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中海油创纪录北美大收购

中海油创纪录北美大收购

2012年09月09日 20:46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收购尼克森的实际成本高达179亿美元。在国际油价回落之际,中国石油企业正以更大步伐“走出去”

  如果这一交易完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的最新纪录将再度被刷新。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00883.HK/CEO.NYSE,下称中海油)宣布全现金收购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公司(Nexen Inc.)全部流通股和优先股,总金额151亿美元。此外,中海油还将承担尼克森28亿美元净债务,这使得其收购的实际成本达179亿美元——一个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数字。

  此前,中国企业在海外两笔相似规模的收购计划——中海油2005年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中铝公司2009年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均告失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折戟后,随后的海外收购都相当低调,基本以收购少数股权为主。此番大手笔让不少业内人士咋舌,惊呼“中海油高调重返北美”。

  交易已分别得到尼克森董事会和中海油董事会的一致通过,但还需要获得尼克森股东大会批准,以及加拿大、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该交易)使我们获得一个领先的国际发展平台。”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中海油对外强调,该交易将为中海油带来20%的产量增长和30%的证实储量增长,而其中90%的储量来自经合组织国家。交易如果成功,中海油海外储量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将从68%下降至36%。

  去年4月,王宜林从中石油副总经理职务调至中海油,接替原董事长傅成玉,掌舵这家被认为是中国最国际化的石油公司,外界曾关心他是否会延续傅成玉喜爱进行大收购的风格。现在看来,在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时刻,中国石油企业正以更大步伐“走出去”。

  五年等待终出手

  “这是一个长期跟踪、而且正好在今年机会合适而实现的交易。”负责中海油国际业务的副总裁方志在交易后的电话会议上称。

  交易酝酿长达五年。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中海油就有意收购尼克森,但一直没有合适时机。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2011年7月,中海油以2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公司OPTI,带来与尼克森亲密接触的机会。OPTI的主要资产包括位于阿尔伯塔省东北部阿萨巴斯卡地区的长湖项目(Long Lake)及其他三个油砂项目中35%的工作权益。尼克森持有长湖项目另外65%权益,并且担任作业者。

  今年1月,尼克森首席执行官马文·罗曼诺离职,原因有二:一是长湖项目因技术和管理原因一直未达到设计产能7.2万桶/日;二是尼克森在也门遭遇挫折,区块执照迟迟无法更新。此外,同很多加拿大油气生产商一样,尼克森近年来股价也遭到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打压,从2008年每股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走低,到被中海油收购前的7月20日已跌至17.14美元/股。

  根据福布斯杂志对全球上市公司的排名,尼克森位列加拿大本土油气公司的第九名。尼克森这种中型规模的独立油气生产商,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石油巨头追逐的目标,其股价下跌进一步扩大了被收购机会。

  据路透社报道,罗曼诺离职后,中海油就开始行动,聘请BMO资本公司和花旗银行,担任收购的财务顾问。

  经过半年谈判,双方于7月23日公布交易。尼克森在纽交所股价由上日收盘价17.06美元/股,蹿升至25.90美元,并一度摸高至26.19美元。

  溢价高与低

  中海油为尼克森普通股支付的每股价格,比7月20日的收盘价溢价61%,比截至7月20日之前2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66%。这个溢价是否过高?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7月23日在电话会议上回应称,“我觉得对价充分反映了其基本面,目前溢价与行业对比,应该也是合理(区间内)。”

  单独看溢价很难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对于油气行业,公司的主要价值在于其资源储量,按照开采可能性,一般分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资源量,业内一般称为1P储量、2P储量和3P资源量。衡量收购价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单位收购成本,即以收购价格除以被收购对象的证实储量和概算储量。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依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计算,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照此计算,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成本按1P储量计算为19.94美元/桶,按2P储量计算为8.87美元/桶。

  同期可作比较的一个交易来自中石化。在中海油宣布收购尼克森当天,中石化宣布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Talisman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股份。根据中石化提供的资料,Talisman英国子公司全部资产位于北海区域,2P油气储量约4.89亿桶。据此计算,中石化支付的2P桶油当量成本价格为6.26美元/桶,明显低于中海油支付的8.87美元/桶。

  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对尼克森的估价不能纯粹按估值模型计算。首先,中海油认为尼克森还有很大的未开发的资源潜力;其次,中海油现金充足,可以加快尼克森现有项目的开发进度,从而释放其优良资产的产能。

  根据加拿大国家油气储量评估标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这部分潜在储量确实惊人,但是开发需要很多钱。

  一位行业分析师也指出,不同项目可能有不同的基础设施、开采难度等,因此即使是一个区域内同期的类似交易,单纯比较单位收购成本也是不全面的。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专家吴谋远也表示认同这一观点,但即使如此,整体算来,他认为中海油的交易“价格肯定不算便宜”。

  尼克森不是优尼科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遭遇政治力量的反对,因此,此次对尼克森收购能否通过政府审批关备受关注。尼克森主要资产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湾和英国北海等地。根据程序,交易除需获得尼克林股东大会通过外,还要获得加拿大、美国、英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中海油负责海外投资的团队正在加拿大准备提交审批申请文件,交易需要通过加拿大工业部、联邦竞争局和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丁·帕拉迪斯目前不愿给外界释放任何肯定或否定的信号。“就像我早先时候说的,也正如首相哈珀所言,不要事先下结论。”帕拉迪斯7月25日表示。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姜闻然告诉财新记者,此前中国公司在加拿大收购都是收购少数股权(除中石化全资并购Daylight之外),这次中海油百分百收购加拿大公司,在政府审批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但他分析认为,尼克森只有28%的资产位于加拿大境内,加拿大政府审批时可能会对此有所考虑。

  在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是否有信心通过美国政府审批时,中海油管理层团队都很谨慎地表示,正在准备相关材料与美国政府沟通。

  市场分析大多认为,中海油此次遇到的政治阻力会小于对优尼科的收购。姜闻然也认为,尼克森不同于优尼科,其总部并不在美国境内。

  不过,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需要将审批变数考虑在内,目前的情况并不完全乐观。

  正是吸取以前教训,中海油对尼克森收购的交易整体设计中包括了一系列收购后的计划。中海油承诺,交易完成后,中海油有意留用尼克森现有的管理团队及员工,计划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市作为其北美和中美洲的总部,负责管理和发展尼克森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西非的资产及中海油位于加拿大、美国和中美洲的资产。中海油还有意在多伦多交易所挂牌交易其普通股。

  这一切都旨在赢得政党和民众的支持。中海油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不过,消息宣布之后第二天,中海油港股下跌3.6%,美股下跌4.34%。

评论
小调查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减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工厂“返乡潮”的显现,制造业等传统上支撑海外对华投资的产业受到威胁。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吸引海外投资的热点。路在何方?
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寻找资源类优势点,在新能源等领域抢占先机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寻找新的商业和投资模式
视 频
限制外资须谨慎

维护国家利益与鼓励外资之间要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