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清洁能源对话:生态城市

清洁能源对话:生态城市

2012年07月03日 21:20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改善生活质量是核心,规划与整合可以节省开支。

   主持人 林薇:大家好,欢迎收看《记者采访录》特别节目《清洁能源对话》,我是林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大中城市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交通和环境压力。 “生态城市”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清洁能源对话》邀请到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傅维君,来介绍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发展情况。

  AECOM是一家位列《财富》世界五百强的技术和管理服务集团,其主要业务包括了市政和建筑规划设计和环境管理。AECOM设立的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在低碳城市规划、新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为政府和项目开发商提供服务。

  记者 林薇:Helena,欢迎出席我们的节目。多年来,AECOM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这方面,你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把理想变成现实。中国现在的有两百多个所谓的“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最关键的要素,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目前还都停留在策划的层面上。最主要的一个障碍就是筹措资金。没有资金就不能启动项目。

  记者 林薇:现在主要的融资渠道有什么?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现在有很多的模式,但没有一个是通用的。有时政府占主导,提供主要的资金,有时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也有私营企业占主导的。但我认为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撑,以确保每个参与者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因为生态城市本身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单独地完成。

  记者 林薇:有些地方政府欠了很多债,建造生态城市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收益呢?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一方面,他们需要遵从北京的指示,北京说,我们需要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应对更为迫切的挑战,包括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我认为城市和地方政府正在寻求适用于当地的解决办法。资金从哪儿来将是个大问题,经济学怎样才能发挥作用。目前,发展生态城市依旧是基于从前的理念,即城市一旦建成,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搬进去。而事实上,这些是需要有经济基础才能实现的。你必须先创造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来吸引人们。我认为这也是当下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记者 林薇:我们了解到您眼下正担任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顾问,这个项目现在进展如何?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们正在帮助天津市政府拟定政策,发展战略,通过这些让他们达成所愿。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包括:以太阳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城市20%的能源需求;修筑绿色建筑;还有让城市90%的交通运输倚赖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也就是非机动车,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当人们搬进初步建成的生态城市,也就是未来的三四年,城市将会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划,能够让他们过上可持续的生活。但我认为,归根结底,生态城市的建设成败并不在于计划是否完美,节能目标是否宏大,而在于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标志。

  记者 林薇:城市建设者和顾问们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城市变为空城?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先有经济基础,关键是能做出恰当的评估。如果你不能恰当的评估社会,环境和经济将受到的影响,你就不能设法处理这些影响。还有就是运用一个发展模式处理这些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将这个模式应用到中国乃至亚洲各地不同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流程中去。

  记者 林薇:我们谈到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看起来建造一个超大城市比建造一个生态城市的构想更具市场,是否有办法两者兼得呢?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去设计和建造一批能够不以破坏环境和社会资源为发展代价的新型城市。事实上,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从农村搬到城市时,他们的能源消费会两倍甚至三倍地增长。这也正是为什么寻找一个可拓展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如此重要。目前,生态城市基本还处在摸索阶段。我觉得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可行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就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大城市。

  记者 林薇:中国现在有成功的例子么?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想接下来的五年,对于发展生态城市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会有人陆续的搬进初级的生态城市,国内外都有。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对经过高度设计的生活环境有何反应,看看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达成我们一开始所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记者 林薇:地理方面来说,您觉得中国的哪些地方更适合建设生态城市?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认为这个确实取决于地方政府,他们认为当地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不能说,中国的某些地方可以率先施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我觉得这个确实取决于当地政府领导部门的决议。说到生态城市,目前大多数的生态城市都是新建在未开发土地上的,或者说是从零开始的。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应该是,怎样将一个适用于全新建设的发展模式,运用到改造一个现有的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我觉得两种生态城市建设都有机会,老城新建,或是从零开始。

  记者 林薇:中国未来五年的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前景如何?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们把时段放得更长一些,中国差不多有3亿农村人,相当于现美国的全部人口,将进入城市。我们必须得把这事做好。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学上的计算,还必须确保居民进驻时,相关的政策已经就位。接下来的五年是一个实证阶段:人们搬进生态城市,住进新的绿色建筑,打开他们的烤箱,空调,会是什么结果。看看节能的目标和交通的目标是否能够变现实。我们需要根据人们的反应来调整策略,更好的管理生态城市。因为这就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记者 林薇:怎样才能让现有的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变得更加环保?现在会不会为时已晚了?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们正和北京市政府合作,帮助他们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一个世界性的城市意味着能够吸引人们居住,意味着能够提供优质的生活,良好的空气质量,交通也不至于太拥堵。我相信超大城市在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做的更好,可以通过政策,改良建筑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率;可以从城市规划方面入手,使主城区更为集中,这样人们不用穿越整个城市就可以来回于两地;还可以重启市内的水源。大多数人不知道北京有极好的水源,市内有很多水。事实上很多高速公路和大马路就紧邻水源,人们可以从那些地方取水。生态城市的概念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居民的生活品质。所以,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都很重要,但最终的目标还是改善生活质量。

  记者 林薇:您经常和房地产商合作,包括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万科。他们是否有意愿加入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来?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我们跟领先的房地产商合作,帮助他们追求项目的可持续性。我觉得很多大型的房地产商非常愿意在这个领域争当领头羊,借此来证明他们有这个实力,并愿意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努力。

  记者 林薇:一个环保的建筑对这些房地产商意味着更大的开销吗?

  AECOM中国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傅维君:这个需要多方整合,整合的结果不一定需要更大的开销。事实上,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个模型,如果把它运用到建筑上,就会发现一些举措反而是可以节省开支的。最主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巧妙的处理。比如,设计一个建筑能够利用太阳能,能够回收雨水,那么这个费用就不一定要更高。这种设计就很巧妙,利用了自然而不是跟它作对。在一个强调工程和科技的社会,这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因为人们倾向于用硬梆梆的基础设施等手段,而不是更符合审美并且同样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北京,经常一下雨就是倾盆大雨,积水严重。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你可以修很多排水管来加快积水排出,也可以使用重视排水的城市规划技术,先用天然植被吸收雨水,然后再排入下水道。

  主持人 林薇:好了,本期的《记者采访录》特别节目《清洁能源对话》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评论
编者按

  当前,中国的城市有5亿人口居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普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准,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大城市病”,令城市生活的福利大打折扣。
  2030年,中国城市的人口还有可能增加一倍,如何为众多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宜居舒适的家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城市变得更有效率、更具弹性、更加智能,也更加环保。
  

西门子聚焦
投资于能源效率的绿色收益
能源成本在过去10年间稳步上升,对于成熟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来说,都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增长而避免负债过高的问题。以节能成本抵消投资成本的零净成本投资方案,会成为地区和企业实现绿色增长的创新路径。
未来之窗
研究与创新在西门子
博客
科学松鼠会
明天的智能交通
科学松鼠会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道路就是城市的命脉。血管堵塞对人来说足以致命,道路堵塞对城市来说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陈志刚
解读互联网十二五规划十大亮点
实践者、思考者,分享者,孤独者,忘我者——一个浪迹运营江湖,虽然做井观天,但胸怀天下的无我者。

想那年收入过几千亿的电信行业都没有被看做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可见在十二五期间,互联网将会被如何的重视。