、演讲者以及The World is Blue (2009)等书的作者,荣誉等身的厄尔勒还担任多家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负责人。

4

  史蒂夫•琼斯 (Steve Jones) 生物学家、遗传学家

  世界知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史蒂夫•琼斯通过著作、讲座、报纸专栏以及广播和电视节目等方式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琼斯担任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在2010年前领导该学院的遗传学、进化学和环境学系。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找寻遗传多样性那么丰富的原因。童年时代在威尔士探索野生生物的经历推动了他对科学的研究学习,并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研究生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研究奖学金。琼斯的研究以蜗牛为主,包括从解剖蜗牛得到生物多样性、遗传学、人类和果蝇的启发。琼斯的著作曾多次获奖,其中多本著作以进化理论为主题,包括In the Blood (1997年) 、Almost like a Whale: The Origin of Species Updated (1999年) 、Y: The Descent of Men (2002年) 、以及Darwin’s Island (2009年) 。琼斯认为:“进化论是生物学的语法 (Evolution is the grammar of biology)”。他在该领域曾获得多项殊荣,包括1996年的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弟奖 (Royal Society Michael Faraday Prize) 。2011年,琼斯出任科学教育学会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会长,并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成员。 

5

卡雷斯图斯•朱马 (Calestous Juma)  可持续发展专家

  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权威人士,卡雷斯图斯•朱马在全球推动以科学知识来制定和实践环保政策。朱马教授出生在肯尼亚,幼年时期父母就鼓励他勇于创新,促使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及科学记者成长为发起环保项目、利用科学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全球领袖。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Sussex University)完成研究生学业后,朱马返回肯尼亚,并于1988年成立非洲大陆首家独立智库――非洲技术研究中心 (African Centre for Technology Studies) 。1995年,他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化公约组织(U.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首位常驻秘书长,并在四年后加入哈佛肯尼迪学院。目前,朱马担任哈佛国际发展实践教授(Professor of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领导科学、技术与全球化项目,以及由盖茨基金会 (Gates Foundation) 资助的非洲农业创新项目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in Africa Project) 。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国准会员,荣誉等身的朱马最近又出版了著作The New Harvest: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in Africa,并被《自然》 (Nature) 杂志评论为“是对数十年来人们对非洲发展所持悲观态度的一剂解药”。

6

  塔叶布•卡马里 (Tayeb Kamali) 教育家

  塔叶布•卡马里是一位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的领袖,二十多年以来致力于推动阿联酋和中东地区的教育、培训、研究和应用科技项目的发展,鼓励学生们“实现梦想”。1989年,在华盛顿的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完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卡马里返回阿联酋,任职于阿联酋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阿联酋高等技术学院 (Higher Colleges of Technology, HCT) ,并在这个拥有17座教学楼的学府担任高级领导职位。五年后,卡马里成立了阿联酋高等技术学院创业与商业分部――应用研究与精英培训中心 (CERT) 。2005年,卡马里被任命为阿联酋高等技术学院校长。他发起多项创业和电子学习项目 (包括综合式无线校园基础设施、在线学习与知识管理项目等) , 并成功创建了先进的学习机构,帮助阿联酋青年学习科学技术,并培养他们出众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帮助当地创造工作岗位。卡马里曾获得印度人力资源领导奖和法国的最高教育荣誉——Palmes Académiques奖,为发起多项国际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无国界教育 (Education Without Borders) 、思想家节 (Festival of Thinkers) 以及阿联酋高等技术学院全球企业家2010论坛。

7

 阿玛尔•柯林克 (Amyr Klink) 探险家、作家、讲师

  阿玛尔•柯林克在祖国巴西被奉为英雄,曾以海洋探险创下世界纪录,并在多本著作中生动地记叙了这些探险。小時候,柯林克探索过家乡帕拉蒂 (Paraty) 附近的岛屿,还阅读了葡萄牙人以及其他伟大航海家的书籍,这些都愈发激起他对探索海洋世界的憧憬。1984年,他驾驶一艘小船从纳米比亚 (Namibia) 来到巴西巴伊亚 (Bahia) 州,历时100天,成为独自横渡南大西洋的第一人,并在其著作One Hundred Days Between Sky and Sea中记述了这次壮举。五年后,他又从巴西驶向南极,首次独自在南极过冬,然后径直前往北极圈,经过整整642天之后才返回家乡。这次历险被记载于他的著作Paratii – Between Two Poles之中。在经历了数十次极地探访后,终于在2003年,他只用了78天就首次独自完成无停留南极周游之旅。作为经济与商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今天的柯林克已成为企业家和学生们的极地顾问和深受欢迎的励志演讲家。 “一个人必须亲自游历,不是通过故事、图片、书籍或者电视,而是通过自己的双眼和双脚游历,”柯林克如是说。

8

安东尼奥•马查多-艾利逊 (Antonio Machado-Allison) 动物学家

  作为南美洲最知名的动物学家之一,来自委内瑞拉的安东尼奥•马查多-艾利逊是生物系统学 (有关生物分类的科学) 的世界级专家,同时也是淡水鱼类研究方面的公认权威,特别在锯脂鲤 (piranha)研究领域。1973年,马查多-艾利逊加入了委内瑞拉中央大学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 自然科学学院,并在该校担任多个领导职务,包括在热带动物学院 (Institute of Tropical Zoology) 的要职。近10年后,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和史密森尼学会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获得了博士学位。他还曾担任委内瑞拉自然科学院(Venezuelan Society of Natural Sciences)副院长,以及Los Roques 科学基金会 (Los Roques Scientific Foundation) 联合总监,以保护加勒比海最大的海洋公园。马查多-艾利逊与美国保持联系,在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New York)、史密森尼学会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和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及其AquaRAP淡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中担任副研究员。目前马查多-艾利逊担任《委内瑞拉科学院院报》(Bulletin of the Venezuelan Academy of Sciences) 编辑,已完成了一百多部以淡水鱼类的进化、生态系统和保护为主题的科学作品。为表彰他的成就,委内瑞拉授予了他Order of José Maria Vargas奖章,并任命他为委内瑞拉物理、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学术部长。

9

   中村桂子 (Keiko Nakamura) 生命科学家

  中村桂子是日本著名的生命科学先锋,以突破的独特思想而闻名。近三十年来,她潜心研究生物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她将这门学科称之为生物历史学 (Biohistory) 。“生物历史学是一门有关生命的综合学科,例如我们是什么,以及生物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丰富的多样性等问题”中村桂子如是说。她小时候就表现出分析思维的天赋。她在东京大学就读期间对DNA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1959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化学学位,此后五年又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国家健康学会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任职研究员之后,她又先后在三菱化学生命科学研究所 (Mitsubishi Kasei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担任管理职务以及多项教授职务。1993年,她在京都附近创立了JT生命志研究馆 (JT Biohistory Research Hall) 并担任副馆长,并于2002年出任馆长。她曾领导开展多项活动以诠释“始于38亿年前的壮丽生命史诗”。中村著有多部著作,包括From the Window of Biohistory 。她还将诺贝尔奖获得者、DNA结构的联合发现人詹姆斯•沃森 (James D. Watson) 的著作《双螺旋》 (The Double Helix) 译为日文,并因此而闻名。

10

苏巴拉玛尼安•拉玛多拉伊 (Subramaniam Ramadorai)  技术专家

  苏巴拉玛尼安•拉玛多拉伊被公认为推动印度IT行业走上世界舞台的核心人物。他以引领亚洲最大的软件与服务公司――塔塔咨询服务公司 (TCS) 而闻名世界并现任此公司副董事长。拉玛多拉伊称,他从父亲那里“吸收”了对数学和物理的热情,在印度获得物理和电子学位,此后又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拉玛多拉伊于1970年代初加盟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并在1996至2009年期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董事总经理,成功将其发展成为市值高达6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他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多项成就,包括率先在印度成立海外发展和技术卓越中心。作为孟买股票交易所总监和非执行董事长,拉玛多拉伊还担任技术设计企业塔塔Elxsi公司以及其他多家塔塔公司的领导职务。2011年,拉玛多拉伊进入印度总理主持的国家技术发展理事会 (the Indian Prime Minister’s National Council on Skill Development,) ,与内阁大臣平级。在拉玛多拉伊看来,创新与研发是“推动IT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印度最高公民荣誉之一——莲花装勋章 (Padma Bhushan) 的得奬者,他的慈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认可。2009年,拉玛多拉伊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CBE) 。

11

  杰哈德•施密特 (Gerhard Schmitt) 可持续建筑专家和工程师

  在欧洲和亚洲,杰哈德•施密特被公认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ETH)在瑞士和新加坡所实施的创意项目的主要推动力量,该项目极富愿景。作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信息建筑教授和国际学术事务高级副总裁,施密特目前还担任新加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Singapore-ETH Centre) 负责人,该中心已发起了首个跨学科项目――未来城市实验室 (Future Cities Laboratory) ,该项目聚集了全球相关领域专家,致力推动新城市和现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施密特表示:“如何使城市结构具有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宜居性,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由施密特发起的另外一个重要项目是构思于2003年的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科学城 (ETH-Zurich’s Science City) ,这是一个模范大学区及城市中心,当中科学、社会以及工业相互结合并互动。他凭借这个具有突破性的理念荣膺2010年欧洲科学文化奖 (European Cultural Award for Science) 。自1981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获得建筑硕士学位、1983年在慕尼黑理工大学 (Munich’s Technical University) 获得工程博士学位之后,施密特的研究以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智能设计支持系统开发为重点。他曾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学任教,著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论述如何将信息科技运用于建筑。

12

玛鲁克•塔拉普 (Mahrukh Tarapor) 国际博物馆专家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任总监菲力普•德•蒙特贝罗 (Philippe de Montebello) 曾说:“玛鲁克•塔拉普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博物馆专家之一。”他还着重称赞了她的“外交技巧、渊博知识以及充沛精力”。塔拉普是一位出生在印度的美国学者,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她的专业领域涉及印度、南亚和伊斯兰国家的艺术文化领域。1983年她加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New York’s Metropolitan Museum) 。十年后,她晋升为展会助理总监,穿梭于全球各地,为The Glory of Byzantium (1997年) 及续篇Byzantium: Faith and Power (2004年) 、Art of the First Cities (2003年) 及续篇Beyond Babylon (2008年) 等广受好评的跨文化展览筹措资金。2006年至2009年,在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际事务总监的同时,塔拉普还促进了与其他博物馆以及欧洲、中东、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国政府的文化交流关系。目前塔拉普在大英博物馆和普拉多博物馆(the Prado) 等大型机构担任顾问,并以博物馆顾问的身份与印度政府保持密切关系。

编者按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如何改善医疗技术和环境、挽救更多生命……内心萦绕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改造世界的意识,总有一些实干的“梦想家”,以创新的精神和实干,立根本土,造福故乡,继而走向世界。
  “他们正利用新兴科技提升公众意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创办36年来,在科学及人体健康、应用科技、探索及发现、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五大领域,已经资助100多人。这项桂冠,肯定着这群“梦想家”今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